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文
10月16日下午,由國務院扶貧辦和聯合國駐華系統聯合主辦、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等單位承辦的“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高級別會議”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國內外部級官員、國際組織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共150余人出席會議并就“國際發展議程與精準扶貧”主題展開了政策對話和交流。
2015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到期,9月召開的聯合國發展峰會通過了以減貧為首要關切的 2015后發展議程,中國作為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當中貧困人口減半的發展中國家,將全面積極地執行2015后發展議程,與國際社會交流分享減貧和發展經驗,共同致力于推動全球減貧進程。
圍繞2015后發展議程議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何立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候任行長金立群、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卡馬特、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李強等國內外官員學者,分別介紹了如何推動實現2015后發展議程減貧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戰略、政策和措施,以及2015后發展議程給中國帶來的挑戰及應對;從宏觀發展的視角,對中國的發展形勢、發展與減貧模式、宏觀減貧政策等進行全面深入地分析,以期找到中國落實2015后發展議程可能構建的國內政策組合和應對方案;從基礎設施投資促進減貧的角度,提出了促進2015后發展議程落實的戰略設想。
會上,中國、南非、格林納達、莫桑比克、哥倫比亞等國代表從不同角度分享交流了各自國家的減貧戰略、政策、措施及經驗和挑戰。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發言中指出,當前,中國仍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中國今后將從建設扶貧開發大數據、建立分類施策政策體系、發揮貧困群眾的主體作用、
實施更廣泛的社會動員、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等5個方面,進一步推進精準扶貧戰略。為實現到2020年全面消除現有絕對貧困,劉永富從五個方面概括了中國實施精準扶貧的措施和成效:
一是各級干部深入貧困地區進村入戶了解貧困狀況,開展貧困識別,確定了12.8萬個貧困村,3000萬貧困戶,明確扶貧對象。
二是基本實現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落實幫扶責任。
三是推進扶貧機制改革,建立貧困縣考核機制、約束機制,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創新金融扶貧體制機制。
四是以村級道路暢通、飲水安全、電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產業增收、鄉村旅游、教育扶貧、衛生和計劃生育、文化建設以及貧困村信息化十項重點工作,改善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五是設立扶貧日開展廣泛的社會動員。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完成千萬以上減貧任務,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繼續改善,社會事業逐步發展,貧困群眾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會議期間,還發布了《中國扶貧開發年鑒2015》和《中國反貧困發展報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