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石
摘要:多媒體教學對于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并力求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來提升課堂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 教學手段 語文教學
教師應該充分借助現代教育技術來輔助教學,大力開發并給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將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實際上,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來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將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的特點結合起來,能使得語文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多媒體能使許多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具體化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偏向具象化,很少有學生具備抽象化的思維,這就使得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教材中出現的比較抽象的內容難以理解。教師便可以借助多媒體,將語文教材中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具體化,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語文教師可能都有這種感覺,在給學生闡述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時,即便自己已經講解的很透徹了,但是學生仍舊不太理解。此時,若是教師借助多媒體來給學生呈現,學生則能夠直觀地進行想象。
例如,若是口頭給學生闡述小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以小學生的生活閱歷,他們很難進行正確的想象。那么,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便可以在互聯網上搜集關于小蝌蚪的成長經歷的視頻或者圖片等,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呈現出來,并給他們詳細講解。如此一來,結合教材內容,學生自然能夠對小蝌蚪的成長進行合理想象,這對于他們理解教材內容有非常大的幫助。
小學語文教材中要求學生理解的內容較多,然而小學生的生活經歷較少,對于一些超乎他們想象的內容理解起來難度較大。基于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便可以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進行聯想與想象,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從而使得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在此種情況下,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內容也能夠快速化解,以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
二、多媒體能營造濃厚的課堂教學氛圍
若是學生在嚴肅、沉悶的課堂中學習語文知識,那么他們的學習效果自然會很差。因此,教師要注重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
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進行課堂導入。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開啟高效的語文課堂,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增強課堂導入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視頻、音頻等進行課堂導入。《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媽媽》這一類的文章,教師便可以給學生播放視頻、紀錄片等進行導入,讓學生提前了解這些動物的習性、生長的過程等,這對于他們理解文章內容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學習《烏鴉喝水》《稱象》這種文章的時候,教師則可以給學生播放動畫片,讓學生在觀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對文章有進一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致自然會非常高。教學實踐證明,借助多媒體來進行課堂導入,小學生會對所學習的內容有更大的興趣,這對于教師展開教學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豐富教學形式。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使用千篇一律的教學形式,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難免會對要學習的內容失去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推進教學。例如,在教學字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本節課的重點字詞呈現在多媒體上,讓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對于所學習的字詞有更為直觀的了解與認知。字詞是小學生在小學階段所要學習的重點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借助多種教學形式來幫助他們掌握這些字詞,多媒體是一個較好的教學輔助工具,可以將字詞的組成形式,字詞的構成以及組詞、造句等過程給學生直觀呈現出來,促使他們對這些字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知,這也能為他們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借助多媒體來推進教學,以此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順利推進。
最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進行課堂總結。課堂總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給學生重申本節課的學習重點等,讓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有進一步的認知與了解。在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課件再給學生播放一遍,讓他們將本節課的重點內容記錄下來,并在課下進行復習等等。且教師還可以將多媒體課件上傳到網絡上,讓家長下載下來,并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復習……長久這樣教學,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自然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中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維。因此,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多媒體給他們創造直觀想象與觀察的機會,那么他們自然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來。
三、多媒體可為思維創新帶來無限的遐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想象與聯想是小學階段學生最基本的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啟發學生的靈感,讓他們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無限遐想、
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以情感人,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展開聯想與想象。例如,學習《鳥的天堂》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呈現關于大自然中鳥叫聲的音頻,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習新知識。如此一來,學生就會對大自然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對于激發他們的想象力、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有非常大的幫助。
其次,在教學古詩詞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給學生呈現一些朗誦家朗誦詩歌的音頻,使得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對古詩詞所傳達的情感產生共鳴。像是《泊船瓜洲》中所傳達的作者的思鄉之情;《秋思》所傳達的作者的鄉愁等……在聽朗誦家朗誦的過程中,學生對于詩詞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刻,而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最后,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將多媒體教學與網絡應用結合起來,以延伸課堂教學空間。實際上,隨著信息技術等的發展,教師的教學會有更多的選擇方式。“微課”“翻轉課堂”等新興的視頻教學模式不斷發展,給教師的教學增添了更多可能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家長的輔導下,充分借助網絡資源,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通過網絡與教師實現實時互動與交流,將課堂教學的空間延伸到課下或者課外,這就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元化。
實際上,小學階段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等結合起來,給學生營造相應的教學環境。并且,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可以激勵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理解教學內容,這對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非常大的幫助。
總而言之,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對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有著積極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等的發展,教師應該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形式,力求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使得課堂教學更加有趣。因此,教師應該以一種比較理性的方式去看待多媒體,將多媒體教學方式與自己常用的、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結合起來,并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之下,引導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來。但是在使用多媒體進行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教學內容,力爭將多媒體的教學優勢發揮到最大,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并在此基礎上,跟上教育時代的發展步伐,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德珍.多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之實踐[J].科技視界,2015(03).
[2]王君.基于網絡信息時代的小學語文互動式教學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3).
[3]刁曉英.小學語文Flash課件應用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