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 陰乃應 林延敏 毛秀磊


摘要:文章運用實地考察法、訪問法、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等方法,就山西省普通高校武術公體課武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建議,以期能改觀當前高校武術教學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地在高校公體課中開展武術教學。
關鍵詞:高校 公體課 武術教學 存在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5)11-0057-03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山西省10所高校武術公體課的教學現狀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文獻、Internet檢索收集整理相關文獻和期刊論文作為研究的參考資料和研究基礎。
1.2.2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需要設計問卷。發放教師問卷150份,回收135份,回收率90%,有效率100%;發放學生問卷300份,回收了282份,回收率為94%,有效率100%。
1.2.3訪問調查法
通過走訪,并與高校的學生和教師面對面進行交流,進而全面把握各高校武術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2現狀分析
2.1學歷專項情況分析
訪問調查得知,10所高校中武術教師人數占總體育教師人數比例較低。目前,隨著高校學生人數增多,會迫使高校要增加武術教師的數量,以滿足武術教學的基本需要。由表1得知,在武術教師學歷中,研究生26.0%,本科74.0%。教學質量與教師學歷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要改革武術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提高武術教師的學歷。武術課是一門難度較大的體育課程,不僅要求教師有較高的專項技能,而且要求教師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其中,武術專項畢業的教師所占的比例為31.4%,剩余的68.6%的武術教師都是非武術專項畢業。誠然,非武術專項畢業的教師與武術專項畢業的教師相比,無論是傳授理論知識方面還是教授專業技術都存在欠缺。
2.2教學評價情況分析
調查得知,高校在武術教學內容方面,主要選擇是太極拳、初級長拳和散打這三個當中的一到兩項進行教學,也有個別學校選擇防身術和形意拳。但是經過調查發現,大學生所喜歡的武術項目與學校開設的項目存在著較大差異,因此,武術教學內容也有待調整完善。由表2可知,高校武術課的評價內容中,以學生的出勤及課堂表現為評價內容的占5.5%,以考試成績為評價內容的占92.5%,以其它作為評價方式的僅占2%,然而沒有老師把學生的進步程度作為評價的內容;在武術課的教學評價方式方面,教師評定占93.2%,其它方式占6.8%,基本沒有采用個人自評和學生互評,各占的比例均為0%。
2.3教學設施情況分析
武術場地器材及設施的改進和完備,是武術運動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促進武術教學、課余訓練和課外活動有效進行的物質基礎。在武術教學過程中,由于武術內容廣泛、套路繁多,所以對武術場地、器材、設施的要求也較多。通過對師生對場地器材及設施能否滿足體育需求的調查得知:能滿足占10.1%,勉強滿足占43.2%,不能滿足占25.3%,不知道占21.4%。認為能滿足正常的學習訓練的需要老師占32.9%;認為能勉強滿足占39.7%;認為不能滿足占21.4%。由此可知,大多數學生和老師持不滿意態度。
2.4教學方法情況分析
武術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如:完整和分解教學方法、講解示范法、糾正錯誤法、比賽法、網絡教學法以及練習法等。通過對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滿意度的調查統計得知,持“很滿意”態度的學生占10%,持“基本滿意”態度的學生占25%,持“不太滿意”態度的學生占50%,持“不滿意”的態度占15%。經現場觀摩和與老師交流得知,到目前為止,山西各高校武術公體課的教學仍主要是采用傳統的一些教學方法,這就反映出要不斷創新武術教學方法,把新的教學方法引入到武術教學之中。
2.5對武術的重視程度
由圖1得知,學生認為學校的重視程度:一般占42.3%,重視占32.6%,不重視占25.1%;教師認為學校的重視程度:一般占40.7%,重視占37.2%,不重視占22.1%。因此,學生和老師一致認為,學校不重視武術運動。由圖2可見,了解武術的途徑:觀看武俠小說占19.3%,從學校體育或武術教師學習占21.2%,觀看電影、電視劇占39.8%,舉辦武術文化節活動和武術競賽、表演占10.8%,從民間拳師學習占2.4%,其他途徑占6.5%。通過電影以及武俠小說等來了解武術運動難免會對武術運動產生誤解,因為在其中的武術運動不同程度的夸大了其本身的內涵,使得大學生不能正確的認識武術運動。
3存在的問題
3.1師資力量薄弱
師資力量水平是影響武術教學水平的關鍵。武術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而且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由表1可知,僅有31.4%的教師是武術專項的教師,他們不但專業技術水平較高,而且理論知識比較豐富。另外,68.6%的教師則是非武術專項的教師,相對來說,他們的武術理論知識和技術方面就稍微弱一些,因此,師資力量還有待加強提高。
3.2教學設施較差
武術運動形式多種多樣、內容繁多,因此要有效的開展武術運動離不開完善的武術場地、器材及配套設施,而且對武術場地器材及設施的要求也不同。由圖1得知,學生和老師對場地器材及設施滿意度很低,認為學校當前的硬件設施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和老師對武術場地器材及配套設施都持勉強滿意態度。由此可知,有必要改善提高教學設施。
3.3宣傳力度不夠
由圖2可知,學生了解武術的方法主要是通過觀看武俠小說、武打電影和武打電視劇,從舉辦武術文化節、武術競賽、表演和學校體育教師了解到的武術知識較少,因此他們了解到的武術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扭曲了武術原有的面貌。由此可見,學校對武術運動宣傳的次數和頻率還有待加強,武術運動的宣傳不夠是制約高校武術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endprint
3.4教學內容單一
武術教學的關鍵環節是武術教學內容的選擇。訪問得知,目前,在山西省普通高校武術公體課中,武術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以簡化二十四式太極拳、基礎知識和初級長拳為主,并且只選擇其中一到兩項進行學習,而對于一些實用較強、反映中國武術實貌的傳統武術拳、散打、健身氣功和防身術等開展的較少,武術的教學內容枯燥單一。
3.5教學方法陳舊
通過現場觀摩和與武術教師交流,發現不少高校的武術課堂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即教師示范教學,學生跟做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師教,學生學”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和落后,致使整個武術課堂教學氣氛單調、枯燥乏味,同時使學生在學習中不能處于主體地位,也不能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3.6教學評價不合理
在武術教學中,評價內容和方式是學校考核學生學習效果的方式之一,也是促進武術教學水平和推動武術教學改革的措施之一。通過調查發現,山西省普通高校武術教學評價中主要采用了考核技術和教師評定的方法,這就導致考核內容和方式相對單一落后。以教師評定作為考核學生的主要方式,不讓同學們參與評價,很難對整個教學和學習情況及時反饋,從而難以改進教學質量,提高學習熱情和興趣。
4建議
4.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擁有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開展高校武術公體課的關鍵,是影響武術教學改革成敗的重要因素。首先,要擴大師資隊伍,高校應招聘高水平的武術教師,可采用兼職或臨聘的方式;其次,是培養和提高武術教師的專業素質,高校要增加培訓力度,拓寬專業水平,豐富理論水平,增強科研能力,且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培訓。最后,教師本身也應該與時俱進,主動學習新方法,多交流教學經驗,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通過以上的措施,提高武術教師的數量和整體素質,為促進武術在高校的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
4.2加強場地設施建設
場地設施的匱乏導致有些項目不能有效的開展,已影響到高校武術運動的正常發展。因此,高校必須加快武術場地設施的完善和現代化。例如:建設武術專用場館、配置現代化教學設備、完善武術器材等。學校應該不斷的提高武術教學質量,改善武術教學環境,給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武術運動在高校的進一步發展。
4.3加大武術宣傳力度
調查發現,大學生對武術了解甚少,且了解武術途徑很狹窄,因此,大學生對武術的學習興趣不高,這與武術運動的宣傳工作密切相關。因此,高校必須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對武術運動進行正確的宣傳。宣傳的途徑有:多舉辦一些武術的競賽、表演,組織、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種武術活動或比賽;成立校武術協會或武術社團,規定每個學生參加社團,由專業武術教師指導。不僅要宣傳武術的種類、形式,而且要宣傳武術的內涵,使學生全面、正確的認識武術。
4.4有效調整教學內容
高校應該積極調整、有效設置武術課程內容。當然,武術教師也要不斷提高武術科研水平,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取新教材中創新的內容為教學來用。在課程設置時,既要考慮學科發展及社會需要,還要考慮學生的需要,綜合合理的選擇教學內容進而推動武術的普及,促進武術公體課內容合理化。
4.5積極改革教學方法
武術的教學方法應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的完善提高,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重復簡單,誠然,高校武術教學方法現代化已迫在眉睫。武術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高校已有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如投影、幻燈等電教媒體進行形象的、可觀的教學。學生根據個人的愛好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進行自學,反復研習。采用這種方法進行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也可使武術課變得更有趣,使其更具有感染力。
4.6完善教學評價方式
武術教學評價要從平時學習、過程學習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其中對學生進行考核的過程中,考試成績占50%或60%,學生的出勤、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以及學進步程度占50%或40%。注重武術基本功及文化知識考核,根據相關評分標準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綜合評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