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新(大慶油田第二采油廠第五作業區南二西一工區,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本文分析了油井實測的各種形式的示功圖,并以大慶油田第二采油廠第五作業區南二西一工區的油井為例。圖1是典型的工作正常的示功圖,近似的平行四邊形。但是實測示功圖時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形狀發生萬化。
抽油機井泵深增加,載荷增大,沖次加快,光桿受慣性影響加大,這樣就會使示功圖波動和偏轉嚴重。這樣形成的示功圖會有波動,且有沖程損失,符合正常示功圖的特征。
圖1 第五作業區工區隊南2-10-P227井功圖
從現場發現,原油粘度是影響示功圖的一個重要因素。原油粘度增加會使示功圖上負荷線升高、下負荷線降低,粘度大也會造成凡爾的開關滯后,造成凡爾不嚴。示功圖四個角變圓滑。
油井結蠟時會增加光桿在管內的摩擦力,使上行程增載,下行程減載,使示功圖變“胖”,要仔細的分析區別各種情況,如果是結蠟的原因應該盡快安排洗井。
圖2 南2-丁10-P220井功圖
正常情況下,供液不足的示功圖為刀把形,雙凡爾漏失的示功圖為橢圓形,抽油桿斷脫的示功為條形。分析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否則光憑圖形容易發生錯誤。
刀把狀示功圖正常判斷為供液不足,在生產中會發現篩管堵、活塞碰泵嚴重的示功圖也是刀把狀。分析原因為:篩管堵泵筒內無井液,導致抽油桿柱延時卸載。篩管堵與供液不足的區別為:篩管堵時產量逐漸遞減,供液不足時產量一直偏低。應該結合抽油機井的生產情況具體分析。
碰泵嚴重時形成刀把狀示功圖的原因:活塞猛烈撞擊泵筒底部,造成泵筒底部絲扣壞漏失。導致當活塞下行時,使抽油桿不能及時卸載,直到活塞撞擊泵筒底部時,才突然卸載。
橢圓形示功圖正常判斷為雙凡爾漏,在生產中發現抽油桿底部斷脫或油管漏也會出現橢圓形示功圖。
一些低含水井,井液粘度大。抽油桿在底部斷脫后,由于抽油桿自重會受到一定阻力和一定的伸縮,泵掛深度越大表現越明顯,所以抽油桿底部斷脫時,示功圖更接近橢圓形。抽油桿斷脫與雙凡爾漏的主要區別是:,雙凡爾漏產量逐漸下降,示功圖逐漸變為橢圓形。斷脫表現為:產量突然下降,示功圖突然成為橢圓形。如圖3所示。
圖3 南2-2-P225井功圖
條狀示功圖正常判斷為斷脫示功圖,在生產中發現油管下部漏失、泵漏失嚴重或油管脫也會出現條狀示功圖。分析條狀示功圖通常采用載荷比較的方法。油管下部漏失嚴重造成活塞以上液柱重量降低,導致示功圖上行線降低,示功圖呈條狀,但在示功圖上有傾斜的增載線,有沖程損失。泵漏失在生產上表現為:產量逐漸下降,動液面逐漸上升,井口憋壓上升慢,停抽后可以穩住壓。油管脫的示功圖也是呈條狀,但在打開生產閥門后,斷脫井不會出現倒流現象,而油管脫的井會出現倒流現象。
作者通過近一年的實際工作接觸以及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實測示功圖進行理論分析與檢泵結果進行對比,對示功圖的形成有了新的認識,并且總結出一套實測示功圖綜合解釋方法,用于指導生產工作,能及時準確的對抽油機井的工況進行準確判斷,對提高管理水平、延長檢泵周期、節約成本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