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裕華
湖南省永州市大華山電視調頻轉播臺,湖南永州 426100
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
陳裕華
湖南省永州市大華山電視調頻轉播臺,湖南永州 426100
隨著視聽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希望看到高質量的電視節目,以往的傳統落后技術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現代生活的需要,而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適時的解決了這一難題。筆者重點論述了廣播電視工程的定義、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應用的重要性和具體應用情況,希望以此有所貢獻。
廣播電視工程;計算機技術;融合;應用
廣播電視工程主要包括廣播電視技術、多媒體技術以及相關基礎理論運用等,主要是以視音頻技術為核心,并與計算機科學、通信技術、網絡技術、視聽藝術等學科融合的復合型工程種類,從業人員是廣播電視行業所需要的高素質綜合型專業技術人才。
長期以來,隨著科技發展,我國的廣播電視系統技術越來越顯示出滯后的特性,而計算機技術和廣播電視工程兩者的融合,為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和人們的需求帶來一抹亮點,很好的解決了當下人們的需求,也給廣播電視工程工業的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使之更加適應現代社會技術發展的要求和人們對廣播電視內容和傳播質量日益提高的訴求,同時提高了廣播電視工程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的重要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四點。
2.1 是廣播電視工程產業發展的必然需求
在我國,廣播電視工程發展有著長遠的歷史和發展進程,而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體系的應用更好的體現了廣播電視工程產業發展的必然需求,只有發展,才能保證技術的不斷革新,才能不斷提高工作效果,才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高質量的傳輸、高質量的畫面。
2.2 有利于解決廣播電視傳輸難題
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成功的解決了傳輸中的技術難題,有效的提高了廣播電視的傳輸效率和音質、畫質、清晰度,有利于從本質上提高傳輸質量。這是廣播電視工程傳輸技術的巨大進步和提升,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廣播電視工程的全方面發展和長遠布局。只有解決了廣播電視工程傳輸的難題,才能真正提升廣播電話工程的質量。才有利于廣播電視傳輸技術健康、快速的發展。
2.3 可以更好的服務用戶
隨著現代社會視聽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希望看到高質量的電視節目,因此,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正好適時的解決了這一難題,從而實現更好的為用戶服務,使用戶的滿意度越來越高,讓用戶感受到廣播電視工程在計算機應用的基礎上能為用戶帶來更多的改進和變化,從而促進廣播電視工程產業的整體進步和提高,為將來更好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2.4 有利于提高廣播電視工程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廣播電視工程工作本身就是一項高技術的工作種類,并且需要工作人員時刻保持創新精神和接受新技術的能力,而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的應用對工作人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所以,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的應用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創新能力,能夠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促使工作人員時刻保持創新的精神,為廣播電視工程的發展添磚加瓦,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從而促進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增強廣播電視工程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為我國的廣播電視工程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和推動。
3.1 傳輸從傳統的模擬信號傳輸改變到現代的數字信號傳輸
傳輸從傳統的模擬信號傳輸改變到現代的數字信號傳輸,廣播電視工程的信號質量也得到了行之有效的保障。媒體內容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的廣播電視由于受到模擬信號的限制,在媒體內容上都是以傳統的音頻和視頻信號為主,而計
算機技術為廣播電視工程帶來了現代的數字傳輸方式,使廣播和電視的媒體內容從傳統的模擬音頻和模擬視頻變成了數字音頻和數字視頻,不但大大提高了音頻
和視頻的整體質量,也使音頻和視頻信息更加豐富。廣播電視工程的內容變的豐富多彩,更好的滿足了用戶的需求。
3.2 廣播電視工程增加了網絡傳輸的方式
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的媒體網絡中的應用,使網絡為廣大用戶提供了一個快捷方便的網絡寬帶數字的應用平臺,使網絡多媒體的應用、大量數據的自由交換,通過非常簡單的操作就可以順利完成,所有這些應用,都能夠進一步給用戶帶來更多更好的服務。計算機技術和廣播電視工程開始在技術上趨于一致,并且在相關的業務上進一步相互融合,從而對之前的網絡的傳統理論提出了進一步新的挑戰和要求。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的媒體網絡中改變了傳統的傳輸方式,增加了網絡傳輸的方式,提高了傳輸效率,增加了廣播電視的傳輸范圍,使廣播電視工程更符合現代化發展的要求,符合現代化社會中人們對內容質量的要求,也滿足了廣播電視工程的傳輸要求,能夠更加快速有效的順利工作,使廣播電視工程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質量得到有效保障,給用戶提供了更好的服務。
3.3 工作人員學習并熟練運用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的應用
在新的科學技術提高和發展條件下,廣播電視工程工作人員積極應對和擁抱科技帶來的變革,第一時間,便積極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培訓并學習了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的應用工作,提高了工作人員自身的素質和技術,對我國廣播電視工程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努力和貢獻,使我國廣播電視工程的快速發展邁向了新的征程,在我國廣播電視工程發展的歷史上,是一件具有重要紀念價值的里程碑事件,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和提高廣播電視工程技術,更有利于提高廣播電視工程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科學技術,促進我國廣播電視工程的健康、長久發展。
[1]遲玲.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4,5(6).
[2]許國龍.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2013(1).
[3]錢海光.淺談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10-15.
[4]王彩琴.淺析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15).
[5]《電視工程》2000年總目錄(總41~44期)[J].電視工程,2000(4).
[6]電視工程的理想選擇-9C系列高級場強儀[J].電視技術,1989(7).
[7]李洋.廣播與電視工程技術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2).
[8]電視工程的理想選擇-9C系列高級場強儀[J].電視技術,1989(7).
[9]宋曉東.基于單目視覺的微平臺位姿測量方法研究[J].輕工科技,2015(2).
[10]弓福興.數字電視發射機的技術應用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5(10).
[11]李洪超.淺談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后期制作及廣播電視發射監控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5).
[12]雷浩川,張永華,朱華華.基于GIS的廣播電視場強覆蓋計算方法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8(3).
[13]江雪峰.基于三網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管理體制的發展探析[J].科技資訊,2012(19).
[14]雷浩川,張永華.面向電子政務的廣播電視場強覆蓋計算方法研究[J].測繪科學,2007(S1).
TP3
A
1674-6708(2015)143-0050-02
陳裕華,永州市大華山電視調頻轉播臺技術部主任、工程師,現主要從事廣播電視發射、微波傳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