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娟+朱媛
湖南省圍繞第二個“扶貧日”,立足于實,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
開多種務實會議 找精準脫貧路子
10月17日,湖南省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第一時間收聽、收看了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開幕式,認真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旨演講精神。組織省、州(市)、縣(市、區)扶貧部門干部職工,集中收看了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在全省上下,迅速掀起了學扶貧、議扶貧、干扶貧的熱潮。與此同時,湖南省扶貧辦與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國開行湖南省分行、農發行湖南省分行、農行湖南省分行、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郵儲銀行湖南省分行6家金融機構簽訂了金融扶貧戰略框架合作協議,2020年前,6家金融機構將為湖南省貧困地區投放貸款3600億元。
省扶貧辦與6家金融機構開展戰略合作,將推動金融扶貧重點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以及貧困地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文化、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建設項目,特別關注特色產業扶貧、旅游扶貧、電商扶貧等開發性扶貧項目。
17日,在扶貧經濟組織負責人座談會上,省扶貧辦主任王志群介紹說:“我省今年實施84個重點產業扶貧項目,并在扶貧經濟組織與扶貧對象之間構建一個公平公正、效益雙贏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產業扶貧有效運行。省扶貧辦倡導產業扶貧‘雙千工程,即:一個重點產業扶貧項目至少要幫扶1000名以上的扶貧對象,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今年重點產業扶貧項目總投入14.83億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擬安排4億元,涉及67個縣市區1776個村,計劃幫扶30萬貧困人口。”
同時,湖南省扶貧辦還精心指導并組織各市縣在“扶貧日”期間開展各項主題活動。
關注貧困攝影展 深入開展結對幫扶
為廣泛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深入開展結對幫扶,在湖南省扶貧辦精心指導下,由各個省直機關、高校的駐村幫扶隊員提供資料,關注貧困攝影展暨愛心幫扶行動活動于10月11日至13日,在湖南大學校區內舉行。來自湖南湘西、婁底、懷化等多個地區的近300戶貧困家庭的生活面貌通過一張張照片真實展現在大家眼前。
擠住在破舊不堪的木屋,家里主要勞動力身患重病,本是讀書的年紀卻因貧困輟學……現場展出的453張貧困家庭照片及其事跡扣人心弦。
在照片中,有不少貧困農戶已年逾七旬。“平時他們根本沒有照相機會,所以都積極配合攝影師,在鏡頭前面端坐著,希望留下一張珍貴的紀念照。這些照片,可能會是他們這輩子唯一一張照片。”照片作者省扶貧辦駐村干部王斌介紹說。
據瀘溪縣浦市鎮田家溪村幫扶隊員龍琳介紹,根據2014年建檔立卡統計數據,田家溪村總人口365戶1738人,其中貧困人口就占了157戶741人。該村16歲的楊水燕一家十分貧窮,父母去世后,為了讓弟弟讀書,楊水燕主動要求輟學,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每個月140元低保是全家經濟來源。
像這樣的貧窮家庭還有很多很多,現場展示的照片中,為每一戶貧困家庭配備了姓名、地址、貧困原因、電話等文字介紹,便于熱心市民直接與貧困對象對接幫扶。
幾天時間里,數萬名市民及高校學子參觀了攝影展,隆回其陽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易佑鐵現場選定15位貧困對象進行幫助,一位83歲的退休老干部拄著拐杖,在自己老伴的攙扶下來到現場,直接聯系了2位貧困對象進行幫扶,還有許多社會公益組織的工作人員用相機及紙筆記錄了貧困人員的信息,便于直接聯系幫扶……
實施梯田認租,推進精準扶貧
為解決紫鵲界梯田日益嚴重的拋荒問題,維持紫鵲界梯田“藝術田”“景觀田”的面貌,新化縣委、縣政府提出“梯田認租”的“三個一”概念,作為實施精準扶貧的切入點。
紫鵲界梯田風景名勝區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0月16日至18日,新化縣舉辦中國紫鵲界首屆(國際)大地藝術節以助推“梯田認租”。
所謂“梯田認租”的“三個一”項目,就是“一塊田、一個貧困家庭、一個扶貧故事”,其具體操作形式就是通過互聯網與現場招租紫鵲界梯田,招租可以競拍形式進行,也可以眾籌形式進行。認租者一旦認租了某一塊梯田,就意味著對某一個貧困家庭進行一對一的幫扶,形成一個獨有的扶貧故事。通過“梯田認租”的形式,直接把扶貧工作精準到戶,甚至精準到個人。
“扶貧日”當日,新化紫鵲界梯田活動正式向全球發出了認租邀請,認租者在簽訂認租意向書后,將在認租梯田的過程中,體驗獨特的生態旅游與農業情懷,獲得獨一無二的屬于自己專有的農業產品,并充分領略梅山文化這一獨特的富有魅力的文化形態與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