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琴
摘 ?要:本文分析新時期里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策略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容和特點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內容有很多項:預算、負債、收支等,還包括資金使用分配審批,財務報告,內部監控等各項內容。事業單位財政方面特點有三項:(1)非盈利性質。(2)資金來源為中央或地方財政部門撥款。(3)事業單位從理論上來說,所有資產都是公共的,一般情況下不允許出現出售、裝讓。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也是財政管理的一部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特點有:(1)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有嚴格的標準和依據,管理制度已趨于完善。(2)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主要方向進行了轉變,以前是組織資金而現在則是管理資金。
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不夠高。根據資料顯示,事業單位會計很多都沒有大學會計學歷也沒有會計資格證,很多會計專業素質不高。而且由于一些事業單位活動少等情況,導致會計工作量少,容易出現工作懈怠情況,導致工作出現錯誤,尤其是財務報表,往往實際情況與報表數據對不上,或者精確度不高,數據缺失。這種情況一方面是這些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沒有經過會計方面的專業培訓,不知道哪些數據需要統計,不清楚財務報表怎么做,這些都是問題。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不同,是非盈利性質的,所以對財務情況關注度沒有那么高,想當然的對會計工作要求也就降低了,沒有考慮到要讓這些工作人員參加正規培訓。我國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人員素質并不能符合該崗位的要求,尤其是既有專業知識又有技能素養的人才少之又少,這是目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一大問題。
(二)資產管理方面存在缺陷。事業單位對盈利情況并不重視,利用資金的時候對該項目或活動并沒有采取科學的判斷其結果,這樣就會出現資金虧損,從而導致一些事業單位的其他活動沒有充足資金,無法啟動。
(三)觀念陳舊、管理方法和手段落。經濟發展導致市場結發生了變化,所以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模式和方法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改革制度,使之符合市場需求。一些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方式落后,經營觀念老舊,不會使用新的財務工具,缺乏開拓精神。
(四)體制方面存在混亂。財務工作人員往往沒有話語權,一些資金使用的審批以及出賬都聽領導指揮,使一些賬目混亂。會計、審計、出納等財務工作人員的職責權限不明確,一些工作交叉重復,交接不清,也使財務狀況混亂。
(五)監督機制的不健全,監控力度不夠,缺乏嚴格監督。很多事業單位對資金流動情況都缺乏監管。有些工作人員較少的事業單位一人身兼數職,只能進行自我監督,即使出現了挪用公款的情況,當數據較小時,很難發現。
(六)執行力不夠。一些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嚴謹,報銷、上繳款額等方面沒有統一標準,報銷的也報銷了,應繳納的欠款沒有繳納,如差旅費,在外省出差,本省內的車費是否也能報銷等等。
三、如何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一)加強財務人員培訓,提高整體素質。財務會計人員直接接觸事業單位的資金,并且有權進行管理,無論是進賬還是出賬,都是他們的工作,財務會計人員除了要有專業素養以外,還要有高尚的品格,也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識和政治素養,所以必須重視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培訓工作。專業還分析了事業單位目前的現狀,并查看了部分賬單,發現做賬過程中的錯誤和問題,把相關管理知識教給財務會計人員。通過本次培訓,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學習到了專業知識,解決了實際工作中出現的難題,對業務更加熟練,有效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
(二)轉變財務觀念,樹立理財意識。應提高對財務管理的重視,該環節直接影響到事業單位各項活動的進程,只有當財務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保證事業單位得到較好的發展。事業單位應從領導開始,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不斷學習,把握經濟動向,從理財的角度去考慮如何進行財務管理,定期檢測財務會計工作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從自身做起,倡導廉潔。
(三)強化資產管理。資產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一部分,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必須加強資產管理,確保資產安全,提高利用率,完善這部分工作的制度,加強管理監控。尤其是對項目經費支出,不應只通過會計部分審批,應有嚴格的審批過程,一層層審批通過。需要報銷的經費,原始票據必須留存,收到票據的人必須在經手人這一欄上簽字,然后經過審核是否有這筆費用支出,最后由財務確定按制該款項允許報銷后以后才可報銷。
(四)嚴格大項開支實行報批制度。若有大項目需要進行支出,需要嚴格按照制度,一層層審批,才可通過財務會計人員獲得款項金額,絕對不可以先執行后支出。若支出金額超出1000元的內容,機器設備修理維護,購置新器械等,需要提出申請,以書面形式讓領導批復,若沒有經過領導審批就進行的消費,不予報銷。對使用票據進行報銷的,也需要嚴格控制。提倡精簡節約,減少非必要的開支,如用餐設立一個人均上限,能在小餐館解決的就不必要上星級飯店,首先確保必須開支項的支出,如水電費等,控制某些項目的經費使用次數,延遲經費支出,如公車保養等。
(五)堅持勤儉辦公的原則。對日常辦公用品的資費支出進行嚴格把關,若有金額較大的用品需要購買時,需撰寫書面申請,由領導進行決策,具體購買數量,和使用經費額度,并由領導直接監督采購情況。若小金額購買項目,則在向領導報備得到領導認可以后,由領導指派專員負責監管采購進程,以及這些物資的分配管理。對車輛經費也進行嚴格的管理,當某人需要使用公車時,需要按照制度完成相應手續,由行政部門開具派工單才能使用。公務接待經費也應嚴格監控,應先制定一個標準,不同級別的人員有其相應的待遇和可使用的經費上限。會議經費也應以節儉為原則,避免利用會議為借口,公費吃喝的情況出現。差旅費也需制定明確標準,控制天數人數,并制定每餐每人標準,住宿標準,交通費用標準,避免浪費。
(六)建立健全的審計制度。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審計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只有牢牢把好內部審計的關,才能落實對財務會計工作的監管,時刻把握當前財務情況,制定相應可行的財務計劃,做好預算。要確保審計工作高效完成,在財務上每個環節進行有效監督,不僅在財務提交報表后進行審核,還要進行不定期檢查,把其中出現的紕漏錯誤找出,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成效。
(七)加強執行力度,認真貫徹落實。加強需上繳費用的管理。對于審批通過的經費支出,應回收核實票據,通過票據了解經費開支情況,對于多余的經費,必須交回財務部門。應設立部門基金,若部門組織旅游、休閑類的活動,用以獎勵員工,經費從公費中支出,則應控制參與人數,嚴格控制經費,如給與優秀員工活動次數更多,而工作表現一般的員工次數少,一些活動報銷部分經費,部分經費自付,家屬全部自付等。
參考文獻:
[1]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實用制度匯編[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
[2] 張坷.單位財務預警模型的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