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迅良
(西華師范大學 四川南充 637000)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論述,引起兩會代表和國人的關注。現如今,我國對外免費開放的場館大都是學校體育場或者簡單的社區公共體育設施,真正涉及到經營性的體育場所,以及大型的體育中心場館,幾乎沒有免費時段面向公眾開放,體育資源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隨著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同時國家不斷出臺有關積極推進體育優先發展的法律法規,人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人們對體育活動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不僅僅表現在運動項目上,人們對體育場館的感知體驗、環境、器械配置等等各個方面。體育場館往往是人們參加體育活動首選的去處,所以加大對體育場館設施管理的優化完善,使人們有一個良好的鍛煉氛圍。
該文主要研究人們對體育場館目前的狀態的滿意度為出點,運用IPA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對成都市部分體育場館進行調查。目的是通過調查目前的體育場館與人們實際需求所存在的差距,為以后更好地完善公共體育場館提供理論依據。
IPA分析法即重要性——滿意度分析方法,是目前適用于評價滿意度最常用的方法。它主要特征是把一個平面分成四個區域,即:第A象限為優勢區,在此基礎上需要繼續努力:第B象限穩定區,不需要刻意追求;第C象限為改進區,需要優先發展的區域;第D象限弱勢區,對一些指標需要重點改進。
該文依據IPA分析法對所研究的成都市部分體育場館的研究方案如下:
圖1 成都市居民對體育場館滿意度
(1)首先要圍繞著體育場館評價構造一套完整的指標體系,根據指標體系設計一份調查問卷。
(2)把設計好的調查問卷進行發放,并要求居民對問卷如實的進行填寫,回收問卷,然后對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3)對統計的結果進行IPA圖形的設計,以滿意性為橫軸,重要性為縱軸,然后根據其特點并結合現狀進行分析。為今后能夠更好的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提出自己的見解。
通過中國知網上以人們對公共體育場館評價滿意度進行搜索,并對一些文章進行拜讀、分析、總結,結合成都市本身的現狀特點,以及對有關體育管理部門、體育院校的學者和在該領域有一定建樹的專家進行咨詢,最終從體育場館的選址、環境、設施、管理、服務等幾方面進行設計調查指標。
問卷設計過程主要是采用層次分析法(AHP法),選取15位在該領域有資質的專家、學者和政府人員對所設計的問題進行賦值,求其權重及一致性檢驗CR。對存在有爭議的問題進行修改后再進行二次賦值,直到確定最終調查指標。它主要由一個一級A指標,五個二級B指標和十個三級C指標組成。
該次調查問卷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部分,包括性別、年齡、職業;第二部分為人們對成都市體育場館管理設施滿意度各指標的評判。問卷主要采用李克特量表法,根據自己的了解對問題進行賦值,即5-1分(非常滿意——非常不滿意)。該次調查主要以成都市體育中心和川大、川師、成體人流量比較大的部分場館進行調查,此次調查中發放問卷320份,回收316份,回收率為98.75%,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檢驗,有6份存在問題,有效率為96.88%。
為了確保調查結果的科學性,筆者對其進行了信度和效度的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克朗巴哈系數(Cronbach′sα)檢驗。檢驗的結果信度系數為0.864,因為通常Cronbachα系數的值在0和1之間。如果α系數不超過0.6,一般認為內部一致信度不足;達到0.7~0.8時表示量表具有相當的信度,達0.8~0.9時說明量表信度非常好。所以在0.8<α<0.9之間,表明信度很高適合做調查分析。同時也對調查的結果進行了樣本t檢驗,若設定顯著性概率為0.05,p<0.05說明重要性和滿意度存在顯著性差異。
通過對成都市體育場館的滿意度的調查,并按照之前設計的調查步驟,最終把調查結果通過IPA表格展現出來。如圖1所示。
落在第A象限的有C12服務效率、C41場館的環境、C42場館面積利用率等幾項指標。成都市居民對其幾項指標滿意度重要性程度都比較高,成效顯著,屬于優勢區。今后不僅僅要保持在現在狀態之上,而且還要繼續提高,努力為居民提供更好地體育服務。
落在第B象限的C11服務的種類、C22場館的選址、C33場館周圍的交通等幾項指標。因為大多數場館都選在郊區建設,地域比較開闊,交通都比較方便,因此不宜刻意的追求,屬于穩定區,以后在保持現有的規模的情況下,并且不斷轉變現有的服務理念,增加更全面、多方位的服務種類,適當降低這幾方面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轉變方式發展相對居民滿意度較低的指標。
C23設備使用指導、C32場館器械的安全問題落在C象限中,居民主要是對鍛煉時,有些器械沒有體育指導員進行指導和使用說明的情況下,盲目的進行鍛煉,往往存在受傷的隱患;或者,有些場館器械年久失修等都會對鍛煉者的安全造成一定的侵害,因此應優先發展這幾方面,加大體育場館管理者安全知識培訓工作,并定期加強對器械的安全隱患排查力度,確保居民平安和諧的享受體育所帶來的樂趣。
落在D區域的主要有C21場館的管理水平、C31場館的設備配備等指標。由于現在許多地方的體育場館的管理運營嘗試實行對外外包模式,一些承包商以一種盈利為目的,有些人沒有受過專業的管理培訓,往往對場館的管理過于疏忽或者不重視;以及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器械設施過于單一,漸漸地會導致居民運動興趣不大。針對這一情況,首先加大經營人員管理能力的培養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加大器械的投資力度,并定期進行教育培訓,所以針對人們的反映,今后應屬于重點改進因素。
依據IPA分析法的清晰、直觀的特點,我們可以看出成都市居民對公共體育場館的滿意度與期望值還是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居民總體對公共體育場館的滿意度還是比較高的,主要對場館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器械設施優化以及配備規劃上、對公眾使用相關規定和標準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及加強體育指導人員數量等幾方面進行進一步加強。希望該文能為更好的優化體育場館服務提供理論參考。
[1]郝軍龍,賈文彤,齊文華,等.我國農村體育公共服務政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61-64.
[2]王尚君.基于公眾滿意度的公共體育場館設施管理優化[J].體育科研,2014(5):30-36.
[3]陳珍懷.基于IPA分析法的體育公共服務滿意度評價模型——以成都市為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132-134.
[4]盧躍東.基于公眾滿意度的公共體育服務績效實際測評、影響因素及優化路徑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3.
[5]鄭家鯤,黃聚云.基本公共體育服務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3(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