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惠芝
近年來,隨著財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行政機關的國庫集中支付和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措施的實施,改革財政單位職能,部門預算,政府采購,會計集中核算和有效利用財政資金,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監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面對新情況,新問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多依靠財政撥付,部門一般需要資金就向財政部門協調申請,資金來源上缺乏壓力,這樣就導致了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對國有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監管缺乏充分的認識;再者,行政事業單位在資金內部使用和監管上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管理力度也不夠,很多制度流于形式;同時,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大多業務繁忙,在“重業務、輕后勤”的管理思路下,一般很難專門抽調人員組成財務監管科室,很多單位都是辦公室兼職負責財務工作,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大打折扣,完成財務監管工作的目標大多僅僅滿足于不出問題就萬事大吉。
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尤其是基層財政部門的職能逐漸增多,尤其是隨著諸多惠民財政資金的增多,財政業務不斷增多,財政工作部門普遍面臨著事多、人少、面廣的困境。可以說,只要是有財政資金的地方,財政部門就有監管的職責,這就導致了財政資金監管出現乏力疲軟,監管觸角延伸不夠的局面。此外,很多部門會計核算中心的人員都來自財政系統,同屬于財政系統,這也增加了財政部門對財政資金監管的不透明性。

內部控制制度,顧名思義,指的是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對系統內或單位內進行財務監管的控制制度。因此,各級財政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都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加強財政監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由于未建立有效的內控制度或者是制度執行不嚴格,出現了很多的違法違紀問題,如:使用虛假發票套取財政資金、虛構支出貪污財政資金、打白條使用財政資金等。
我國財政資本監管的壓力并不大,“重會計核算,輕財務管理”的局面長期存在,財政監督職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導致財政資金管理制度的監督太寬松,財政資金管理混亂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此外,地方政府受“官本位”思想影響嚴重,過分強調權利的落實,卻經常把權力的監督和責任排除在外,權利的崇拜和疲軟的監督,成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督管理制度完善的重要阻力。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手續和編制都隸屬于本單位,工作評價和提拔也和其他普通工作人員一樣,受本單位領導干部的管理和影響,因此,在這樣的人事管理制度下,他們很難無所顧忌的堅持客觀公正的立場開展財務監管工作,履行職能的客觀性受損。特別是最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各種扶持資金陸續下發,基層財政部門的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逐漸加大,這就對基層財政部門工作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具有較高水平、較高效率、較高數量的專業型工作隊伍已成為必需。但是,反觀基層財政部門工作隊伍的現狀,普遍存在著人員老化、數量不夠、水平不精的諸多問題,嚴重制約了財政資金監管職能的有效發揮。此外,對財政資金監管制度設計上的不足,也成為阻礙,目前的制度設計大多是針對財政資金在使用上的公開透明預防腐敗方面,而對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監管甚少涉及,這樣的制度漏洞也導致了財政部門監管職能的弱化。
目前,由于各級政府的預算普遍掌握在財政部門受理,又缺少有效的預算監管體系,而且我國社會目前某種程度上還是一個“關系社會”,會導致出現一些有權有勢的政府部門所取得的預算透明度不高,預算監督不力,容易造成財政資金在分配、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導致一些部門和項目預算資金過量,而大多數急需資金支持的部門和項目因為預算資金的過少,影響了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甚至出現如腐敗和非法等現象。
近年來,尤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資金越來越多,尤其是涉及到重要工業項目和三農的補貼資金力度逐漸加大,資金的使用監管成為急需完善的制度區域。目前,中央和省市區都對財政資金的監管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制定了相關的方案、目標和措施,比如縣鄉兩級還普遍建立了聯動監管機制,實現了各項資金的統一集中監管;鄉鎮財政部門還針對支農惠農資金的監管制定了詳細的考核要求。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著各級監管要求不統一的問題,各自問政的現象比較普遍,監管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1.繼續依靠各級各部門單位和領導的理解、支持和推動。在未來的發展中,核算中心更要加大宣傳力度,要圍繞系統改革發展中的重大事件、重要進展、突出成就,大力宣傳集中核算工作發揮的重要作用,營造有利于財務改革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爭取上級部門和兄弟部門單位領導的理解和支持,使大家越來越重視會計集中工作,切實認識到通過會計集中核算來加強財政監督的重要性,從理論上和實際上支持配合會計核算工作。
2.建立獎懲制度。為了完善財務管理,加快財務管理上一個新臺階,使財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實現各崗位的權、責、利相結合,會計核算中心要結合各個崗位的工作實際,實施嚴格的獎懲制度,要針對獎懲的原則、條件、種類、方式、程序、手續,以及行使獎懲權限的機關等內容進行制度設計。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業務測試,獎優罰差。會計核算中心要對工作人員定期考核,制定詳細的目標考核細則和考核辦法,成立由一批業務骨干組成的考核領導小組;考核小組要結合整體工作,定期開展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檢查工作,督促檢查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進展情況和工作透明度。將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與評先樹優結合,與職業發展結合,作為崗位調整、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據。
上文分析過,在項目資金監管過程中存在著基層財政部門普遍不參與相關建設類項目資金的監管這一問題。因為,在完善項目資金申報制度方面要尤其改變這一問題。讓基層財政部門尤其是鄉鎮的財政部門廣泛的參與進來。要按照屬地原則,將建設性項目資金和補貼類資金首先納入基層財政部門審核監管職責之內,改變以前基層財政部門只管資金發放,而無權監管的現狀,將財政資金監管的觸角延伸至基層,確保監管的成效和作用。
在基層財政資金的監管過程中,要逐步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監管體系,要將涉及的所有資金全部納入監管范圍(含區、鎮、村社三級資金)。對于每一個項目,還要制定一套內容明確、職責清楚、方法得當、格式統一的資金操作流程,便于具體實施財政資金監管工作。
紀委監察部門要結合十八大以來反腐的新要求,將反腐焦點集中在財政領導,加大對財政資金使用領域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組織審計、統計等政府監管部門開展集中查處行動,充分發揮紀委部門在信息共享、巡回檢查、通報處理等方面的優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營造良好的監管高壓態勢,維護好本地區良好的財經紀律和公開透明高效率的財經工作環境。
審計主體和審計內容必須要明確,要將被納入核算單位和會計核算中心都作為承擔會計責任的主體,同等對待。要調整審計目標,及時把握審計重點。一是對收據、銀行賬戶的審計檢查。檢查其收入是否全部入賬,是否在小金庫賬外賬等情況,二是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看專項資金是否專款專用,有無擠占,挪用的現象。三是對發票與經濟事項是否相符的審計。四是國定資產的管理。要側重于實物清查工作,因為核算中心只針對賬務處理,具體實物管理還在各個單位,因此審計部門要特別注意對被審計單位賬實是否相符的審計監督。五是要注意延伸審計。
財政部門要加強自身對預算部門的管理,制定嚴格的預算標準和公開公示制度,并檢查督導,確保預算部門在制定預算的過程中始終嚴格執行標準,杜絕發生“人情預算”的腐敗現象。各地區政府部門要成立由審計、紀委、統計等部門組成的預算監管領導小組,對財政部門的預算制定進行嚴格的審核,保證預算資金的科學管理,防止財政資金的浪費和低效率支出。
[1]蘇曉南.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研究[D].山東大學,2013.
[2]徐明坤,羅成章.實施財政資金有效監管的實踐和思考[J].財政監督,2011(18).
[3]李潔淺.談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2(2).
[4]王娟.淺議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J].天津經濟,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