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思遠
摘要:高等職業院校的共青團開展工作主要依托于社團的活動,本文以遼寧省遼陽市的省屬院校遼寧建筑職業學院為例,舉例現在職業院校的社團活動管理及創新,分析了社團的發展現狀,提升了學生社團的建設和管理經驗,闡述了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社團發展過程中的不平衡問題,提出了學生社團的管理方向。
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 社團建設 創新
一、學生社團建設和發展的現狀
截至目前,遼寧建筑職業學院共有在冊學生社團25個,會員4350名,大約45%以上的在校學生參加過社團活動,這些學生社團分為理論學習型、學術科技型、文化藝術型、體育健身型、志愿服務型、創業型等。
從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來看,學生社團呈現出參與的自愿性、活動的靈活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綜合學習生活的實際,自愿選擇活動。同時,學生社團組織屬于非正式群體,這種組織機構較為松散,對其成員沒有強制約束力,因而也就形成了寬松、活潑、暢所欲言、平等相處的良好氛圍。學生社團的開放性特征體現在打破了專業、年級。學科領域以及不同學歷層次的界限,形成一個多層次、多方位的縱橫交錯的學識交流溝通網絡,這對培養和造就寬口徑、厚基礎、全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是極為有利的。
二、學生社團建設和管理的經驗
加強領導,把握方向,是學生社團健康發展的前提學校特別重視對學生社團的領導,把握社團發展的重要方向,學校團委在黨委領導下,成立“社團聯合會”,承擔對學生社團的指導和日常管理工作。
強化管理,規范制度,是學生社團健康發展的關鍵學校學生社團管理工作主要采取三項措施:一是建立管理組織。由院團委負責,在院團委的指導下成立社團聯合會,作為學生社團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載體,由校團委負責指導。二是加強制度管理。院團委制定了一系列規范合理的規章制度,使學生社團工作有章可循,有據有依。骨干培養,導師配合,是學生社團健康發展的保證。
學生社團活動與指導教師的指導密切相關,教師的積極參與和指導決定了學生社團活動的成效,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是社團存在和發展的關鍵。學校充分調動專業教師的積極性,選擇有專長和責任心的教師指導學生社團建設。采取承認工作量的鼓勵性政策和評選優秀社團指導教師的激勵措施,提高社團指導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經費支持,硬件保障,是學生社團活動開展的條件為保證社團活動的成功開展,學校在活動場地、活動條件等方面給予學生社團積極支持,在新校建設規劃時就設立了學生社團活動中心。近年來,學校又陸續興建了綜合體育運動場、大型歌舞劇場,漏天小舞臺,心理咨詢師,多媒體會議室等多個活動場所,為學生社團活動開展提供有力的物資保障。
三、職業院校學生社團發展中的若干問題
目前,學校學生社團結構的發展不平衡。理論學習類、專業技能類社團偏少,難以達到承載職業院校學生素質拓展,突出技能培養的作用。在社團自身建設方面,具有顯著文化特色的社團較少,社團之間良莠不齊的狀況比較明顯。有些社團規模大、活動多、影響面廣,自身建設完善,而有些社團經過一段時間后便處于停滯狀態,影響力學校社團整體水平的發揮。有些社團缺乏完善的章程,社團活動的有序性和規范性還需加強。
管理不規范部分學生社團由于成立倉促,加上自身建設沒有跟上,存在著組織結構不健全。內部分工不明確、活動開展無計劃等問題,直接影響了社團活動的正常開展。有的社團在換屆、活動申請、骨干培養、經費管理等方面還沒有建立起科學的制度和嚴格的管理制度。
社團活動不穩定,發展后勁不足相當一部分社團活動存在忽冷忽熱、低水平重復的現象,而且部分社團忽視對下一任核心成員的培養,護士社團新老成員的銜接和傳統的承襲,包括社團資料、活動檔案的留存等,以致于一些核心成員畢業后,會使得一個社團從此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終結。
社團活動場地不足,經費缺乏保障據不完全統計,大多數社團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沒有相對固定的活動場地,每次活動都要向有關部門申請公共場地,難免造成沖突或受到時間限制。這也是一些社團活動不能正常開展或曇花一現的重要原因。
缺乏指導及整體策劃盡管大部分社團擁有自己的指導教師,但因為多數指導教師課務繁重,不可能投入全部精力,加上社團工作兼職報酬較低,影響了指導教師的積極性,使得一些社團活動在低水平上重復,缺乏創新。
四、學生社團建設和管理的創新方向
結構創新一大力發展專業技能型社團和創業型社團課堂教學、實習訓練固然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培養專業技能的主渠道,而作為學生群眾性組織的專業社團在課堂學習之外給學生提供更加充分的科研實踐和技能實踐平臺,在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和技能應用能力方面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管理創新一把社團活動納入學分制管理學分制是一種以選課為核心,教師指導為輔助,通過績點和學分衡量學生學習質量的綜合教學管理制度。
活動創新一嘗試網絡社團活動和跨校社團活動網絡社團活動隨著學校信息工程的完成,利用校園網絡開展學生社團活動的條件已經初步具備。設想在校團委指導下,采取先統后分、逐步放開的原則,分兩步開展此項工作。跨校社團活動各高校學生社團之間如何加強交流,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