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風
摘要:小學數學是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啟蒙階段,對學生往后的數學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筆者主要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體驗式學習法的意義為切入口進行了分析,進而深入探討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體驗式學習法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 小學數學 措施
前言
在新課標教學應用的不斷深入,對于學生素質教育方面越來越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和社會各界的關注。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也越來越重要,它對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各種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1、淺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體驗式學習法的意義
體驗式學習法更像是在數學教學中以學生作為體驗奇妙、發挖出樂趣的主體,不斷引導和幫助學生積極地去發現、提出并研究問題,并以此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數學學習意識,培養成勤思考、愛動手的好習慣,為往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基礎。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對外界新鮮事物產生深厚的興趣,也非常有興趣去進行探索。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可以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升,還可以很好地引導和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上面去看及思考問題,進而使同一個問題得到許多不同的解決辦法,讓學生真實地體會到數學中的神奇,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對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培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探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體驗式學習法的有效措施
2.1 注重情景教學
小學數學老師在應用體驗式教學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應用情景教學來刺激學生的視覺及感官,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記憶,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在課堂學習中的具體內容,同時提高學生對問題的研究和探索的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地提升。情景教學一般都是以故事情境等方式來進行的,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來說,其內容比較簡單化,但具有非常強的趣味性;因此,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地編制,使其以故事或情境等方式來實現教學的目的。如教師在對圓的面積的知識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較簡單的故事來舉例說明,使學生更易于理解。例如:在一片綠草地中,把牛牽到草地上并將牽牛的繩子固定在一個地方,然后牛就可以圍繞著固定的地方并以繩子作為半徑的范圍內吃草,繩子長度為3.5米,那么牛最多能吃到多少平方米的草呢?這樣一來,學生由于牛吃草的故事而產生一定的興趣,趣味性也進一步增強,學生也可以從這個有趣的題目中搜索到有用的信息,進而對題目所提出問題進行思考,促進課堂教學氣氛的有效調節,學生也更積極地去思考這種較為貼近生活的問題。
2.2 體驗和感受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讓學生在體驗和感受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中領悟學習的意義和樂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體驗式學習法的魅力所在,進而不斷地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體驗式學習法主要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親身體驗和感受探索及研究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從中潛移默化把將所學知識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特別是小學數學較為基礎性的知識,促進學生在體驗和感受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數學的奧秘,同時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也有一定的幫助。如教師在進行基礎乘除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從一些最為基礎性的計算來逐漸體會數學乘除法中的客觀規律,還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和比賽,并對勝利的一組進行必要的精神或者是物質上的獎勵,為學生營造良好地學習氣氛,促進教學質量地有效提升。
2.3 培養學生自主動手能力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對問題進行有效地驗證,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在數學體驗式探索和研究學習的根本就是要不斷地提高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的思維能力,因此,在應用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自主動手能力的培養,并在不斷地探索和研究中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素質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引起學生的注意,不斷提升學生的注意力,進而使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具體較深的印象,促進學生常數知識學習框架的形成。如教師在對正方形這一知識進行教學時,可以制作一部分正方形圖片,在課堂上分發到學生手中,再引導學生對正文形進行對折、橫折等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認識到正方形的相關屬性,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更清楚、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正方形的特性。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可以使學生逐漸形成愛動手的能力。
2.4 組織分組討論和探究,落實課堂總結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體驗式學習法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和探究并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及時地總結,這對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要為學生樹立起一種師生平等的思想認識,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來。此外,教師還應當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而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習慣以及水平來進行有組織地分層次分組進行討論與學習,增強各組員間的交流與學習。當有好的學習方法時可以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對于存在不足的地方還可以進一步加強討論和探究,鼓勵小組間進行互助式竟爭,真正讓學生體會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喜悅。另外,及時性的課堂總結對小學數學教學來說也是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如在進行幾何圖形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對各種圖形的周長、邊長以及面積等相關數據的運算方式進行科學地整理,進而便于學生對圖形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及時有效地課堂總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數學知識進行合理地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總結分析能力。
3.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應用體驗式學習法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以及自主動手等能力都有所提升,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教師應當加強體驗式學習法的應用,切實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陳清利.體驗式學習的特點及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4,2(21):177-177.
[2]呂莉.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