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梅
摘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對健美操學生互換師生角色教學模式的教學嘗試進行調查研究,在學生掌握健美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引導學生主動的參與教學,樹立教師角色意識。結果表明此教學模式可以調動師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側重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營造了和諧的教學氛圍。
關鍵詞:健美操;互換師生角色;教學模式;教學能力
隨著普通院校教學的不斷深入,健美操教學也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并對健美操學生的教學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傳統的健美操教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忽視學生的主體性,使有些學生上課感到心理壓抑、課堂枯燥,大大降低了學生對健美操課的參與熱情,使健美操課及練習活動沒有起到應有的健身、健心、提高體育意識、掌握鍛煉方法和知識理論的功能與價值。而教學中那種比較簡單的技術動作組合和知識理論教學,已不能適合社會對健美操教學的需求。通過對健美操學生實施互換師生角色教學模式所帶來的教學效應進行研究,并與傳統教學模式相對比,為以后健美操學生的教學提供更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1.互換師生角色教學模式的內涵與外延
1.1互換師生角色教學模式的內涵
互換師生角色即課堂中教師將學生推向“前臺”,讓學生從教師的角度來考慮和處理問題,樹立教師的基本角色意識,使學生的言行舉止向教師為人師表的要求靠攏,而學生擔當教師進行教學的同時,教師一方面更全面的了解學生的信息,根據其特長和不足,對學生的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做到心中有人,因人施教,對學生的評價也會根據不同的個體施以不同的評價。
互換師生角色要求教師把教學活動組成一個在教師激勵與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互動過程。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的兩個主體,都是體育課堂教學的主人。其核心是讓學生自主學習以培養學生主體意識,而主體意識的培養應從問題意識、參與意識、合作意識、評價意識四個方面進行。這對改進健美操專項課的教學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正效應。
1.2師生角色互換教學模式的倡導與應用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健美操的基本動作或成套動作教學為中心,由教師設計并負責組織施教,學生在一個動作接一個動作的學習和練習中,被動地完成某個技術動作或某一套操。使的健美操課程沒有發揮本身實踐性強、創新內涵豐富的特點。課堂教學是發展學生主體性的主渠道。在師生角色互換的主體性教育觀的指導下,課堂教學應把握主動參與、合作學習、體驗成功與尊重差異。
2.互換師生角色教學模式的構建
根據健美操課需求的知識情況和需求能力系統與創新型多維系統的健美操教學模式上的啟發,結合山東藝術學院健美操班教學特點,構建了一套師生角色互換的教學模式
2.1互換師生角色教學模式的特征
2.1.1雙向性
目前,健美操課的教學過程中大多以導學式教學為主,慣用的是一種“結果教學”,一堂課從頭到尾都由教師講解、示范、教授、指導完成,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填鴨式”、“注入式”的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過程比較死板,氣氛比較沉悶。而師生角色互換的體育教學過程注重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只有這兩個“主體”的作用都得到充分發揮,并且配合協調,教學才能收到最佳效果?;Q師生角色教學不是單方面活動,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活動。
2.1.2創造性
健美操教學中對教材、教案、課堂結構、練習密度等方面都作了具體規范要求,這種統一的教學模式約束了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教師無法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時間去拓寬表現自我的空間,學生無法走向“前臺”,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受挫。
師生角色互換展開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和謀求個人的自由發展。此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時刻圍繞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進行,如在內容、組織、教法方面的創新,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展現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1.3針對性
健美操教學中,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采用的教學方式也就不同,可根據學生的差異與自身特征發展學生獨立帶操、個人表演、學生講評,即興創編等方面的能力,為每個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在多種學習交往形成中,學會觀察、分析、交流、協作、展現與分享,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2.2對互換師生角色教學模式的分析
互換師生角色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樹立教師基本角色意識;在教學中擔當適當的教學任務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教學能力;師生角色互換在學生自學和創編能力的培養方面留下較大空間,而多給學生創造自我表現機會,可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體驗;師生互動有利于建立平等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教學情景。
2.2.1教學合理分配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
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如果教師認真嚴密的組織一堂課,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力會很集中,緊張程度也很高,一節課結束后會很疲勞,現在素質教育倡導學生要學會學習,而師生角色互換打破傳統教學的條條框框,做到教與學合理的分配運用,在緩解教師緊張和疲勞程度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
2.2.2提高了學生的教學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組織與安排,為學生安排盡可能多的教學機會,采用輪換編排訓練的方法,實施自己所編組合動作的教學,互教互練,相互交流。如每節課都安排不同學生領做準備活動,每次都要進行評議,學生們就必須注意觀察,思考這次準備活動的優缺點在哪,輪到自己時應注意什么,所以領做準備活動的雖然只有一個人,但得到鍛煉的卻是整個群體,促進全體學生教學能力的提高。
2.2.3創造自我表現機會,不斷獲得成功體驗
健美操教學中,根據教學任務、目的以及學生個性差異的不同,采用的教學方式也不盡相同?;Q師生角色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將講解、示范、口令、手勢、音樂結合起來,通過個人表演、競賽、講評、即興創編等方式向同學全面展現自我;另一方面,學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時可以發現問題與不足,教師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及時引導學生反思,這種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多種學習的交流中,學會觀察、分析、協作,展現與分享,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3.建議
3.1互換師生角色為學生積極參與培養自身的實踐能力提供了機會和必要的條件,學生應充分利用和珍惜每一次實踐機會,在角色互換前做好充分準備,教師應在學生展示自我的同時及時發現問題與不足,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及時引導學生反思。
3.2互換師生角色進行教學活動,不是使教師的教學變為容易,而是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結合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他們特點和實際的教材內容,同時教師還要經常性的注意教學創新,提高健美操基本理論與技能。
[參考文獻]
[1]周愛東.“交互式”教學法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與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05).
[2]陳晴.周傳志.創新型體育人才的培養模式[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