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勤++孫達國
自寧夏實施新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質量工程以來,小學語文教學領域中出現許多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真可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們這些農村教師對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充滿了崇拜之情,但是漸漸地我開始迷惘了,因為我感覺到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偏離了方向。
一、現狀
1.語文基礎知識教得不扎實,追求空中樓閣式的情感體驗
許多語文教師只是上課開始在檢查預習的環節中進行簡單的字詞教學,接下來便以各種形式、方法一路追趕課文的故事情節,強調課文內容,再無暇品詞析句,學生讀課文是跳讀、唱讀、漏讀現象教師卻視而不見。
2.教學方式的失度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許多教師一堂語文課不用幾個時尚的教學手段或教學方式,似乎覺得這堂課就沒有“亮點”,于是傳統的教學掛圖、實物展示,時尚的課件、課本劇表演還有新的學習方式如合作、探究等,熱熱鬧鬧的課堂,興奮不已的學生,唯獨沒有學生的“書聲瑯瑯”“靜心思考”。
3.教師課堂評價學生方式欠缺,缺少針對性
學生回答問題只要沾一點邊,就能贏得教師的大加表揚,而表揚贊美的詞語非常貧乏:好!棒!你真棒!教師夸大贊美之詞,讓一些學生忘乎所以,飄飄然。
4.有些課堂不是進行本課語言本身的推敲、揣摩和品味
有些課堂圍繞文本內容外加大量的補充性“學習材料”,甚至整堂課使用多媒體課件“狂轟濫炸”,過度渲染、張揚所謂的人文性。
為了確保語文教學的健康發展,我們應該糾正這些過頭的現象。
二、對策
1.充分認識語文學科的性質和地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因此語文課上要講字、詞、句、段、篇;要講聽、說、讀、寫,要十分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不但要教,而且要教扎實,教到位。
2.我要避免走入自主學習的誤區
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并不排斥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要正確理解自主學習的意義。一定要牢記自主學習不是自己學習、自由學習、自愿學習,不能讓學困生在合作學習中成了“被遺忘的人”。
3.合理使用多媒體資源
現代教育技術要根據教學的需要來選用,否則就是畫蛇添足,再好的課件都會失去意義。
4.提倡相互借鑒,反對邯鄲學步
教學模式可以借鑒,不能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要從思想上深層次領會教學模式的精髓,從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環節的設計,導語、過渡語的設計等方面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