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
摘 ?要
進入WTO以來,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增強,中美之間的國際貿易越來越頻繁,涉及的方面越來越廣,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貿易共贏。作為國際貿易中排名均靠前的兩個國家,中美之間的貿易關系對兩國經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在兩國貿易進行進一步發展的同時,在貿易中雙方存在著一定的摩擦,而摩擦產生的方式多種都有,所涉及的領域也在不斷的擴大。由于兩國的貿易摩擦的出現,給兩國的國際貿易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影響了兩國經濟的發展。本文就中美貿易摩擦的表現形式、產生原因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關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中美貿易;貿易摩擦;對策
1 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我國的經濟水平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伴隨著我國國際貿易量的增大,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作為對外貿易中的一個大項,中美貿易的發展也給中美兩國的互利共贏上升到了一個新的臺階。但是隨著中國貿易總量的增加,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也隨之越來越頻繁。這種狀況對中美之間正常的經濟交往產生了一定的破壞作用,給兩國的經濟發展都造成了不良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有必要對中美貿易之間的摩擦進行一定的研究,對中美貿易摩擦的表現形式和形成原因進行一定的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對策研討。
2 中美貿易關系的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加入WTO,中美之間的貿易關系進一步改善,進入了一個良性發展的時期。中國進入WTO之后,經濟的發展進一步開放,隨著國際貿易規模的擴大,經濟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到了2004年,中國逐步成為美國的在國際上的第五大貿易出口國家。在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中,中美之間的貿易額年年攀升,而且中國在進行貿易的過程中取得了很高的貿易順差,取代日本成為美國的最大貿易伙伴。縱觀兩國的經濟發展,兩國之間的貿易量的增長的前提是中美兩國國內的經濟都保持著一定的增長。中國隨著改革開發的發展,經濟進一步持續增長。而美國在世紀初也實現了國內經濟的復蘇。而且中美兩國在經濟結構方面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兩國之間進行貿易符合兩國的利益需要。中國在世紀初還是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雖然有一定的改變,但是在經濟發展方面主要依靠的是豐富的資源和相對低廉的勞動力。而美國在經濟方面的優勢是大量的資本和高新的技術。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為兩國的貿易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從而使得兩國在互相合作中分工更為明確。從總體上看,中美貿易對兩國的經濟都有著很好的互補性,兩國都從互相貿易中取得了實質性的利益。中國吸引了大量的外資,為本國經濟的發展取得了新鮮的動力,而中國的市場也為美國的出口提供了市場,實現了兩國經濟發展的雙贏。
3 中美貿易摩擦的表現形式
在中美貿易中,由于一些實際的問題,常常會出現各種貿易摩擦的形式,但是綜合起來,主要集中在反傾銷、反補貼等方面,另外知識產權保護也成為中美貿易摩擦中的主要焦點。
3.1 中美貿易中的反傾銷問題
在中美貿易中,由于中國具有資源豐富、勞動力廉價的特點,因此中國的產品在國際貿易中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物美價廉往往是美國人對中國產品的印象。尤其是像紡織業、家具以及電器等制造行業,在美國往往具有很好的銷路。因此,在中美貿易中這些制造業往往成為美國對我們實施反傾銷訴訟的對象之一。而且隨著我國經濟規模的擴大,美國對我國的反傾銷的項目越來越多,涉及金額也越來越大。在加入WTO后,美國繼續對我國實施反傾銷的戰略政策,將一些對于我國制造業的不公平的貿易條款正規化和公開化,更加限制我國制造業產品對美國的出口。
3.2 中美貿易摩擦中知識產權的問題
在中美貿易合作的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到一些高新技術的使用。而在過去的中美貿易模式之下,美國在技術方面擁有著一定的優勢,而且具有很多項技術的專利。這些技術優勢是美國的一些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時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因此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是美國在國際貿易中比較關注的問題之一。在上個世紀末,中美之間針對知識產權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知識產權的談判,解決了一定的分歧。進入21世紀后,隨著中國國力的增長,在中美貿易中一些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重新沒提出來,成為中美貿易摩擦的主要問題之一。由于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受歡迎,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又進一步抬頭,開始利用知識產權的問題來搞一些貿易摩擦。而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的道路上從無到有,也建立起了較為合理的知識產權保護的系統。目前在一些電子行業以及新能源等高新技術領域領域,中美之間還存在著一定貿易摩擦。這是由于我國在產業機構升級過程中生產技術和科技水平得到了提高,高新技術產品質量水平實現了飛躍,而成本并沒有隨之提高,因而和美國的同類產品造成了一定的競爭壓力。因此美國會借知識產權保護的名義來竭力打擊對手,而隨著中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美國的類似行為會更加的頻繁。
3.3 中美貿易摩擦中的反補貼問題
隨著中國隊美國貿易順差的加大,美國開始對中國實施一定的反補貼措施。由于中國政府對本國企業采取出口的鼓勵措施,因此出臺了許多對出口企業有利的補貼政策,加速的企業產品的國際出口量。而美國繼反傾銷措施后,又以反補貼的方式繼續對我國的企業進行一定的調查,從而加劇中美兩國的貿易摩擦。而且美國在進行反補貼調查時,濫用世貿規則,常常使用替代國、捕風捉影的措施來進行此類調查。這就使得反補貼案件的通過率提高,不利于中美兩國的貿易往來。
4 中美過意摩擦的成因
4.1 美國經濟出現衰退趨勢導致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
隨著金融危機的出現,美國的經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重創,美國的各項經濟指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美國的服務業是美國比較發達的產業之一,而服務業經濟指標的下滑,使得美國房地產業的衰落影響到了美國經濟的各個方面,也造成了很高的失業率。在經濟持續衰退的背景下,美國必然會在國際貿易中對本國的經濟采取一定的貿易保護措施。美國國內經濟的持續走低,導致美國的各行各業對政府施加壓力,迫使政府在國際貿易中實施一定的貿易保護手段。
4.2 中國的的產業結構升級而且對美國產業機構造成威脅
研究表面,在中美貿易的過程中,中國的產品具有一定的單一性,即以一些技術含量較低而且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產品為主。這種貿易狀況雖然具有一定的貿易互補性,但是由于中國的產品物美價廉,往往受到美國人的青睞。而美國的高精尖的科技產品雖然彌補了中國在這方面的不足,但是受到中國人購買力的限制,往往不能像中國產品在美國那樣受歡迎。因此,這種貿易中的不對稱使得美國在兩國貿易中不得不采取一定的貿易保護措施。而且,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技也在不斷的進步,我國在一些高科技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甚至在精密儀器、機械電子、冶金化工等方面也給美國造成了一定的威脅。這種產業結構上的調整使得美國的產業結構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影響了美國企業的利益,因此更加容易產生一定的貿易摩擦。
4.3 美國國內的政治情況使得其需要一定的措施來增加選票
中美貿易之間的摩擦并非僅僅是經濟上的問題,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國國內政治的影響。美國國內的政治模式使得其政府在做決定時不僅要根據國際的利益來進行政策的制定,還要照顧到國內民意的情況。美國的總統選舉制度使得政府需要實施一些措施來拉攏選民,以實現執政黨利益的最大化。而通過貿易保護政策可以對一些利益集團進行拉攏,從而獲得更多的選票。因此,美國國內的政治也會導致中美之間貿易摩擦的產生。
5 我國針對中美貿易摩擦的應對之策
5.1 調整對外貿易模式,降低貿易摩擦發生的可能
我國的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以來對外出口,因此,我國應該對國際貿易進行一定的調整。適當的改變我國的貿易發展策略,減小我國對外的貿易順差,提高我國對外的貿易效率。這樣也可以降低我國在對外貿易發展過程中的風險,降低貿易摩擦發生的概率。在進行對外貿易的同時促進我國的加工產業結構升級,促進高新技術的發展,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將一些加工業轉移到其他國家,減少與美國的貿易摩擦。
5.2 調整對外貿易戰略,打開其他的國際市場
目前我國的對外貿易呈現一定的集中趨勢,很大部分的對外貿易出口都銷往美國、或者歐洲。市場的過于集中對于國際貿易來說有一定的風險,加大了貿易摩擦發生的可能。因此,我國應該采取多元化的國際貿易戰略,將貿易重心從美國逐漸向歐洲以及其他國家轉移。和亞洲、非洲以及拉美等一些國家建立一定的貿易關系,提升全球的貿易市場占有率。通過這種分散市場的行為,來達到降低貿易摩擦的目的。
5.3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產業創新能力
通過出臺法律法規,來對企業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從而加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并且在企業進行維權時為他們提供一定的路徑。還要在發展中引導企業在國外申請專利,以在以后開拓國際市場時避免發生知識產權的糾紛。
6 結語
中美貿易之間的摩擦是兩國在發展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我們應該立足實際,宏觀布局,盡量減少中美貿易摩擦給兩國經濟帶來的損害。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加強自身經濟實力的建設,積極拓展國際貿易市場,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從根本上解決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威.中美貿易不平衡及中美貿易摩擦的發展趨勢分析[J].現代經濟探討, 2013(01).
[2]張心宇.中美貿易摩擦現狀與對策淺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2(23).
[3]胡青嵐.后危機時代中美貿易摩擦的主要影響因素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
作者單位
華北科技學院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B123班 ?河北省廊坊市 ?06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