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哲

師哲,曾在中央領導人同蘇聯領導人的會見和談判中擔任翻譯。后曾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處書記。1988 年11 月26 日,張培森、程慎元和張青葉到北京木樨地師哲家訪問。本文為師哲接受訪問時的回憶談話。
1926 年,我在莫斯科學習時,就認識張聞天了。當時我在軍事學院,他在中山大學。但我常到中山大學去,那里我有很多熟人,一提起張聞天大家都知道。他可以說一到莫斯科就有名氣了。因為他是學者、教授,大家很尊重他,注意他。
1931 年前后,留學生回國的不少。因為1928 年,在莫斯科召開黨的六大時,周恩來、瞿秋白、張國燾等都參加了。中國代表團和蘇聯商量,決定對中國留學生分三種辦法安排:一部分繼續學習,一部分參加當地工作,一部分回國工作。在回國學生中有兩種人:一種是學習好、有能力,送回國內當骨干;一種是經常搗蛋不好好學習,送回國內了事。因此1931 年中東鐵路事件前后,共產國際就決定把一部分中國學生送回國內,送到蘇區開展工作。張聞天、楊尚昆、凱豐,也是那時回國的。
張聞天去莫斯科和回國以后,王明都把他捧得很高,目的是利用他。因為他有名氣,有理論。但是張聞天有自己的腦子,他能自己獨立思考。
1940 年,我跟周恩來從蘇聯經新疆、西安回到延安。張聞天安排我到馬列學院教俄文,和他住得很近。當時,我中文講不好,習慣講俄文,他就陪著我講。課余閑談、飯后散步都是講俄語。他有俄文名字,思美、洛甫就是由俄文名字變來的。當時蘇聯寄來的報紙刊物都交給他先看,他看完后,就給了我。
因為我是任弼時的秘書,到延安后,就隨任弼時和張聞天一起住在藍家坪。毛主席還來看過張聞天。1940 年3 月,中央決定成立中央秘書處,由任弼時任書記、李富春任副書記。同時,由毛主席建議中央決定,中央書記處和中央秘書處都搬到楊家嶺。那里安排有五孔窯洞,張聞天和任弼時,各住兩孔,中間是辦公的地方。張當時是書記處書記。書記處和秘書處,在俄文里是一個字,我不明白為什么要分兩個處。實際上,設了秘書處,書記處就沒有事了,就把張聞天架空了。張聞天是聰明人,他很明白。此后,他就主要管宣傳教育工作了。
我當時有一件事想不開。有一天我在毛主席的窯洞里和他談事,忽然聽見劉英的說話聲。劉英是在中央機要科工作的,從她住處到機要科時,必須經過毛主席的門前,她個子小,聲音大。那天,她聲音也很大。毛主席很不高興地說:“你聽皇帝娘娘過來了。”我當時不知是什么意思。后來,我想到毛主席的特點是:別人做不出來的事,他能做出來;別人不敢說的,他敢說。我給他當翻譯,和他在一起時間很長,對他很了解。
1941 年11 月到12 月中央開始整風。當時還在中央內部,我們不了解情況,不知道內容。但覺察到中央內部意見不一致。當時,說是反對黨八股、教條主義、宗派主義。但感到有人很緊張。像博古、王稼祥、張聞天、楊尚昆等都灰溜溜的,要想問題,作檢查。當時號召黨的高級干部學習六大以來的文件。這個學習是好的,是為了搞好工作、搞好團結,做好思想準備。通過學習,為爭取抗戰勝利打下了基礎。
但整風很快就搞亂了。這完全是康生搞的,1942 年整風不久,康生就提出:整風就是批判,用批判來整黨;整黨就要除奸,除奸就得肅反。于是就搞搶救,抓特務。到處都是特務,七大代表百分之五十都出了問題。直到后來任弼時向毛主席提出:七大代表一半都有問題,七大還怎么召開?重新選舉也來不及。因為全國根據地很分散,要花一二年時間才能選出代表。在這樣情況下,毛主席才過問整風搶救問題。
對整風中出現的問題,張聞天曾向任弼時反映過,但搶救越搞越兇,他也只好不聞不問。我有時向他匯報,他也不愿聽。任弼時是聽的,他發現問題就向毛主席反映。毛聽不聽他都說,這是他的長處。我看當時毛主席對他的話,大部分是聽的。
1943 年,中央又成立了中央書記處,搬到棗園去辦公。書記處幾乎天天都開會。出席會議的除了三大書記(毛、劉、任)外,還有張聞天、彭德懷。他們一文一武,百分之八九十的會議,毛主席都要我通知他們參加。康生當時也很想鉆進這個圈子,但進不來。他雖然住在棗園,卻只能回到社會部去辦公,根本不讓他參加書記處會議。
日本投降后,張聞天迫切要求到東北參加地方工作。1949年7 月,讓王稼祥到蘇聯當大使。當時對我說是去看病,實際上是接收國民黨的大使館。后來,毛主席決定派張聞天去了。對張聞天,蘇聯是歡迎的。
1954 年日內瓦會議時,周總理和莫洛托夫談話時,總要把張聞天拉上。張聞天是很有原則的。對問題不管對不對,他都敢講自己的看法。他對周總理很尊重。總理講話時,他總是仔細、認真地聽著。有不同意見時,他就提出來。這對總理很有幫助,總理很需要他。他立場堅定、態度明確,為人正派,在原則問題上不妥協,不隨聲附和。我很對不起張聞天,有時故意說幾句錯話,試探他。他很嚴肅地立刻給予糾正,一點不含糊,不管在什么場合,他都是如此。在蘇聯,在日內瓦,都是這樣。
張聞天在大政方針上不糊涂,無錯誤。他和毛主席的作風不一樣,他對大問題很關心,原則問題確定之后,具體事務他不怎么管,交給下面去做。毛主席則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