張君
從2013年長春市開始對于體育專業中考的政策進行調整,對以往的科目進行改革,新加入了男子的1000m跑、女子的800m跑以及集體項目。隨著這些項目的加入,長春市的體育中考制度更加完善,而且新項目的加入對于激勵中學生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也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學生在進行鍛煉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諸如挫傷、拉傷以及扭傷、骨折之類的運動傷害。我們應加強學生的自我醫務監督能力,杜絕在鍛煉中受到傷害。
一、學校對于學生安全的責任和義務
1.制定相關的體育運動安全管理制度并監督落實
學校是保證學生運動安全的最重要環節,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嚴格管理,但是目前雖然很多學校非常重視安全管理,但是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由于制度的不嚴格導致因管理問題而產生安全事故,因此,必須要求學校將體育運動的安全落實到每一個個人,提升教師的責任感。采取層級負責制,加強教師對體育運動安全的重視。
2.保證體育器材和場所的安全
體育場館是學校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校占面積最大的基礎設施,籃球場、田徑跑道這些都是學校不可或缺的,有些條件比較差的學校,為了節約成本而將一些本來質量要求較高的運動場所,在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情況下投入到使用。也有一些運動設施已經損壞,沒有引起學校以及體育教師的足夠重視,仍然還在使用,最終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這就要求學校和體育教師定期對體育設施進行排查,發現隱患立即處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運動的安全。
二、體育鍛煉安全之教師工作
1.遵循體育教學規律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遵循體育教學規律。首先,運動前組織學生做好相關的準備活動,并通過一定的方式對學生的心理進行調節;其次,在運動前要針對訓練項目的目標和要求進行教學,并在練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再次,在運動前要充分考慮到客觀的運動條件對學生安全的影響,確保學生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運動;最后,要加強學生在運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
2.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
現行的《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要求:給教師和學生提供很大的自主選擇教學內容的空間,針對許多存在危險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適當降低難度,選擇適合廣大中學生的教學內容,但不必因為考慮到危險性而避開這些內容教學。另外,從安全地進行體育教學的角度出發,可適當改變教學方法。比如,鉛球投擲可以用實心球代替,實心球投擲可以用廢舊的籃球代替,大大降低危險因素;越野跑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的自然環境進行校內越野跑,不必要到校外活動,消除了校外活動的安全隱患。
三、體育鍛煉安全之學生工作
學生是鍛煉的主體,中考體育改革要求增加學生自主鍛煉的時間,運動風險增加,學生相關安全知識、醫務監督能力也亟待
提高。
1.運動前準備活動要充分
準備活動因地、因時、因人而異,不可千篇一律。時間:一般需要20 min左右,冬季約25 min,夏季約15 min。強度:以身體發暖、微微出汗為準,不宜過大,以防機能過早消耗。性質:一般性與專門性準備活動相結合。間隔:準備活動與開始運動或比賽的時間間隔不宜太長。自我感覺:身體輕松、協調有力、興奮性適宜、情緒
飽滿。
2.運動結束時要做好整理活動
研究表明,劇烈后的突然停滯是導致運動傷害的一項重要內容,可能會引發不可想象的后果。因此,運動結束后要進行整理活動,使機體逐漸松弛下來,不能立即終止運動,如下蹲或睡在地上等。整理活動一般需要5 min左右,其要求如下:(1)逐步緩和:在幾分鐘內做一些慢跑和放松動作,放松肌肉。(2)調整呼吸:配合放松動作做深呼吸。(3)穩定環境:運動剛剛結束,不要立即進入較冷或溫暖房間,不要立即洗溫水澡或冷水澡,最好是身上的汗已經干及身體恢復安靜后再進行。
四、其他因素
保證體育鍛煉的安全,除了學生、教師和學校,其他的一些因素也起到了一些作用,比如客觀環境,如果我們在一個紫外線強而且溫度較高的環境下進行體育鍛煉,就需要穿與之相適應的服裝而且要大量地補充水分;反之在一個較為寒冷的運動條件下,我們運動前首先考慮的就是要保暖,因為過低的體溫可能會引起身體和呼吸道的不適,這時候合適的保暖衣物就顯得十分重要;而濕霧的環境中則需要注意空氣中的水分甚至有毒物質對人體耳、鼻、喉的刺激,這時候應該謹慎地選擇運動場所。由于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和氣溫條件下影響體育鍛煉的安全因素也不盡相同,在進行鍛煉前必須謹慎地選擇。另外,女生的生理期問題,也是影響運動安全的因素,但是只要我們具有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重視在鍛煉中可能會遇到的安全問題,就完全可以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只要學生、教師和學校方面通力合作,就能夠把危險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讓學生能夠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進行體育鍛煉,與中考體育測試的目的可謂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