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梓悅,高 穎,周 毅,王冬良*
(1.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安徽合肥 230036;2安徽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安徽合肥 230036)
?
農業院校大創項目中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研究
程梓悅1,高 穎2,周 毅2,王冬良2*
(1.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安徽合肥 230036;2安徽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安徽合肥 230036)
以安徽農業大學為例,對農業院校大學生在科技創新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提出了如何發揮學生在項目實施中的主觀能動性的幾點建議,為促使大創及
農業院校;大創項目;主觀能動性
自1999年高校開始擴招以來,大學畢業生人數大幅度增加,但就業狀況不容樂觀,尤其是農業類院校的學生面臨供需不平衡的狀況,就業面臨巨大困難[1]。因而,除傳統的就業外,最為疏導就業洪流的另一條出路——創業也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高校是培育科技創新人才的基地,近年來,為了給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幫助,許多高校相繼建立了創新創業基金。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項目(以下簡稱大創)設立的目的是為了給廣大學生提供一個鍛煉實驗技能、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平臺,以此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培養大學生科研創新精神[2]。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農業院校中學生對于項目目的不明確或本身缺乏創業者的基本素質,由于沒有真正理會大創項目的深刻背景和意義,項目開始時激情高漲,卻很難堅持到最后,導致大部分項目中途夭折,很難使項目應有的目的和意義得到體現。因為是學生主導項目,教師參與度不高,資源利用有限,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無法有效解決,也會導致大部分項目“打水漂”。筆者結合自身經歷進行總結探究,從學生主觀能動性問題較低的角度,分別從我國產業大環境,學生個人意愿,創業優、劣勢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期找到能夠發揮農業類院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方法和思路,為農業院校大創項目的完善、為有志于服務于農業一線的大學生創業提供一定建議。
大創項目即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是各高校激勵廣大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余自覺開展科技創新實踐活動設立的基金項目,旨在提升學生學術科研能力,培育創新意識、培養創造能力、鍛造創業精神。以安徽農業大學為例,該校各個學院每年都會有一部分資金免費提供給有想法、有項目的學生,試驗時間為1~2年,期間為了鼓勵學生們敢于突破,善始善終,學校與院系之間形成監督機制,定期進行項目的結果評審,督促并對其中的關鍵問題提供建設性的指導。與此同時,各企業單位也會隨時對重點實施的項目給予物質和技術上的支持,把項目的成果運用于生產,并最終轉換成市場商品。
對于個人來說,這不僅是一次把夢想付諸實踐的機會,也是一次難得的創業鍛煉機會。因為每一個項目都會或多或少地涉及研發、運作,市場信息的收集,團隊管理,政策導向等各方面內容,能在真正意義上讓一個有志于創業的大學生得到鍛煉和成長。相對于直接從社會創業的優勢在于商業風險小,學校、企業的支持面大,允許過程中的失敗,并能從頭再來;即使結果并不樂觀,但個人在心理、生理方面都能得到實戰的磨礪,為以后的真正創業提供了原始的“積累”。如科大訊飛的成立就是源自于董事長劉慶峰在大二研制出了語音系統,進而在學校的幫助下,引入社會資金,慢慢做強做大,成就了今日的上市企業。由此可以看出,學校積極完善和引導大創的意義是極其巨大的,從短期來說,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動手思考的能力,不局限于書本知識,從長遠來看,既能夠促進我國科學技術的前進,又能解決大批的就業問題,為我國的經濟持續騰飛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于學校來說,這不僅是體現學校學術氣氛,更是學校在德、智、體全方位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的一次測試,高校的這些優勢和劣勢將在這些項目的實施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在硬件方面,一旦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借助高檔的儀器進行數據測量,學校是否有條件提供?在軟件方面,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缺乏,一旦需要很專業的一些依據,相應知識資源是否能得到提供?一旦學生的成果能夠轉化成商品,學校是否能為學生聯系到相應的企業,進行成果轉化?由此看來,大創實施是一次全方位的運營,需要各個方面的配合,其意義不僅僅局限在是否能夠得出成果的層面。高校是祖國培養未來棟梁的重要橋頭堡,國家的發展離不開高校的人才,而高校人才的有用與否關系到國家今后的繁榮昌盛,大創的實施是基礎更是需要不斷夯實的基石。
因此,無論是工科、理科還是農科,只要有想法,只要有點子,有膽識,就可以以大創為基準點,以實施大學生研究創新實驗計劃為契機,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逐步構建以問題和課題為核心[3],以本科學生為主體,以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為載體[4],以實施導師制和實驗室開放制度為條件,以專項經費和科研經費為保障的實踐教學模式,全方位地完善大創項目。
2.1 農業優勢項目挖掘不夠目前,該校的創新農業科技項目依然停留于老的項目和解決途徑,沒有更新和再創新,不能充分發揮出學校的特色,易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與項目內容脫軌,不能充分發揮好大創項目的真正目的。農業院校是農業科技創新的主體,應該立足本校資源優勢,在“農”字上做足文章,充分挖掘農業項目及農業相關的項目,鼓勵成立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團隊[5]。
2.2 大創項目配套管理不完善首先,在大創實施的管理上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主要表現在執行力實施不到位,階段性的考核未跟上,學生在實施過程中容易放松,沒有受到獎懲機制約束。根據大創的規定,只有在結題的時候,學校才會安排各院組織人員對項目進行考核。往往只有極少數項目能夠進行到這一步,而中途項目監督的缺乏讓大批的團隊和項目流失停滯,卻沒有相應的應對措施,對于半途而廢的項目,沒有補償或者懲罰的條列進行管理,學校也不過問。其次,對于經費的支出情況,許多學校僅憑一張報銷單就完成經費支出,并沒有項目明細,很容易產生漏洞,也讓很多團隊花錢沒有計劃性和目的性。
2.3 團隊主持人缺乏主導能力隨著項目時間的延續,尤其作為項目的主導人在面臨各種實際問題時容易產生退縮心理,創業夢想也隨著現實的情況逐步淡化,如:當項目結果不盡如人意,產生悲觀情緒、激情夢想退卻的時候,大部分團隊開始采取消極的態度對待,甚至導致項目停滯。筆者對該校70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團隊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70份,收回70份。調查表明:76%的項目團隊因為項目主導人的悲觀情緒而開始出現停滯,但最后在導師的幫助下完成項目任務,21%的項目團隊因組員之間經濟等其他不協調因素而換了組員,3%的團隊最后放棄。結果表明:項目團隊主持人的主導能力是一個項目能否繼續的主要因素,直接影響著該項目是否能按時按質地進行。
2.4 成員專業知識不扎實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面臨各種技術上的瓶頸,知識的缺乏、動手能力不強、思考問題的深度過淺對于解決項目瓶頸是一個制約,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一種考驗。如何讓學生主動去吸取知識,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項目實施的本質,如果這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會直接影響學生主觀能動性,降低學生參與項目攻關的熱情。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大部分團隊只能被動地為完成實驗而做實驗,不能獨立分析和處理實驗中的問題和現象,更缺乏創新和探索精神,其結果是學生草草做完實驗,實驗報告寫完即可,而對實驗中已經遇到并應該解決的問題沒有掌握。對實驗的輕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
2.5 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很多學生在開始大創課題時,沒有弄明白大創的背景意義,沒能真正領會國家對于高校大創支持的本質,僅僅抱著完成一個實驗的態度去實施。并且,也沒有意識到大創和創業之間的聯系,創業對于人生今后的影響、對于整個社會的影響,沒有系統地學習和了解相關的知識,導致沒有一定思想高度,也就沒有動力和激情去延續,一旦遇到困難很容易放棄,很難把課題的技術性、創新性提到一個高度[6]。針對部分項目人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40%的人員是屬于跟風行為,不到5%的團隊是自己創立課題,其余團隊基本上都是從導師手上找項目。這種情況完全背離了大創的初衷,因此實施起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就大打折扣。
2.6 缺乏專業的指導教師學生項目的實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實施辦法的規劃、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師生之間相互溝通協調。但實際情況是:一方面,部分學生跟著老師的項目做下去后失去了主導性,同時專業老師的缺乏也使得部分學生積極性降低,缺乏主動思考的能力,沒有創新思維的意識,有問題就直接推給教師。另一方面,團隊和指導教師之間的溝通不積極,沒實效,長此以往,教師的資源和項目融合不好,項目遇到瓶頸得不到解決,部分項目就此擱淺。同時,還有部分項目是學生自己尋找的課題,沒有相關導師進行指導[7],因此導師的積極性也就得不到體現,長期以往,必將導致項目無尾而終。
2.7 當地政府重程度不夠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的模式和層次不同,造成政府對于大創項目的重視程度也不盡相同,包括學校的硬件設施、影響力范圍、對大創成果的商業轉化支持等。大創項目中政府相關部門應與學校進行合作對接,以當地政策為導向,對學生大創項目進行政策指導,分析當地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大創項目更好的與社會接軌,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大創的積極性,形成良性循環。
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解決當前大創項目實施不到位、大創基金未能充分運用的關鍵因素。筆者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從思想到行動、從政府到個人全方位出發,在探索解決之道的基礎上為大創的實施提供幾點意見。
3.1 充分發揮農業院校優勢學科項目對于安徽農業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如農學、林學、茶學等,應加大挖掘力度,深入該項目的研究內容[8],為安徽農業科技的創新、農民增產增收提供有效的技術指導。對于弱勢的學科項目應鼓勵學生多參與,多了解,拓寬知識面,提高動手能力。越是弱勢學科,越有更大的開發潛力,學生也能夠興趣濃厚的參與進來,得到成果的機會也就更大。
3.2 加強大創項目綜合管理從審核的源頭上杜絕跟風行為、名利行為,嚴格審核申報的作品和人員,團隊人員需要提交科學合理、詳細周密的研究計劃和實施方案,保證項目的順利完成,并進行不定期檢查,項目負責人應提交項目進度、資金使用情況、實驗任務完成情況、困難和問題、下一步研究計劃等,也應針對教師制定出相應的督促機制,并在項目實施遭遇瓶頸時,適當給與經濟和硬件的支持。只有三方面的協調督促才能客觀的督促學生努力完成項目,影響學生對于項目的重視程度,讓學生有信心、有動力、自覺地去完成項目。
3.3 樹立牢固的思想觀在項目的立項、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9],要從思想意識上貫徹實施大創,抓緊抓嚴,杜絕放任自流或者應付了事,真正把規劃安排到責任教師的日程安排中,落實責任。在學生方面,學校要強調大創的重要性和對于學生今后發展的積極意義,讓學生從切身的領會中去感悟,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要隨時抓緊思想教育,尤其在學生遇到瓶頸的時候,要加把勁、鼓鼓氣,切忌放任自流,自我淘汰,從根源上杜絕學生的逃避思想,真正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通過大創項目的實施,真正把學生的動手能力、商業能力、組織能力、科研能力等系統的培養出來[10]。為我國今后的發展提供綜合能力極強的人才儲備,為科技強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3.4 提高學生自主研發能力引入新的引導方法,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操作步驟。傳統的項目試驗材料的采集、計劃的實施均由教師準備,容易導致學生產生依賴性,不能有效把握實驗的整體性。應該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實驗材料的前期準備,要求學生自己查閱相關資料、思考實驗所需的材料及儀器。不僅有利于學生拓寬思路、開闊視野、吸取新知識,真正掌握實驗的全過程,而且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也能夠提高對實驗課的認識,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綜合實驗能力,使項目正常運轉。
以筆者的一個食用花卉項目為例:除了概念的形成、和教師進行可行性分析、教師提供整體的運行思路,其他細節如:設計實驗田的大小、分塊規劃、需要采購的種苗、如何打藥施肥、人員的分工等均需要團隊自行完善,一旦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有了任務安排,就會自然而然地以主人翁的態度去重視這個項目,無形中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保證項目最后的成功實施。
近年來,國家逐步在農業高校設立大創基金,并且逐步加大投入,把農業高校培養成農業科技創新的源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技術上的保障和力量。農業高校也從實踐中總結了經驗,立足“三農”,在此基礎上落實項目計劃,提高大創項目的監督力,加快硬件設施的更新,這一系列的改變都為大創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條件。
隨著我國“十二五”規劃的出臺,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業的發展,逐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以期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科技保障。因此,國家應在農業重大項目上加大財力和精神上的支持,對于有突出貢獻的項目給予照顧[11],并派相關農業專家給予指導。對于已經得到的成果應進行價值評估,如果能夠直接轉化為農產品的,應積極聯系相關的企業,進行校企合作,加大小額擔保貸款支持力度,給予社會保險補貼等。讓學生看到農業發展的前景,具備做項目的信心,真正讓學生內在的動力得到提升,敢于主動承擔項目、攻關、自主的進行農業相關項目的創新[12]。
[1] 彭小波,張高亮,涂雯雯,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與就業指導對策[J].江西農業學報,2008,20(12):151-153.
[2] 陳春意.創業教育是高校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J].科技創業月刊,2005(6):94-95.
[3] 李英,韋嘉,鄒巍.理工農科大學生創業態度現狀調查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西南大學為例[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8(2):142.
[4] 楊秀讓.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效用[J].大家,2011(4):197-198.
[5] KAUFMAN PETER.Building Cross-Disciplinary Teams[J].Biz Ed,2009(6):34-35.
[6] JAFAR YAGHOUBI.Study barriers to entrepreneurship promotion in agriculture higher education[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2):1901-1905.
[7] 殷紅,汪慶春,李良.高等學校和諧師生關系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7(2):138-140.
[8] 李瑞清.對高校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7,5(3):1-3.
[9] 游海.以生為本,全面發展 江西師范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M].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10-12.
[10] 張偉鋒.農業院校大學生創業價值觀培育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14(1):73-77.
[11] 張建新,國穎,張小川,等.淺析現代農業建設背景下促進農業項目管理專業化的必然性和政策建議[J].農學學報,2013,3(10):52-54.
[12] JI Z,ZHAO X Y.Analyzing elements of th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Chemical & Pharm aceutical Research,2014(7):803-807.
How to Play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the Agricultural Studen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CHENG Zi-yue1, GAO Yin2, ZHOU Yi2, WANG Dong-liang2*
(1.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6; 2.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of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6)
Taking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as an excemple, the problems occur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were analyzed, several suggestions on how to play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were put forward, which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fund projec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novation project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的圓滿實施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
程梓悅(1989-),女,安徽安慶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森林培育。*通訊作者,副教授,碩士,從事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研究。
2015-02-02
S-01
A
0517-6611(2015)09-38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