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萍
山東萊州廣播電視臺,山東萊州 261400
縣級電視臺的精品意識探討
張愛萍
山東萊州廣播電視臺,山東萊州 261400
隨著各媒體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作為最貼近基層老百姓的縣級電視臺,要適應這種趨勢并迎接挑戰,就需要不斷改革創新,爭先創優,培養起縣級媒體從業者的精品意識,從而增強自身實力,打造出一系列精品節目。本文筆者結合多年工作實踐,淺析對縣級電視臺精品意識的理解。
縣級電視臺;精品意識;精品節目
精品節目,是一種美學形態的創作成果。這樣的作品有五個特點:理性升華、感性充實品位佳,倡導文明、引導向上功效強,人有我優、獨具風格特色新,高瞻遠矚、意識超前權威高,立意深刻、耐人尋味記憶深。
隨著城鄉居民生活的逐步富裕,隨著廣播電視的廣泛普及,電視節目已成為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文化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精神食糧,電視節目也以其獨特的優勢和魅力,影響著人們的思維觀念,觀眾欣賞品位的不斷提升,對電視節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觀眾渴望看到更多更具有新意和深度的,給人以啟迪的精品節目。
精品節目來自實際。作為縣市級電視臺是直接面對基層觀眾的最基層的臺,制作精品節目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只要沉到基層,沉到百姓的生產生活實際中去,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觀發現精品,實事求是用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用群眾熟悉的語言和喜聞樂見的方式,采擷精品,就會多出精品。
精品節目來自貼近。精品節目說到底是給觀眾看的,所以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走到觀眾的心里,從那里感悟精品節目的內涵,走進觀眾的生活,既要堅持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這樣才能在了解、理解、溝通、交流的基礎上,迸發出創作精品節目的靈感,就會多出精品。
精品節目來自創新。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在繼承和發揚成功經驗和優良傳統的基礎上,要運用現代思維方式科學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節目制作的特點和途徑,形成新思路,探索新辦法,開辟新路子,取得新成效,不斷創作出凝聚時代精神,唱響時代主旋律的精品。
電視節目是電視產業的基本產品。而觀眾群就是決定一個電視臺生死存亡的市場。目前,隨著電視產業市場化進程的發展,一個電視節目超越區域界限激烈競爭的局面已經到來。嚴峻的形勢告訴每一個電視臺,尤其是縣市級臺,能否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對策只有一個,就是在努力提高電視人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快出精品,多出精品,搶占市場。
近幾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的電視臺不斷創新推出了一大批名牌欄目節目,這些精品之作,無論是政治的、文化的、經濟的還是社會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通過各自的魅力,吸引著一大批固定的觀眾群,由此可見,電視臺面對的最大的競爭就是節目的競爭,而節目的競爭,最終是節目質量的競爭。作為縣市級臺從中應該得到的很大的啟示就是要通過精品戰略的實施,占據區域市場,來實現不斷的發展。
精品節目的策劃。通過市場調查分析,了解觀眾的需求,貼近觀眾的心理,是有目的的策劃,創意出有自己風格、有地方特色的欄目的基礎,這樣的欄目、節目有觀眾,也就有了市場,有了市場,才能使精品節目發揮更大的作用。
精品節目的運作。精品節目的制作,是一個思想、技巧、藝術、技術綜合的生產過程,這里既需要ISO9000的現代化的質量管理體系規范管理,更需要電視人人性化的創作,因此,作為電視人,既要掌握一定的電視藝術技巧,更要善于捕捉贏得觀眾共鳴的亮點。
精品節目的效應。看一個電視臺的節目,即使是中央臺,也只有幾個欄目,節目有固定的觀眾群,像中央臺晚上7點整的《新聞聯播》、7點30的《焦點訪談》,正因為有相當高的收視率,使其成為名牌欄目,這樣的欄目,給電視臺帶來的不僅是政治效益,還有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個電視臺的節目質量決定著一個電視臺的收視率,而收視率決定著一個電視臺的經濟效益。作為廣告投入者,到電視臺作廣告,他們首先看中的就是節目的市場占有率。一個好的節目、欄目不僅有近期效益,更有遠期效益。
1)近期效益。這種效益是一種直接效益,精品節目的直接效益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中央臺、省臺、還是市縣臺,宣傳效益、廣告效益最好的,都是收視率最高的名牌欄目,這樣的精品節目都是一個臺的經濟支柱。在實現第一次價值后,其節目的市場化運作,作為影視產品,通過多次利用實現了他的第二次價值延伸,創造出更多的效益。
2)遠期效益。這種效益是一種長遠效益,可以說,一個精品節目就是一個礦藏,這種無形資產,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節目知名度的提高而升值。有戰略眼光的管理者都會抓住這一龍頭,進行宏觀規劃、策劃,以求得在更高層次的市場競爭中,奪取市場先機,市場經濟規律和先驅者已用事實證明,只有做出高質量的精品節目,才能占領市場,獲取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也就是說,要促進電視經濟不斷增長,就要實施好精品戰略,而電視經濟的不斷增長必將帶來電視事業的快速發展。
隨著觀眾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選擇節目更理智,更渴望看到值得花費整塊時間消費的作品。站在電視人的立場看,也說明節目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同時也給縣市級電視人提出了新的課題:即如何不斷創新改革節目生產管理體制,以精品促名牌,以名牌占市場,以市場促發展。
目前,電視節目制片人制度,已在各級電視臺得到廣泛使用,作為縣市級電視臺尚處在探索階段,這種融合現代管理理念的市場化運作模式,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1)競爭上崗,激勵開拓創新,制片人制度是責、權、利高度統一的一種機制,作為制片人既有政治責任,還有集體責任,也就是說制片人不僅要完成所負責欄目的節目策劃、制作、安排,還要對完成這些工作的工作人員負責。
2)以人為本,釋放智慧潛能,制片人制度改變了電視節目生產的復雜程序,以人為本的運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展示著每個人的聰明才智,所以,能使許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這里的電視人,在一種競爭向上的氛圍中,會不斷釋放出制作精品節目的創作靈感。
3)持續改進,永握發展先機,在這里,無論是制片人,還是其中的一員,欄目的生存,與部門利益與個人利益息息相關,也就是說沒有感動、打動、牽動觀眾的精品節目,欄目不存,制片人也就沒了陣地,其他人也就沒了用武之地,因此,這個整體會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持續改進,創作出更多的精品,牢牢把握市場先機。
制片人制度在縣市級電視臺的推行,不僅帶來內部管理機制的轉變,從而帶來生產更多精品節目的有利條件,而且更多的精品節目也必將給改革創新帶來更大的動力。
總之,作為縣市級電視臺,只有扎扎實實實施好精品戰略,才能牢牢把握自己的陣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獨領風騷,不斷發展壯大。
G2
A
1674-6708(2015)143-01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