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霞,盧愛華,陸繼清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骨傷二科,福建福州350004)
中藥熏洗配合骨盆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周曉霞,盧愛華,陸繼清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骨傷二科,福建福州350004)
目的觀察中藥熏洗配合骨盆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在該院骨傷科住院治療的1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采用中藥熏洗、骨盆牽引配合腰背肌功能訓練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骨盆牽引加腰背肌功能訓練的方法,2周后對兩組患者進行療效比較。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8%(49/50),對照組為88%(44/5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藥熏洗配合骨盆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有良好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熏洗;牽引術;腰椎;椎間盤移位/外科學;治療結果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由于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突出刺激和壓迫馬尾神經或神經根所引起的一種綜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腰椎間盤突出癥可發生在任何成年人,最常見于中年人,20~50歲為多發年齡段,且男性多于女性[1],本病約占腰腿痛就診人次的25%~36%[2],隨著人口老齡化及日趨靜態的生活方式,這種情況可能更加嚴重。本文觀察中藥熏洗配合骨盆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具體介紹如下。
1.1 資料
1.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骨傷科住院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00例,年齡20~65歲,病程1個月至11年。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44.66±7.19)歲,平均病程(7.24±2.79)年;治療組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44.74±7.91)歲,平均病程(6.70±2.39)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1.2 納入標準年齡20~65歲,有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受寒史,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壓增加(如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脊柱側彎,腰生理弧度消失,病變部位椎旁有壓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動受限;下肢受累神經支配區有感覺過敏或遲鈍,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陽性;X線片檢查:脊柱側彎,腰生理前凸消失,病變椎間盤變窄,相鄰邊緣有骨贅增生;CT檢查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1.3 排除標準合并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者;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等;皮膚疼、溫感覺遲鈍者;腰部皮膚有破損者等。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對照組經確診后立即囑其臥硬板床休息;行骨盆牽引治療,臨床操作使用安陽市翔宇醫療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頸腰椎治療多功能牽引床,產品型號:JYZ-IIB,交流電壓(220±22)V,頻率(50±1)Hz。操作時令患者仰臥位,腰部與床相貼,用胸髖帶固定,牽引質量為體質量的1/7~1/5,一般為10 kg,采取間歇牽引方式,每次30 min,間歇停頓時間為每3分鐘停頓1次,間歇1 min,每天2次,2周為1個療程。待病情緩解后即可進行五點式腰背肌功能訓練,保證動作完成的質量[3]。腰背肌功能鍛煉具體方法:患者平臥于硬板床上,雙側屈肘、屈髖、屈膝,用頭、雙腳、雙肘五點作支撐,雙掌托腰,用力將臀部抬起,臀部盡量抬高,保持10 min,重復20次,每天2~3次。
治療組在骨盆牽引配合腰背肌功能鍛煉的基礎上配合中藥熏洗治療。腰部熏洗劑的中藥成分:當歸15 g,紅花10 g,獨活20 g,威靈仙20 g,續斷20 g,骨碎補20 g,制草烏20 g,桂枝20 g,川牛膝20 g,澤蘭12 g,莪術15 g,黑順片10 g,伸筋草20 g。中藥熏洗方法:取上藥3劑,置熏洗床內加水3 000~5 000 mL,加熱20~30 min,調節溫度40~46℃(患者耐受為宜);囑患者平躺于熏洗床上,腰背部暴露,蓋上熏洗機罩,使藥液的蒸汽作用于腰部處,藥液溫度處于恒溫狀態,熏洗時間為30 min,每天2次,2周為1個療程。
1.2.2 護理方法
1.2.2.1 牽引的護理患者行骨盆牽引前進食不宜太飽,在髂骨處墊好厚棉墊,以免較大重量的牽引帶壓迫骨突處皮膚而致壓瘡,牽引帶和雙下肢長軸平行,牽引帶上不能放置枕頭、被子等,以免影響牽引效果。牽引過程中護士經常巡視病房,班班交接,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維持有效血液循環,出現雙下肢麻木,疼痛加劇時應停止牽引。牽引結束解開牽引帶時動作要輕柔、緩慢,以免引起再損傷[4]。
1.2.2.2 中藥熏洗的護理向患者說明中藥熏洗的目的、注意事項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取得合作。治療室要通風,治療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控制溫度,在患者可以耐受的范圍內逐漸升高,務必使毛孔擴張,汗出淋漓為佳,這樣才能使藥物充分保持吸收[5]。要隨時注意患者反應,傾聽其主訴,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熏洗,熏洗過程中出汗較多者,應適當補充水分。治療后注意觀察局部皮膚有無水皰燙傷等,囑患者熏洗后24 h內不要洗澡,注意保暖,以防外邪入絡。
1.2.3 療效判定標準參考《康復醫學》推薦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標準進行療效評價[6]。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3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2周后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8%,對照組為88%,治療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為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由于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尤其是在外力作用下,使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進而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及腰腿麻木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該病在中醫學中屬于“痹癥”、“腰腿痛”等范疇,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腎精虧損、氣血不足致使經絡閉塞不通,導致不通則痛,因此在臨床的治療中應以舒筋活血、疏暢經氣為主[7]。目前在治療原則上常常采用藥物或牽引、推拿等治療方法為首選,已取得了一定療效。但該疾病仍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復發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中藥熏洗療法亦是祖國醫學的一個分支,是內證外治,由內透表,舒筋通絡,發汗不傷營衛的綠色療法。它利用藥物煎液,趁熱在皮膚或患處進行熏洗,借助藥力和熱力,通過皮膚作用于機體而達到治療目的[8]。方劑中制草烏、伸筋草、威靈仙、獨活可以祛風除濕,散寒止痛功效;當歸、續斷可以補肝腎、行血脈、強筋骨;紅花能活血止痛。以上諸藥與蒸汽療法融為一體,使得中藥的藥性深入腠理臟腑達到行氣活血,溫經止痛,從而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水腫,共同達到止痛作用[9]。此項操作實用性強,操作簡單,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不僅對人體不會造成任何的不良反應,并還有治病防病、強身健體之功效,可以輕松緩解病痛,兼顧預防與康復,起到一舉兩得的雙重功效。從患者考慮,在心理和經濟上一定程度減輕了患者的負擔。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中藥熏洗配合骨盆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具有顯著效果,取得了很好的協同治療作用,且安全可靠、方法簡單、痛苦少、費用低廉,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572.
[2]郭振芳.傷科按摩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49-50.
[3]紀樹榮.運動療法技術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1-105.
[4]瑩珍,龔博慎,陳雅玲.牽引加電磁波導滲藥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觀察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6):610.
[5]王紅梅.中藥熏洗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光明中醫,2012,27(9):1897-1898.
[6]王茂斌.康復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06.
[7]高雪花.中藥沐足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0例療效觀察和護理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8):114.
[8]楊紅,許靜,王光義.中藥熏洗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08(9):858-859.
[9]劉杰,馮建兵,徐洪斌,等.中藥熏洗結合穴位注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20例[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1):118.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3.038
B
1009-5519(2015)03-0413-02
2014-10-06)
周曉霞(1985-),女,福建連江人,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E-mail:136352861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