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萍
一、基本情況
因區域調整,至2014年12月末,洛社鎮戶籍在冊人口有9.7萬人,外來人口17萬人左右,區域面積79.15平方公里,擁有大小各類企業2300家左右,其中骨干企業208家,全鎮轄區19個行政村、6個社區居委,參加社會保險職工總人數4.5萬人。至2015年2月止,在職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4.5萬人。2013年全年繳納社會保險基金總額為4.5億元左右,人均1.2萬元左右,個人繳納為10.5%,集體繳納為32%,最高繳納為社平工資的3倍,最低繳納為社平工資的0.6。到2014年,共辦理“歷次被征地農民”20816人、“雙置換”失地農民24337人,享受政府保養人員10423人,月政府保養金為670元和560元二個檔次。到2014年12月底,全鎮共有企業退休職工1.2萬人,月平均工資為2230(市平均),老農保退休1768人,居民養老保險4999人,居民醫療保險29000人,鎮統籌退休人員1242人。
二、存在問題和原因
截止2014年12月份,我鎮斷保人員有6600人,造成斷保的原因很多,具體分析如下:(1)由于整個經濟環境出現下滑,企業發展受到沖擊,致使企業遷移外地,部分企業縮小規模,甚至有些企業面臨關閉,各種原因導致企業大量退工,參保人員流失。職工下崗失去經濟來源,就喪失繳費能力。而對于靈活就業人員,由于工作不穩定,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缺乏了穩定的繳費能力。(2)一些用工密集型企業,存在用工混亂現象,用工穩定性較差,季節工、零時工較多,流動性較大,所以在參保上也有一定難度。(3)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逐年增長,保險繳費額度不斷攀升。目前企業職工最低繳費基數2498元/月、年最低繳費標準13011元;自由職業人員年最低繳費標準93606元(含養老醫療保險)。自由職業者社保費由個人全額承擔。企業職工社會保險費由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按目前最低標準測算,企業每年需承擔9863元/人;個人每年需支出社保費2147元。無論對企業,還是對參保個人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因此,企業和個人存在“少繳一人是一人,少繳一年是一年”的思想,給推進本地人員參保增加了壓力。(4)斷保人員續保意識不強。部分斷保人員特別是年輕人群,因距法定退休年齡還有較長時間,對年老后養老保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部分失地農民因折算社保繳費年限較長,認為只要在法定退休年齡前再繳幾年就能完全符合退休年限規定,存在目前斷保無所謂的觀念;同時,自由職業繳費人員普遍認為繳費年限滿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對多繳多得、繳費越長待遇越高政策缺乏了解,考慮到財力支出,就出現了只繳滿15年就斷保的現象。(5)失地人員斷保情況較嚴重,由于本地人基本上早已參保,因企業形勢不好,好多人選擇的都是保障安置,工齡滿15年后,都去退工領取失業金。大量失地人員處于靈活就業狀態,沒有長期固定的工作單位,還有些失地人員就業期望高、文化技能低,再加上有拆遷補償、租金收入等,就業的積極性不夠強烈,導致斷保問題的增加。
三、建議和措施
我們建議通過宣傳、執法和援助等手段幫助他們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具體可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1)加強政策宣傳,加大執法力度。一方面,充分利用報刊、電臺、網站等宣傳媒體、社區平臺和廣場咨詢等多種形式,向職工宣傳社會保險政策,引導職工維護自身權益。另一方面,通過勞動保障年檢和社會保險繳費工資核查等多種形式,加大勞動保障部門對用人單位規范用工、參保繳費的執法檢查力度和對違規單位的處罰力度,并建立執法后跟蹤管理的長效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作用,發揮基層平臺優勢,督查和跟蹤應保未保、人員增減變動比較頻繁單位的參保繳費情況。(2)加強再就業培訓,促進主動接續。下崗失業人員是參保人員斷保的主要群體,要讓這部分人接續養老保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他們實現再就業,通過企業接續養老保險。因此,就業部門應加強對下崗失業人員的培訓工作,針對個人特長和社會需求,對下崗失業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再就業培訓,增強工作技能,提升就業競爭能力。同時對下崗失業人員采取再就業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招聘使用下崗失業人員,使下崗失業人員順利再就業,從而實現養老保險的接續。(3)加大援助力度,扶持困難對象續保。為扶持大齡人員參加社會保險,解決失地農民納入保障安置后的養老保障問題,區政府出臺了《關于對全區自由職業低收入失地農民參加社會保險實施補貼的通知》(惠府發〔2011〕174號)文件,自2012年1月起,對符合條件的以自由職業身份參加社會保險的大齡低收入失地農民給予補貼。此項工作被區政府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鄉鎮、村居委要加大此項補貼政策的宣傳力度,社保部門和相關經濟管理部門要加大政策的解讀力度,讓每位失地人員都能了解此補貼政策。把政策落實到實處,讓每一名符合條件的對象都能享受到政策優惠。(4)加強各鎮(街道)人保所以及村級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對本地斷保人員及失地農民的跟蹤服務意識,建立斷保人員跟蹤服務檔案,了解斷保人員的就業意愿、技能水平等,準確反映斷保人員的數量和結構變化,把斷保人員情況與企業用工狀態、需求相聯系。充分利用好現有的網絡平臺,完善失地農民社保繳費信息庫。加強斷保人員信息監測,掌握社保繳費情況,并進行動態管理,確保失地農民退休后能正常享受待遇。(5)進一步明確任務,細化目標,落實責任,加強考核。將斷保接續工作與養老保險擴面工作相掛鉤,作為擴面目標附屬指標下達到各村、和年終考核目標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