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6日下午,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鄉村發展論壇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如期舉行。本次論壇由10·17論壇組委會主辦,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與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籌)共同承辦。會議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村官代表、貧困村代表、駐村“第一書記”代表和扶貧志愿者代表約60余人參加會議。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出席見證扶貧牽手行動簽約儀式并發表重要講話。
在大會發言環節,圍繞“扶貧牽手行動”這一主題,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蘇國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曉毅和部分杰出村官代表、扶貧志愿者共8位代表作了精彩發言和案例分享。
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鎮蓉中村黨委書記李振生,在發言時表示,“東部帶西部,先富幫后富”的幫扶活動,讓東部更多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自費指導、幫扶、帶動西部貧困村,能有效地加快西部貧困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在實踐中,他提出“換腦、育種、造血、夯基”的幫扶思想,主要做4件事:一是幫助村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他們請到蓉中村參觀學習,引導村民扔掉“等、靠、要”思想,走“創業興村”的發展路子。二是采用“1+11”創新培訓模式,把外出打工青年分批請到蓉中村免費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創業培訓,著力培養能帶動村民創業的精英“種子”。三是把單一的產業結構調整為農、工、商一體化的產業結構,把“輸血”改為“造血”,著力提高村民的“造血”功能。四是著力加強村黨組織建設,把支部建在產業上,使基層黨組織有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他對口幫扶的兩個貧困村2011年農民人均收入2300元,2014年達到11000元。
山東日照市莒縣陵陽街村經歷了從貧窮到富裕的脫貧致富歷程。2014年,全村年工農業總產值突破30億元,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600元。光伏產業是這個村的強項,現在他們打出“用光伏照亮貧困人群的希望”的旗幟幫扶貧困村。村黨支部書記馬先富發言時說:“一個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正富;一個村富了也不算富,所有的農村都富了才是真正富。這是我一直的理想,也是我們陵陽街村百姓的共識。因此,我們陵陽街村富裕起來后,每年都堅持幫扶一到兩個村,實現共同發展。
在“扶貧牽手行動啟動·簽約儀式”環節,大會組織安排北京聚茶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省莒縣陵陽街村等多家優秀企業代表、幫扶村代表現場與貧困地區的縣和村簽署了12份《結對幫扶協議書》,扶貧牽手行動正式起航。未來幾年,預計將有超過2萬戶貧困家庭因此受益,擺脫貧困。
在簽約的幫扶項目中,廣東佛山市南海區河清四村牽頭幫扶廣西上林縣開展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發展智能養魚產業。項目建成后,將帶動上林縣近萬戶貧困家庭脫貧致富,戶均年收益2~10萬元。
山東莒縣陵陽街村牽頭幫扶甘肅臨洮縣三益村發展光伏產業。此項目總投資2.7億元,將建設25兆瓦的光伏電站一座,5.9兆瓦的分布式電站一座,溫室大棚400座。項目建成后,將帶動當地1000戶無勞動能力貧困家庭擺脫貧困,解決400戶有勞動能力貧困家庭從事種植、養殖等農牧產業,戶均年收入6萬元。
北京聚茶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網絡天下茶園,造福百萬茶農”為己任,借助互聯網,讓茶農、茶廠與消費者三方牽手,減少中間環節,真正通過消費扶貧讓一畝茶園的銷量切實幫助一戶茶農脫貧。目前,聚茶園已建成一期工程3000畝茶園,畝均收益3000~6000元,帶動2000多戶貧困家庭擺脫貧困。
此外,只有甘肅神農現代科技有限公司幫扶渭源縣元古堆村發展養殖羊、鹿和10萬只蟲草雞產業;北京金豐餐飲有限公司幫扶河北順平縣西南蒲村發展有機蔬菜種植產業;重慶九龍坡區海龍村組織200多家企業以消費扶貧形式幫扶重慶云陽縣梨樹村發展;山西大同市楊家窯村、湖南麻陽縣楠木橋村、新疆艾丁湖鄉也木什村三方互簽,也是希望通過產業帶動,共促漢族、苗族、維吾爾族民族團結。
本次鄉村發展論壇讓全社會更全面、更直觀、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國鄉村的發展實際,是對富裕村、優秀企業與貧困村牽手結對幫扶的一次嘗試,也是“東部幫西部,先富幫后富”在現實扶貧工作中的一次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