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明
豐富多彩的農村特有資源條件是開展繪畫教學的特色課堂,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激發學生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村小學美術教學質量,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激發學生的生活興趣,積累想象和創作的資源
充分利用農村資源,讓學生回歸自然,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田野、家禽、樹木、生活用品、勞動生產工具等自然美景是農村的優勢,是學生美術欣賞的好題材。春天萬物復蘇,鮮花綠草,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帶領學生春游,在如畫的大自然中踏青采花,領略大自然風光,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當金秋十月,瓜果飄香,一片豐收景象的時候,和學生在大自然中欣賞美景的時候,又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觀察事物是學生對繪畫產生興趣的前提,是學生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
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培養觀察力是有效的教育途徑。實踐中,教師可以把教學從課堂轉移到大自然中,利用農村自然資源設計教學,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寓教于樂,從生動有趣的事物觀察入手。如,春天可以讓學生觀察小草的特征;秋天還可收集不同顏色的樹葉讓孩子觀察,并利用樹葉做成裝飾畫變成有趣的藝術品。同時,在觀察過程中要適時提問,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探索知識奧秘的習慣。也可以讓學生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分辨事物的相同與不同。如畫“西紅柿”就可以教學生從整體形態上看:西紅柿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再看看局部的結構:西紅柿都是什么顏色的,再把西紅柿切開觀察:西紅柿瓤是什么顏色?西紅柿籽是什么顏色?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從主要部分到細節部分,從各部分結構到色彩,一一觀察分析。學生的感性認識中有了觀察的情感,就會激發學生繪畫的欲望,提升熱情。
三、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恰當指導
合適的繪畫活動主題也是激發學生熱情,提高主動參與積極性的關鍵所在。有效命題可以刺激學生大腦的跳躍思考,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新以往的學習內容。由此,繪畫命題要以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實際基礎為前提,因材施教,給予學生更多的發揮空間和創造力,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自我成長,不斷完善。教師按季節設計的命題中,“春天系列”有“我們去春游”“睡醒了的蟲子們”和“放風箏”等;“夏天系列”有“夏天的瓜果”“螢火蟲”“吃西瓜”等;“秋天系列”有“落葉”“豐收的田野”“秋天的水果”等;“冬天系列”有“堆雪人”“打雪仗”“過新年”等命題。
農村自然資源的豐富、包容為學生的繪畫開啟一道想象之旅的大門,讓學生通過教師有效地指導,在愉悅的學習中賦予每幅作品靈動和生機。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