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妃芳,黃 藍
(雷州市人民醫院,廣東524200)
臨床路徑模式在普外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及效果
張妃芳,黃 藍
(雷州市人民醫院,廣東524200)
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普外科輪轉護生帶教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 選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分配至該院普外科輪轉實習護生68例,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施行傳統教學法,觀察組施行臨床路徑教學法,對兩組護生進行帶教并考核其專業知識掌握程度及患者滿意度。結果 實習期結束對兩組護生進行考核比較,觀察組護生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及患者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路徑; 教育考核; 教育,護理; 專業,護理; 學生,護理
臨床路徑是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為指導來促進治療和管理疾病的方法,最終起到規范臨床醫療行為,減少變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臨床質量的作用[1]。近年來,臨床護理工作越來越重視提高護理質量,規范護理行為、技術操作,傳統的護理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臨床護理管理的要求。因此,臨床路徑模式的引入,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為患者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的護理服務,受到廣大臨床護理工作者及患者的青睞[2]。
臨床護理教學實踐過程,是護生在所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論聯系實際、加強綜合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如何在帶教過程中應用科學管理的方法保證臨床護理教學工作落到實處,一直是臨床護理帶教工作者探索的問題。2011年以來,本院普外科率先將臨床路徑模式應用于臨床護理帶教中,并與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對比,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分配至本院普外科輪轉實習的護生68例(來自湛江衛校或廉江衛校),均為女性,按照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實習前均已完成理論知識學習。其中對照組34例,年齡18~20歲,所有理論考試課平均成績為82.9分;觀察組34例,年齡18~21歲,所有理論考試課平均成績為83.5分。兩組護生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學習水平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帶教方法 對照組護生采用傳統帶教模式,護生科室報道后,由護士長進行入科介紹,包括常規的護理知識及操作技能,并將所有學生分配給各個帶教教師,實習過程遵照大綱的要求完成。觀察組護生采用臨床路徑帶教模式。由科主任、護士長及相關護理骨干組成臨床路徑控制小組,開會討論協商制訂帶教路徑路線,并制成表格。統一帶教評價和考核標準,結合臨床實踐定期討論、修訂,同時收集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反饋的信息,定期組織大家一起討論和分析,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3]。具體路徑帶教表見表1。
1.2.2 效果評價指標[4]根據臨床教學路徑制訂相應的評分量表,內容與路徑帶教項目相一致,評估護生在科室實習期間對專科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掌握的程度及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專科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采用選擇題形式回答,共計10題,每題10分,共100分,80分以上為掌握,60~80分為部分掌握,60分以下為未掌握。同時,制訂“出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在出院當前進行問卷調查,滿分100分,80分以上為滿意,60~80分為較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達標率=(掌握例數+部分掌握)/例數×100%。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生專科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掌握程度 兩組護生實習效果達標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1 臨床路徑帶教表

表2 兩組護生專科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比較
2.2 兩組護生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 兩組護生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生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臨床路徑是醫院為減少醫療成本和有效保證服務質量而實施的一種科學的服務和管理方法[5]。20世紀90年代,臨床路徑即在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廣泛應用[6],而我國應用模式仍屬于起步階段。它綜合醫療、護理、醫技各專業于一體,制訂出有時間性、有計劃性的工作內容、標準與醫療結果,保證患者得到有效治療、護理與相關檢查,是一種方向明確的工作模式,使醫療護理程序化、標準化[7-8]。臨床護理路徑為每一例患者制訂了在住院期間每天的標準護理計劃和患者康復指導,將診療護理工作規范具體到每個環節,將醫療質量的管理從終末管理轉變為環節管理。
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系統的學習規劃,護生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在理論、技能、心理素質及經驗等方面全面掌握和提高,因此,護生在實習過程中也產生了很多問題。為了進一步調動護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明確其學習目標,全面掌握普外科專科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本院于2011年引進了臨床路徑帶教模式,不僅規范了帶教工作的內容及教學流程,而且增強了教學的系統性,充分體現了循序漸進、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生專科知識及技能操作掌握程度、患者對其護理滿意度遠遠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采用臨床路徑帶教模式更加系統、有計劃性。一方面,實施臨床帶教路徑后,帶教教師的教學思路更加清晰,教學計劃更加有調理,教學內容更加標準,有利于指導臨床實習護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相關護理知識,將理論與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另一方面,護生在明確其教學路徑后,不僅增強了主動性、積極性,而且提高了動手能力,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護生帶著問題學習,從學習中實踐,從實踐中總結,使其在學習效果上有質的飛躍,得到了切切實實的收獲。同時,也加強了護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激發了護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了護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9-10]。
綜上所述,與傳統教學模式比較,臨床路徑帶教模式更加調理、標準、科學、規范化,避免了傳統教學模式粗、淺的弊端,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及相互規范,教師可根據路徑內容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教學,并要求學生理論聯系實踐,帶著問題學習,及時解決問題,同時,護生在整個教學流程中發揮了積極主動性,增強了責任感,明確了實習目標,確保了教學質量,全面提高了綜合素質的培養及競爭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1]鐘鳳玲.臨床路徑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9(15):1380-1381.
[2]李金林,劉靜梅,張曉蘭.臨床路徑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1A):83-84.
[3]王亞芳,華玲,周英.臨床路徑在普外科護理帶教中的運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211-212.
[4]于波,寧景志,魯申.淺析臨床路徑教學法在普外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2):223-224.
[5]穆心葦,牛永勝,施乾坤,等.臨床路徑在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ICU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5,21(3):165-167.
[6]徐宇紅,孫勇,楊俊玲,等.臨床路徑在醫學領域的發展現狀及展望[J].護理研究,2006,20(3B):659-661.
[7]張偉英.臨床路徑概論[J].上海護理,2005,5(1):72-74.
[8]郭玲妹.臨床路徑教學法在普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10,10(3):87-88.
[9]黃道花.臨床路徑在普外科規范化培訓護士輪轉帶教中的應用[J].現代醫學,2011,39(3):358-360.
[10]胡毅.臨床路徑帶教模式在普外科實習醫師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2,33(29):6496.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1.063
B
1009-5519(2015)01-0145-03
2014-07-30)
張妃芳(1975-),女,廣東雷州人,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E-mail:1805092856@qq.com。
護理帶教采用臨床路徑模式的方法,增強了護生學習的主動性,使護生盡快掌握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患者對護生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明顯提高,保證了臨床護理實習的教學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