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柴世英

財政一體化信息系統是以“金財工程”為中心的一個數據平臺,平臺中涵蓋統一的業務管理、統一的技術標準、統一的數據服務、以及統一的數據交換、資源控制等強大功能。面對當前財政改革的新階段,嚴峻的財政經濟形勢和科學發展的理念對我們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這些強大的功能對于基層預算單位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同時,財政一體化信息系統所涵蓋的預算管理、工資統發、非稅收入都有力的推進了財政改革和公共財政管理框架的建立。
應用平臺中各業務部門的公共數據和公共控制規則都統一納入了財政信息系統管理,規范了收支管理。在整合財政業務系統資源、建設財政核心業務統一應用平臺的時候,提高了預算編制執行透明度和財政管理的質量和信息化水平。財政各業務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合作,詳細的記錄了整個財政系統的運行情況,保障了財政管理的公開性,從而提高了財政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透明度。運行“金財工程”財政一體化信息系統后,提高了資金的集中度,具體表現在內部工作人員必須按照指標和計劃來支付日常財務支出,財務支出依據年度預算和用款計劃來實行。
財政一體化信息系統對于基層預算單位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也有很大的作用,部門資金專項用于財政一體化信息系統,能夠比較清楚地制定出財政支出計劃,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預算失誤,提高了縣級等基層財務單位的資金管理水平。
財政支付的審批程序和支付過程考察了審核人員的耐心,基層單位在用款的時候必須提前向上級部門提出要求,其間要等待相應的科室或者部門向上一級申請,并經過國庫同意才能審批下來。因此可見業務審批的過程復雜。
目前雖然基層預算業務早就使用了財政一體化信息系統,但是軟件系統還有待升級,部門之間的合作還是采用手工處理數據的方法,造成業務數據之間的核算工作量大,降低了財政工作效率。
由于財政一體化的運行越發的普遍,對基層財政預算編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財務部門要實現從資金到全面的管理也是面臨了巨大的挑戰,在處理業務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說單位在年末的時候總會遇到資金支付的困難,這對單位或部門的發展也會造成影響,如果制定出較為完善的、較為全面的年度預算編制,就能減少這些問題的出現。其他顯而易見的問題就在于由于財政部門沒有設立專門的緊急事件部門,當一些支付單數據有問題時,或者打印賬頁時頁面出現問題,就需要尋找專業的軟件公司來緊急處理,浪費了很多時間,降低了財務工作效率。
財政一體化信息化系統應該充分考慮財政的發展要求,圍繞財政工作為中心,整合核心業務系統和相關系統的關系,優化業務流程,嚴格執行財政業務基礎數據規范和標準,將各核心業務部門的公共數據和公共控制結合財政應用平臺統一管理,實現財政核心業務系統的一體化建設。
在信息化時代,如何充分的利用現有的網絡和設備,保護資金,節約更多的成本,同時需要實現部門之間、各業務系統之間、預算單位之間的信息與數據互聯和共享,就要通過整合現有的信息系統,充分的利用現有的財政數據控制技術,為財政數據查詢、記錄、分析提供完整的依據。
實現財政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需要將各核心業務部門,包括部門核算、預算指標管理、國庫集中支付等統一門戶管理,在應用平臺建設的基礎上,整合財政應用系統,最終形成財政系統數據標準的統一。
前面提到如何形成預算單位和財政一體化的安全管理體系需要實現財政應用的統一門戶管理,加快和推進財政一體化建設同樣需要建立業務規范以及規范內部門戶系統。針對這個問題財政部門曾經提出過《財政業務數據基礎數據規范》,這個規范對于建設技術標準和信息化的安全保障體系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近年來的實踐中也有顯著的體現。規范提出,實現財政一體化要求實現應用系統數據銜接和資源共享機制。
財政部門每天打交道的就是數據二字,因此數據中心就相當于財政部門的控制中心,如果沒有系統和規范的管理,財政中心就會失控。縣級等基層的數據中心對于省級、市級的財政數據中心非常重要,建設規范的數據中心有利于統一管理和分級處理各級財政部門的業務數據。具體來說,進一步完善各部門、各單位的基礎數據資料庫、預算編制管理系統、預算指標管理系統等子系統,有利于建立一體化的業務數據流程和預算編制體系。
財政一體化的建設經常由于政府的資金投入力度不夠、包括一些必要的硬件設施不夠,導致各項目標不能如期實現。目前我國的政府沒有采購管理軟件以及采購流程只通過紙質的方式,對于預算單位采購方面的管理都不能和政府預算編制相銜接。同時因為政府采購業務實時的受到部門預算、預算指標和計劃額度的控制,所以完善采購系統,實現同部門預算、指標管理、用款計劃等系統的契合對于建設科學化、合理化以及規范化的技術保障機制極其重要。
推進網絡建設對于完善和改造財政部門現有的網絡系統有很重要的作用,“金財工程”的建設對信息網絡建設提出了如下要求:為了適應各業務系統對網絡的要求,需要完善和財政預算單位等部門息息相關的廣域網建設;為了保證各業務應用系統的平穩和高效運行,需要對財政業務的廣域網進行優化和調整,建設有效率的網絡財政管理系統;雖然目前的財政決算系統已經較為完善,但是將決算系統納入“金財工程”,從而實現財政一體化信息系統的高效率運行,提高財政部門的工作效率。
財政部門存在的問題就在于局限于事中的數據處理,卻忽視了事前和事后對于數據的評估與分析。如何在信息行業的管理理念和規范下構建一套科學的運行維護體系對于保障維護人員的工作效率的工作質量非常重要。其二財政數據庫應該建立相應的緊急事件處理部門,當數據庫遭到病毒或者一些不良的影響的時候,運用部門的專業人士來處理相關問題,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說制定網絡和信息系統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和協調機制。其三如何避免或者減少這類突發事件的發生,就需要政府提供足夠的資金和技術培養這類專業人士,通過技術和人才引進的方式加強財政部門的信息化隊伍建設,為財政業務的處理提供充分的人才保證。
加大投入力度和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是推進財政建設的基礎,通過技術的保證提高財政網絡的自我防護能力。同時要建立安全技術、安全人員以及安全管理多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運行機制。引用先進的網絡防護技術,包括防火墻、漏洞檢測、病毒檢測以及終端管理和控制的軟件,從全方位實施對財政數據和信息的保護。
實現財政系統數據的統一,需要改造和整合現有的信息系統,實現財政部門之間的“三通”,即上下級財政部門之間、同級財政部門內部各業務系統之間、財政部門與同級預算單位之間的相互聯系和數據服務共享平臺,從而為財政部門提供準確的,科學的查詢和分析,從根本上實現數據和信息共享。
[1]馬文清.對基層預算單位實踐財政一體化信息系統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06):63.
[2]李靜.合肥市財政系統績效考核體系研究[D].安徽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