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魯甄 婁德玉 李仁熙 于成舉
(1.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山東青島 266580;2.山東大學 山東濟南 250000)
田徑運動在各項體育項目中起著重要的基礎作用,為大力推行田徑運動,提高我國競技水平。1987年我國在高校試辦高水平運動隊,以培養并輸送優秀高水平運動員為目標。山東省高校響應國家政策招收高水平運動員,實施體育與教育相結合。山東省高校高水平田徑隊的持續發展,可不斷為國家輸送具有高素質、高文化、高水平的優秀體育人才。
該文以山東省具有招收高水平田徑項目資格的10所院校的教練員及運動員為研究對象。10所高校分別為山東大學、青島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魯東大學、山東工商學院。
(1)文獻資料法:通過網絡及書刊了解相關信息,并在數據庫查看大量相關文獻。
(2)問卷調查法:設計調查問卷《山東省高校高水平田徑隊發展因素調查問卷》,分教練員篇及運動員篇,針對具有高水平田徑項目招收資格的10所高校發放問卷,進行當場發放并回收,共發放問卷教練員35份,運動員問卷230份,收回有效問卷教練員35份,運動員222份,有效率96.9%。
(3)數理統計法:對回收的問卷進行統計以及數據分析。
(4)專家訪談法:針對研究內容咨詢相關專家。
2.1.1 教練員的年齡結構與性別情況
調查表1顯示,山東省高校高水平田徑隊教練員年齡結構,35名教練員中40~49歲占總人數的42.86%;50歲以上占總人數25.71%;30~39歲占總人數的20%;30歲以下占總人數的11.43%。數據顯示,40~49歲這個年齡段為主要組成部分,其次是50歲以上,這個年齡段占總人數的68.57%。而30歲以下及30~39歲占總人數的31.43%,這兩個年齡段所占比例較低,尤其是30歲以下。(見表1)
表1 山東省10所高校高水平田徑運動隊教練員的年齡結構(N=35)
表2 教練員認為目前高校高水平田徑隊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調查 N=35
表3 山東省10所高校高水平田徑運動員的年齡結構(N=222)
表4 山東省10所高校高水平田徑運動員的成績變化結構(N=222)
另在調查中發現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徑教練員性別比例存在偏差,男性教練員占總人數的77.14%,而女性教練員僅占22.86%。教練員的性別差異對運動員的訓練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及效果,數據表明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徑教練隊伍中女性教練員人數較低。
2.1.2 教練員學歷結構
調查顯示,目前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徑教練隊伍中,具有碩士學歷的教練員占人數的31.43%;本科學歷的教練員占總人數的68.57%。碩士學歷人數明顯低于本科學歷人數,這種結構層次制約了運動訓練水平與科研水平的提升。
2.1.3 教練員運動經歷情況以及教練員培訓情況
調查顯示,曾在體工隊(國家隊)有過訓練經歷的教練員占總人數的14.29%;在省市體校有過訓練經歷的教練員占總人數的31.43%;大學生運動員占總人數的45.71%;其中其他經歷僅占8.57%。結果顯示多數教練員都曾有過運動員的經歷,接受過運動訓練,對運動訓練的方法得以掌握以及運用。
其中,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徑教練隊伍中參加過教練員培訓的僅占總人數的38.57%;從未參加過教練員培訓的占總人數的61.43%。對教練員進行培訓可以鞏固教練員訓練理論以及優化整體結構。
2.1.4 教練員認為高校高水平田徑隊存在問題調查
調查表2顯示,調查表中“認為目前高校高水平田徑隊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共有6個選項可多選,選擇頻數排在前三的是:(1)“高水平”概念模糊,這點說明概念以及意義模糊執行起來會偏離方向;(2)隊伍管理不完善,多數教練員認為在隊伍管理方面缺乏科學性,訓練與科研基本脫節;(3)經費不足,經濟是發展的基礎,經濟問題同樣制約發展,部分高校教練員表示訓練及比賽經費不足。(見表2)
2.2.1 運動員的年齡結構與性別情況
調查表3顯示,我省222名高校高水平田徑運動員年齡結構20歲以下占總人數的35.58%;21~22歲占總人數的39.64%;23~24歲占總人數的17.12%;25歲以上占總人數的7.66%。數據顯示年齡在21~22歲人數最多,其次是20歲以下。這個年齡群體主要來自于大一或大二,他們是高校田徑隊新“血液”卻缺乏比賽經驗;然而所占比例最少的年齡段是23~24歲以及25歲以上,他們主要來自大三或大四,這部分學生有的因為學習或者就業的壓力提前退出了高校田徑隊,卻擁有著豐富的參賽經驗。(見表3)
2.2.2 運動員入學前后成績比較以及影響因素調查
在我省222名高水平田徑運動員中男生人數占總人數的58.11%;女生占總人數的42.89%。女生運動員數量明顯低于男生運動員,可注重對女生運動員的培養以及吸入,在技術類項目中女生運動員的領悟能力則略高于男生運動員,在這方面的成績提升會高于男生運動員。
調查表4顯示222名運動員中認為入學后成績出現大幅下降的同學占總人數的8.56%,這部分同學中普通高中生占總人數的26.32%,省或市體校等專業隊占總人數的73.68%;認為入學后成績略有下降的同學占總人數的22.07%,這部分同學中普通高中生占總人數的22.45%,省或市體校等專業隊占總人數的77.55%;認為入學前后成績沒有變化的同學占總人數的11.26%,這部分同學中普通高中生占總人數的56%,省或市體校等專業隊占總人數的44%;認為入學后成績略有提高的同學占總人數的24.32%,這部分同學中普通高中生占總人數的64.81%,省或市體校等專業隊占總人數的35.19%;認為入學后成績大幅提高的同學占總人數的33.78%,這部分同學中普通高中生占總人數的77.33%,來自省或市體校等專業隊占總人數的22.67%。數據顯示多數同學在入學后成績都能得到大幅提高或略有提高,這部分同學主要來自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運動員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學習壓力相對專業運動員小,且入學前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與指導,在專業教練員的帶領下通過系統的訓練,提升專項成績空間較大;其次,部分同學認為在入學后成績略有下降而極少部分同學認為有大幅度降低,這部分同學主要來自于省或市體校等專業隊,省或市體校等專業隊的運動員入學前有過專業的訓練經歷或成績已經達到頂峰,而入學后在運動時間、運動強度以及日常攝入營養均不及曾所在專業隊,另文化課基礎偏弱學習壓力增大;另,部分同學認為入學后成績沒有變化,這部分同學中普通高中生與省或市體校等專業隊人數相差不大。(見表4)
在對入學后成績有大幅下降或略有下降的因素調查時有9個選項為多項選擇,選擇頻率最高的前三項為:(1)訓練積極性不高;(2)自身能力不夠;(3)訓練質量不高。導致專項成績下降的同學多以訓練積極性不高為主要原因,積極性直接影響同學對專項技術動作的學習興趣;認為自身能力不夠的同學則降低了自己對專項動作學習的信心;訓練質量不高相對于之前有過專項訓練的同學來說,在高校的訓練模式與專業隊間存在一定差距。
在對入學前后成績沒有變化的因素調查時9個選項為多項選擇,選擇頻率最高的前三項為:(1)訓練積極性不高;(2)訓練質量不高;(3)原來成績已達到頂峰。成績入學前后沒有變化的同學,除了訓練積極性不高以及訓練質量不高阻礙了專項成績的提升外,就是原來成績已達到頂峰,這部分同學在高中或專業隊訓練期間運動成績已經到達一定高度,提升成績空間較小。
在對入學后成績大幅提高或略有提高的因素調查時9個選項為多選,選擇頻率最高的前三項為:(1)訓練方法的改進;(2)教練員能力;(3)自身刻苦。入學后成績提高的同學多以訓練方法的改進及教練員的能力為主要原因,對于普通高中的學生而言,入學前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模式,以及教練員的系統指導,訓練方法的改進可有效體改轉向成績;成績的提高與自身刻苦也是密不可分的,對自己要求嚴格、訓練態度端正,有助于專項成績的提升。
(1)山東省高校高水平田徑隊教練員隊伍年齡結構相對穩定,教練員隊伍中女性教練員人數較少,教練員學歷層次有待提高;
(2)教練員培訓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多數教練員從未參加過培訓;
(3)在高校高水平田徑隊建隊方面,缺乏對“高水平”概念的理解,建隊模式以及培養目標呈多樣化,不利于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徑隊發展;
(4)運動員年齡結構多以缺少經驗的大一、大二學生為主,女生運動員數量低于男生運動員;
(5)山東省高校高水平田徑隊,來自省或市等專業隊的運動員入學后成績提升空間較小,來自普通高中的運動員提升專項成績空間較大。
(1)加強女性教練員的培養,提高教練員學歷需求層次,可實施競爭上崗機制;
(2)注重教練員崗位培訓,利用寒暑假按項目組織各高校集中訓練,建立高校教練員聯盟,促進教練員間以及運動員間的學習交流;
(3)控制并完善山東省高校高水平田徑隊建隊規模,建立信息科學化的大學生競賽體制,并加強對高水平運動員的興奮劑檢查;
(4)注重高校高水平運動員的日常學習與訓練,并定期開展高水平運動員的職業規劃,同時注重對女生運動員的培養與吸入;
(5)各高??蓽p少招收現役省、市專業運動員(掛靠),注重培養來自普通高中的學生運動員,規范高校高水平各項制度。
[1]趙春盛.山東省高校高水平田徑隊訓練現狀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9.
[2]李兵,陳剛.影響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發展的主要因素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5):90-92,104.
[3]李春海.山東省高校高水平田徑隊可持續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