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言
9月底推出的新車購置稅減半政策無疑是近幾年車市最大的利好消息,讓趨于疲軟的汽車行業突然煥發出巨大生機。政策規定,對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減半征收購置稅。 至于為什么這樣規定,官方的解釋是:“確定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車發展措施,促進調結構擴內需”。
在購買小排量汽車的客戶群體中,價格仍然是影響購車決策的重要因素,此次購置稅減半政策勢必會撬動部分持幣待購的消費者,1.6L以下的車型勢將再掀銷量狂潮,并帶動四季度及明年車市銷量的大幅增長。
另一方面此時對1.6L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府更多在意的是節能減排的效果。不過既然是為節能,那僅以排量為標準,簡單對購置稅減半,這是否有失公平呢?難道排量低的車就一定是節能環保的車嗎?為什么不能以油耗作為衡量標準呢?
以工信部綜合工況油耗成績為例,馬自達昂克賽拉2.0L的百公里油耗為6L,而售價差不多的菲亞特菲翔1.4T高功率版百公里油耗為7.3L;本田CR-V2.4L四驅版百公里綜合油耗為7.5L,而福特翼虎1.5T四驅版的成績為7.6L。我們明顯可以看出哪個更節能吧。
希望政府在節能減排的優惠政策方面能夠考慮車輛的實際節能排放效果,稅費該減該加以此為依據,這樣即不會委屈一輛節能車,也不會放過一個“油老虎”,豈不是更精確的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