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旺忠
(廣東省東莞市高埗醫院 東莞523270)
對于鼻咽癌患者而言臨床治療方式首選放射治療。當前調強放療在臨床得到使用,且同步放化療效果逐漸獲得提升,多數鼻咽癌患者接受治療后生存期較長,有的甚至得到治愈。據調查,對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而言,其五年生存率高達80%左右[1],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放療后的毒副作用。有學者經研究后發現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后其認知功能會受到損傷,患者注意力、執行力以及記憶力均會下降,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本文為探討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后其認知功能的改變,現選取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經治的鼻咽癌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男性45例,女性23例;年齡為22~60歲,平均(46.3±3.7)歲;病程 1~14個月,平均(7.4±1.3)個月。所有病例均在同一醫院接受放射治療,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納入標準:(1)經病理學檢查后明確為鼻咽癌;(2)國際抗癌聯盟(UICC)分期為Ⅱ~Ⅲ期;(3)年齡 18~60 歲;(4)放射治療之前接受MRI檢查顯示頭顱正常;(5)KPS評分超過80分;(6)為首次化療或者放療;(7)無精神障礙或者癡呆癥狀;(8)非二重癌;(9)無心肺腎等嚴重臟器功能異常、血脂異常、高血壓以及高血糖等合并癥,且無康復治療或者針灸禁忌證;(10)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首先予以調強放療,主要應用三維適形放療,使用6MV-X射線9野,利用熱塑面罩對頭、頸以及肩部予以固定,采用CT影像技術開展模擬定位掃描。結合國際輻射單位和測量委員會(ICRU)原則與MRI,在CT圖像上對GTVnx(鼻咽大體腫瘤體積)予以逐層勾畫,同時還要將與診斷標準相符的GTVnd(頸部腫大淋巴結)勾畫出來,此外還有CTV1、CTV2等臨床靶體積、PVT(計劃靶體積)以及OAR(周圍危及器官),涵蓋左右側顳葉。處方劑量:PGTVnx為71.5 Gy/32f左右,PGTVnd為68.5 Gy/32f左右,PCTV1 為 61 Gy/30f左右,PCTV為55.1 Gy/30f。每天1次,一周5次。基于劑量體積直方圖(DVH)對左右側顳葉受照劑量予以獲取。而后予以同期化療,主要使用順鉑,劑量為10 mg/m2,于第1天、第22天、第43天各開展周期化療,持續周期共為3個。
1.3 實驗方法 主要使用認知功能篩查量表(CASI),其為神經心理測試量表,共包括20個題目,100分為總分,接受實驗者需定量評價自身舊記憶、思維流暢性、構圖能力、概念判斷、心算、新記憶注意力、語言及定向能力等。患者在放療前與治療結束后7 d內需接受CASI測試與MRI檢查,以評價患者放療前后認知功能。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軟件SPSS21.0對數據予以統計學處理,并用(±s)表示,組間對比應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顳葉受照射劑量 左側為(17.5±3.1)Gy,右側為(18.2±4.3)Gy。
2.2 治療前后認知功能對比 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認知功能對比(分,±s)
表1 治療前后認知功能對比(分,±s)
CASI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舊記憶思維流暢性構圖能力概念判斷心算新記憶注意力語言定向能力總分8.2±2.3 6.9±2.0 7.2±2.1 7.6±2.8 7.1±2.9 9.7±3.5 6.5±1.9 8.0±3.1 13.9±4.7 75.1±25.3 6.8±2.4 4.5±1.6 5.4±1.3 5.5±1.4 5.7±1.8 7.4±2.6 4.7±1.2 6.2±2.1 9.9±3.8 56.1±18.2 3.62 2.03 3.15 3.42 3.65 4.71 2.96 3.81 5.02 17.43<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當前臨床公認治療鼻咽癌的標準療法為調強放療與同步化療,經過大量臨床實踐后鼻咽癌的區域與局部控制率、復發率以及總生存率均獲得明顯改善。對于鼻咽癌患者而言,接受放射治療后通常出現腦損傷,為常見并發癥,隨著放射治療使用的逐漸廣泛,腦損傷并發癥也獲得臨床關注。諸多學者經研究后發現患者接受電離輻射后認知功能會出現障礙[2],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較大影響。在本研究中,78例鼻咽癌患者均接受CASI測試,結果總分由治療前的(75.1±25.3)分降至治療后的(56.1±18.2)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后會導致其認知功能下降。
而顳葉不僅關聯于語言、視覺以及痛覺,而且其中含有的杏仁核與海馬也關聯于記憶與學習等功能[3]。由于顳葉位置與顱底骨質比較接近,患者接受放療時顳葉通常也會被照射,故而顳葉可能是導致患者認知功能受損的主要因素。有學者經研究后發現當顳葉Dmean在36 Gy以上或者V60在10%以上時認知功能會降低更多[4],這說明患者放療后認知功能損傷程度關聯于顳葉受照射體積與劑量。但當前臨床尚未研究清楚顳葉受照射體積與劑量在何種范圍才不會損傷患者認知功能。研究頭頸部腫瘤后得知若患者顳葉受照射劑量上升則明顯關聯于認知功能障礙。認知測試中患者得分較低的主要危險因素為顳葉受照射劑量最大值,一般而言左側為67.Gy,右側為64.3Gy[5]。在本研究中患者左側為(17.5±3.1)Gy,右側為(18.2±4.3)Gy,與莫炎霖[6]研究結果相近。且于治療結束后7 d復查MRI發現患者顳葉未出現壞死與損傷現象,這說明對于鼻咽癌患者而言,放射治療對其認知功能的影響及其與顳葉之間的關系仍需得到深入研究。綜上所述,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后其CASI得分下降明顯,說明認知功能出現一定下降,但該現象與顳葉受照射體積與劑量的關系仍需得到深入研究。
[1]賀秋冬,蔡曼波.鼻咽癌放療后認知功能改變的研究現狀[J].中華射腫瘤學雜志,2013,22(2):172-174
[2]陳明遠,江柔,郭靈,等.局部野放射治療鼻咽癌骨轉移病灶對患者存風險的影響[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3,34(6):979-985
[3]羅晉卿,蔡永林,鐘偉銘,等.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中發生醫院感的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6):1839-1843
[4]朱海生,楊云利,趙丹,等.70歲及以上老年鼻咽癌的放射治療[J].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2):2192-2194
[5]秦雷,楊林.鼻咽癌放射治療的進展[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2,4(6):720-724
[6]莫炎霖,秦嶺,李齡,等.鼻咽癌患者調強放療對早期認知功能的響[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4,6(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