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清平 邵曉霞 王志豐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對教師教學生涯的最好寫照。盡職盡責是教師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教師職業(yè)是“人類幸福和自我完善”結合的職業(yè)。多少教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伴著三尺講臺、一支粉筆,播撒著希望的種子,開啟著孩子的心智,書寫著人生的真理。我自豪,因為我就是這樣一名教師,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我無悔,因為愛與責任堅定了我對教育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下面我來談談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首先熱愛學生
原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認為: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熱愛學生,必須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健康發(fā)展,同情學生的痛苦與不幸,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
一位師德高尚的老師,不只是愛少數(shù)學生,而是愛每一個學生,愛全體學生,尤其要關心、愛護、幫助家庭有困難、學習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學。
陳宏和董冰同學是兩個聽力有嚴重障礙的聾童,他們戴上助聽器后的聽力也不及正常兒童的十分之一。這給他們的學習和交往帶來了很大的障礙,也給老師傳授知識帶來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面對著兩個聰明可愛,渴求新知的孩子,我的心靈感到了強烈的震憾。做為一名人民教師有責任讓他們接受正常的教育,讓他們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夠享受到的一切權利。課堂上,為了讓他們聽懂我說的一句話,我經常口對口地為他們倆單獨說上五、六遍。下課了,為了使他們讀準一個字母,我?guī)资榈睾退麄円黄鹬貜湍切﹩握{的發(fā)音;為了和他們掃除交流障礙,課下我刻苦學習聾童心理學,仔細揣摩他們的獨特個性;為了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我更是抓住一切機會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讓他們和其他正常同學一樣參加唱歌、跳舞等集體活動;面對他們的調皮和惡作劇,我一次次苦口婆心地與他們進行談心交流,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我的不懈努力,陳宏和董冰同學在聽、說、讀、寫、算、唱、跳、動手實踐等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正常兒童的水平。
二、其次尊重家長
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師,他們在人的一生成長中具有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校與家庭是兩個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著相同的理想觀念,并朝著一個方向行動。在創(chuàng)造人的工作上,兩個雕塑家沒有相對對立的立場是極其重要的。”尊重家長,引導家長了解、參與、監(jiān)督學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發(fā)揮家長的監(jiān)督教育作用,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為了調動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教育,我定期把學校各個階段的學習、活動等情況以《致家長一封信》的形式發(fā)給家長,然后,請家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反饋意見。每次的《致家長一封信》都是我利用雙休日的休息時間完成的。信中要對全班的各項工作做全面總結,并要對每位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具體分析,列出在最近時期各個方面表現(xiàn)較好同學的名單。這一做法,使家長對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都很關心。他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給我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幫助。在實際工作中,我把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以《學校行為錄》的行式及時反饋給家長,使家長能夠詳細地了解到孩子在校的紀律、學習、勞動等各方面的表現(xiàn),再請家長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現(xiàn)以<家庭品德表》的行式及時反饋給我。這一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我通過《家庭品德表》,及時地了解到學生在家的各種表現(xiàn),為我真實全面地了解學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料。
三、最后要有強烈的責任心
記得比爾·蓋茨曾經說過:“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就等于我們選擇了責任。作為一名教師,每天面對的是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他們的世界純潔如白紙,作為給他們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我們,在這時扮演著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們的心中應時刻有一份責任感,把我們的責任心分解在平凡、普通、細微甚至瑣碎的日常教學的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去,讓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手中都得到發(fā)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對學生的責任感是每個教師所必備的,熱愛學生又是教師獻身教育事業(yè),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動力。對孩子多一份愛吧,因為在給予的同時會多一份收獲;對孩子多一份責任感吧,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愧對教師的這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