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潔莉
摘 ?要:本文從內部控制的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五要素來分析瀘天化在2012-2014年度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并針對這些原因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內部控制;原因;建議
一、瀘天化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分析
(一)瀘天化企業基本情況。四川瀘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合成氨、尿素的企業。1999年,瀘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合成氨、尿素等生產性資產投入,采取社會募集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6月3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發行上市。旗下擁有多家控股子公司,2014年年銷售收入總額逾40億,但公司經營從2013年開始連續兩年虧損,目前已被證監會停牌處理。
(二)瀘天化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現狀。根據川證監上市
【2012】14號《關于做好上市公司實施內部控制規范有關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企業在2012年制定了內部控制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了內控的實施范圍并成立了內部控制領導小組,目前基本形成了較完善的內部控制規范和相應的管理制度。
企業雖然制定了《公司內部控制評價手冊》、《重大信息內部報告制度》等一系列內控制度,但是沒有明確具體化的控制規范和標準化的控制流程,其執行情況并不盡如人意,內部控制的效果主要還是依靠崗位人員自身的道德準則約束來發揮。
二、瀘天化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瀘天化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1)2013年12月27日, 子公司九禾股份有限公司以3.3億元定期存單,為母公司四川化工控股集團的3.135億元借款提供質押,該項質押已于2014年4月 25日解除。以上質押擔保行為公司未按照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2)2013年和2014年,公司及所屬子公司高管薪酬雖由公司及所屬子公司支付,但不是由相關公司董事會確定。(3)2014年,未對子公司進行審計。
(二)瀘天化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成因分析。(1)從控制環境方面來說,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2013年公司在信息違法披露期間,股價持續上漲,2014年最高成交價為6.38元/股,而信息披露違法事件被曝出后,2014年的最低價僅為3.9元/股,大批投資者的利益遭受損失。在協調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自身發展與社會發展過程中,未盡到一家上市公司該盡的社會責任。(2)從風險評估方面來說,企業的規章制度形同虛設。既然存在《四川瀘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對外擔保管理制度》,那有關部門為什么沒有嚴格按照制度來執行。事實上,在2012年8月31日,瀘天化就因在履行內部決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方面不規范,收到四川證監局警示函。這足以說明這類問題并未引起企業的足夠重視,相關的文件及制度沒有去認真的執行,也沒有設立專門的部門對這類事情進行監督和管理,這在風險管理上存在巨大漏洞。(3)從控制活動方面來說,企業沒有將內部控制的責任具體到每個部門,每個崗位。公司高管薪酬受制于控股股東,明確缺乏獨立性,甚至連續兩年都未得到整改,可以說企業在其管理方面的控制明顯有失規范,對風險的控制力度極弱。(4)從信息與溝通方面來說,企業的信息披露不及時。公司在2013年12月27日就發生了巨額的質押擔保,卻在其質押解除后2014年4月30日公布的年報中才予以披露,公司未按規定發布臨時公告披露該質押擔保事項,對外信息披露不及時,影響了投資者對企業的判斷,導致大多數投資者的利益受到了損失。(5)從監督方面來說,對企業的發生重大事項以及缺陷的上報、分析都沒有明確的規定。公司在內部監控方面具有完善的四級內部監督體系,他們本應一同發揮了對公司的經營管理、風險狀況、薪酬水平、發展戰略進行監督。但在公司發生重大擔保信息披露事件中,這些部門沒有發揮他們應有的監督職能。
三、瀘天化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完善的對策
(一)創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有利于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首先,我們要將內控融入到企業文化當中,使每個人都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遵守崗位的管理規定。其次,企業應對公司的重點崗位人員,如公司的管理層、各個職能部門負責人等相關人員進行內控知識的培訓。最后,企業應強化董事會的核心地位,建立明確的管理體制,要形成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決策,監事會監督,經理層執行的運行機制。此外,還可以建立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對組織內部,包括所有子公司進行審計,明確內部審計的內控監督職責。
(二)建立全面的風險評估體系。每個企業都面臨來自內部和外部的不同風險,這些風險都必須加以評估。提高對風險的識別和評估水平,能夠極大促進內部控制執行的有效性。因此,企業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企業應建立完整的風險識別和評估控制體系,對企業各個部門和業務環節可能發生的重大風險進行評估,形成風險數據庫,做到在事前能有效的識別風險,事中和事后能有效的評估和控制風險。其次,應加強對企業層面潛在重大風險的關注,對公司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全方位分析,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制度,還應建立風險的預警系統,以便能夠及早的發現風險,采取措施,力求將企業的各類風險控制在其可承受的范圍內。
(三)加強控制活動的實施力度。控制活動是指管理層的指令得到有效執行的政策和程序。企業應加強對子公司的管理,特別是提高子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的合規性的關注,再根據控制活動的流程,在設計上對控制活動的相關制度進行整改,形成一套完善的內部控制活動體系,明確內部控制活動的流程及操作標準,從而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
(四)建立暢通的信息傳遞與溝通機制。這要求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統,不僅能將企業內部信息透明化,還應確保企業內部和外部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饋和溝通機制。在信息溝通過程中,企業應注重信息的全方位傳遞,特別是在企業內部各管理級次,業務環節和企業與外部之間進行溝通和反饋。在發現企業潛在風險和問題時, 應及時報告有關上級部門并予以解決,尤其是重要的信息應及時有效的傳遞給企業的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高級管理人員,使其能夠快速的作出決策,以應對風險的產生和擴散。
(五)建立完善的監督檢查與評價機制。監控過程中要求做到對相關人員和事項作出評估,并及時采取必要措施。同時,企業內部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應該自下而上的匯報,特別是重要事項要盡早告知高層管理人員和董事會,不僅要像主要負責人匯報,還要向上一級匯報,這樣有助于在負責人短期內無法做出應對情況下,由上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進行監督。企業還應針對公司業務流程和內控崗位職責,設計相配套的內控執行辦法,及相應的監督評價結果與績效考核掛鉤的相關機制,形成事前制訂標準、事中監督檢查、事后總結評價的內控管理機制。
通過對瀘天化的內部控制缺陷的研究,可以看出內部控制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內部控制的各個環節是否有效實施,只有注意到了內部控制的整體性和有效性,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提升企業的整體價值和市場競爭力,以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和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 屈強.基于規范性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研究[J].內部控制.2011(7)
[2] 康寧.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完善[J].管理世界.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