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文琪 沈 干
(1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2 湖北省黃岡市奶業管理辦公室)
黃岡市位于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自2007年以來,黃岡舉全市之力,強力推進奶業發展。經過幾年努力,奶業逐步發展壯大,在湖北省實現了“五個第一”,即乳品加工能力、奶牛養殖規模、產奶量、單產水平和生鮮乳質量均排湖北第一,其中單產水平和生鮮乳質量在全國也處于先進水平。
在奶業形勢低迷狀態之下,湖北奶業仍舊保持了常態發展,沒有受到大形勢的影響。
黃岡市依托龍頭企業帶動,堅持政府扶持、市場驅動,著力推進奶牛養殖和奶業配套產業發展,成效明顯。目前,黃岡市共建設28個牧場,奶牛存欄4.5 萬頭,日產生鮮乳410 噸,奶牛存欄量和產奶量均占湖北省80%以上。黃岡市建有萬頭牧場1 個,即黃梅現代奶牛牧場,現存欄奶牛5 325 頭,日產奶量98 噸;5 000 頭奶牛的牧場2個,即麻城伊利和武穴伊利牧場,麻城伊利牧場奶牛存欄5 199 頭,日產奶量61 噸,武穴伊利牧場奶牛存欄4 759 頭,日產奶量56 噸;3 000 頭奶牛的牧場1 個,即黃州揚子江牧場,奶牛存欄2 931 頭,日產奶量25.8 噸;2 000 頭奶牛的牧場3 個,300 頭以上奶牛的牧場21 個,其中,黃岡市梅家墩奶牛養殖場,存欄500 頭,是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科學研究基地,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同時也是湖北省多所農業院校試驗示范和合作基地。

▲黃岡市梅家墩奶牛養殖場

▲武穴伊利牧場牛舍
黃岡市奶業也曾遭遇不順。自2007年以來,黃岡奶業發展經歷了多次嚴峻考驗。2008年的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2009年武漢東西湖發生的口蹄疫災情、2011年北方奶農的“倒奶殺牛”事件以及2013年牛奶黃曲霉素超標事件等,無論是地域性的還是全國性的,都曾使得黃岡奶牛養殖業遭受沖擊,但都在沖擊中迅速地緩解,不僅保持了穩定的養殖規模,而且發展勢頭沒有被削弱。究其原因,有黃岡市獨特的資源優勢,有奶業發展之初的明智決策,也有在發展中的成功做法。
黃岡市的丘陵崗地占54%,山地占35%,很多地點適合建設牧場且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日照2 000 多小時,年均降雨量1 300多毫米,年均氣溫16 ℃左右,光照豐富,雨量充足,氣候適宜。
黃岡市的飼草飼料資源相當豐富,有宜牧草山草坡38 萬公頃,每年農作物秸稈總量達300 萬噸,其中,紅薯藤、花生禾、玉米秸等共計90 萬噸,非常適合作為奶牛優質粗飼料;油料副產品,如棉粕、菜粕、豆粕、花生粕的年產量達30 萬噸,可提供充足的奶牛精飼料;每年可種植兩季飼料玉米,畝產玉米可達5 噸以上,有充足的奶牛青貯飼料資源。
黃岡市鼓勵企業和私營業主投資建設牧場,不提倡散養奶牛。從發展奶業初始即堅持標準化規模養殖的發展方向,奶牛場均按千頭以上規模設計和建設,存欄不低于300 頭,實現奶牛養殖集約經營,實行標準化、科學化飼養。奶牛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提升了規模效益,提高了養殖技術水平,且在各牧場建立之初,就選擇了黃岡市郊地區,實現了分散建設,均衡分布的目的,保證了良好的通風降溫和疫病防控效果,并且有利于減輕環境污染。
黃岡所建設的智能恒溫牛舍,成功解決了南方高溫高濕氣候對奶牛養殖的不利影響。智能恒溫牛舍可常年保持舍內穩定的溫度和濕度,為奶牛創造了舒適的生活生產環境,確保了奶牛健康舒適,提高了生鮮乳的產量。如黃梅現代牧場奶牛年平均日單產達到34 千克,屬國內一流水平,接近美國、以色列等奶業發達國家水平。
為推進奶業發展,黃岡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主要是六大政策:一是“三通一平”政策。對在黃岡境內建設千頭以上規模奶牛牧場,地方政府負責通路、通水、通電,并進行土地平整。二是財政獎補政策。政府對新建千頭以上規模奶牛牧場,每頭成年奶牛獎勵補貼2 000 元。三是貸款扶持政策。政府出資1 000 萬元作為貸款擔保基金,為牧場在銀行貸款提供擔保。四是飼料種植補貼政策。對種植奶牛飼料的農戶按每年每畝50 元給予補貼。五是市縣分稅政策。奶業稅收市、縣兩級政府分享。六是項目資金優先安排奶牛牧場等。
在奶牛養殖的基礎上,黃岡全市配套落實了4 萬多畝奶牛飼料種植基地,其中,青貯玉米3.72 萬畝,青貯小麥4 100 畝,8 000 多名農民參與奶牛飼料種植。2014年全市青貯飼料產量24.8 萬噸,銷售收入1.1億元,利潤5 600 萬元,參與種植的農民人均每年增收0.5 萬元以上。
同時,配套奶業發展的物流運輸、牛糞處理、淘汰奶牛處理等也快速發展,在奶業發展的帶動下,黃岡市已安置就業人員2 萬多人。黃岡奶業已形成了穩定的發展模式,也成為了黃岡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湖北省特色產業之一。
黃岡堅持標準化、科學化、安全化養殖生產。全市牧場均實行封閉生產,生鮮乳運輸全封閉,實行機械化擠奶,全程GPS定位監控,車輛、人員進出牧場嚴格消毒。生鮮乳進入加工廠前嚴格檢測,對不合格的生鮮乳拒絕入廠并現場銷毀。經過多年發展,黃岡市生鮮乳質量名列全國前茅,生鮮乳蛋白質、脂肪等質量指標均高于國家標準30%以上,特別是微生物指標控制在10 萬 CFU/m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