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以上材料由民革重慶市委會、民革北京市委會、民革湖南省委會提供/責編 金綺寅)

陳懷禮
陳懷禮,男,1915年5月生,湖南人,黃埔軍校十六期步兵科畢業。1935年南京國府路東方中學畢業,進入國民黨稅警總團任政訓處少尉干事。1936年12月在陜西潼關駐防時,任司令部政訓室干事,經歷了 “西安事變”。1937年8月,所在的國民黨稅警總團參加了著名的“八·一三”淞滬抗戰。
稅警總團是宋子文在1932年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期間建立的武裝力量,是一支用于緝私征稅的非正規部隊,比正規軍裝備精銳。1928年,宋子文在擔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后,為確保鹽務系統的穩定性和長期性、增加鹽產量和鹽稅收入,將各緝私局的 “鹽警”改變成緝私隊,1930年,又根據管理需要,進一步將緝私隊改為 “稅警”,劃歸財政部鹽務稽核總所代理,以隊為單位進行編制,采用陸軍制式管理,武器均由財政部自行采購。稅警招聘條件非常苛刻,但待遇優于一般陸軍士兵,整個總團擁有兵力三萬余人。 “一·二八”事變之后,稅警總團奉財政部之命調往松江、青浦一帶,總部調駐 “淮鹽中心”海州,總團擴大至四個分團,增設工兵連,成為當時中國軍隊中設備最先進、技術最優秀的工兵單位。全面抗戰爆發后,稅警總團擔負起戰略防御施工的任務。淞滬抗戰中,稅警總團配屬張治中第九集團軍參加淞滬抗戰。
陳懷禮當時在稅警總團政訓處工作,任少尉,淞滬抗戰爆發后,他隨團進駐上海,負責戰場信息收集。他講述了親歷淞滬抗戰的情況:
“‘八·一三淞滬抗戰’的事情,我記得最牢。1937年8月9日,日本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率同水兵齋藤要藏,駕駛軍用小汽車,擅闖虹橋機場,并首先開槍,制造了虹橋機場事件。隨后,日軍在上海各個據點調兵遣將,并且武裝日本僑民,囤積戰爭物資,加緊進行戰爭準備。1937年8月13日上午9時,日本海軍陸戰隊在閘北虬江路首先向我保安團開槍,并跨過了鐵路,向我軍發動了進攻,我軍奮起抗擊。戰斗打響以后,張治中將軍立即指揮已在上海閘北、江灣一帶布防的我軍向敵人發起攻擊,南京國民政府也調動周邊地區的部隊增援上海。當時我們裝備不如日軍,我方空軍只有250架飛機,敵機有3000多架。在上海黃浦江上、長江口,日軍還有4艘航空母艦,100多條軍艦。我所在的國民黨稅警總團,也是淞滬戰役的主力軍之一,戰前3萬余官兵,最后只剩下不到1/3。戰場變成了大熔爐,中國軍隊填進去就熔化了!每天一個又一個師投入戰場,有的 (師)不到3小時(官兵)就死了一半。
“那時我在稅警總團政訓處,隨總團駐扎在江蘇連云港的海州,稅警總團隸屬于當時的財政部,是一支裝備相對較好的警察部隊。在海州時,我是稅警總團出版的刊物 《海棠周報》的校對,每天的任務是收聽廣播電臺的新聞報導。
“8月20日,稅警總團根據南京政府的命令,開赴上海參加對日作戰,總團政訓處也隨總團來到上海。當時我們進駐上海的時候,奉令在上海徐家匯虹橋路245號一棟三層樓的空房內駐扎,和我們同住在一起的是上海抗敵后援會婦女大隊。稅警總團政訓處是一個非戰斗單位,有15個工作人員,其中有軍官10人,其余是傳達和炊事兵。干部中,我年紀最小,級別也是最低,和軍隊中的少尉同級。與稅警總團政訓處同住在一起的抗敵后援會婦女大隊,工作人員都是上海婦女界比較活躍的一群人。她們中有職業婦女、家庭主婦和青年學生。她們的愛國熱情很高,在淞滬抗戰期間,她們不計個人得失,不顧生命危險,每天分批組織去戰場搶救傷員,去醫院看護、慰問傷兵,分發慰勞品,幫助傷兵洗衣服、寫家信。
“我在稅警總團政訓處的任務就是收集戰場信息,經常和抗敵后援會婦女大隊一齊去醫院看望傷兵,和傷兵們擺龍門陣,談天說地。從他們的口中,我聽到了戰場上許多戰斗故事和戰役的進展情況。每當一些傷員講起自己部隊中有許多官兵,在戰場上與日寇英勇搏斗而光榮負傷、以至于獻出生命的事跡,講起戰場上刀光劍影、血肉拼搏的慘烈場面,我和婦女大隊的女學生們,都激動地流出了眼淚。
“作為政訓處的工作人員,我有時奉令也要到第一線的團、營指揮所去慰問和了解戰斗情況,一是代表總團下去慰問,鼓勵一下士氣,二來也是要掌握一些情報,可供總團長官們參考。這項工作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不然,執行起來非常艱難。
“首先是白天不能去,日軍的飛機到處投彈,大炮也幾乎不停地轟炸,各個戰場槍聲不斷,白天出去非常危險。于是我改為夜間行動。可是夜間行動也是很艱難的,日本人在上海的時間久了,在地方上扶植了一批漢奸。這些漢奸,經常在夜間出沒,襲擊我軍哨兵和夜間出來執行任務的官兵。曾經發生過多次我軍哨兵、聯絡員、運輸人員被漢奸襲擊的事件。鑒于此,稅警總團政訓處安排四至五人組成一個小組,每人手里都提著子彈上了膛的手槍,集體行動。由于道路不熟,又不能點燈,不能打手電,從駐地到前線要走幾公里,再加上沿途崗哨很多,口令又天天換,所以我們趕到前線總是快半夜了。完成任務后,又從前線連夜回撤。回去的路上也是障礙重重,哨兵都躲在暗處,你看不到他,口令回答不正確,馬上子彈就打過來。有時候我們真分不清問我們口令的人是我軍哨兵,還是那可恨的漢奸。
“日軍的飛機每天都在中國軍隊的陣地上和市區無辜平民的居住區狂轟濫炸,敵人水上和陸上的大炮也在不停地進行炮擊。我曾經用望遠鏡看到日軍使用很大的氣球來指揮地面上的炮火。整個上海炮聲、爆炸聲不斷,到處都是大火,濃煙滾滾,漫無天日。我軍的武器不及日軍,敵人轟炸時,戰士只能躲在戰壕里不動,等到敵人逼近,大炮失去威力時,才與敵人短兵相接。但即使是這樣,傷亡還是很大的。在敵人炮轟的時候,我們已有了傷亡,在短兵相接的時侯,士兵們發現敵人的三八式步槍的刺刀比我們的中正式、漢陽造的七九式步槍的刺刀長10公分。肉搏時,我們吃虧不小,傷亡也很大啊。有些部隊為了在肉搏時不再吃虧,因此組織了大刀隊,與日軍拼搏。
“我在收集戰場消息時,經常會聽到許多士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掩護和支持其他戰士殺敵的事跡。日軍進攻每有進展,立即就地構筑工事,并圍起鐵絲網,設置障礙物,以防我軍反攻。而我軍反攻時,由于來不及剪斷鐵絲網,許多士兵就撲在鐵絲網上,讓后面沖上來的戰士們踩在身上,沖入敵陣。作為一支裝備精良的部隊,稅警團始終在抗戰的第一線堅持戰斗,官兵們表現的都十分英勇。”

張祖光
張祖光,1919年10月生,2015年3月逝世,河北景縣人。1947年進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五期軍官訓練班。抗戰期間,多次參加戰斗,屢次負傷。在臺兒莊戰役小王莊戰斗中中,與戰友痛擊鬼子,并繳獲坦克等戰利品。
1938年春,日軍在相繼占領南京、濟南后,為了迅速實現滅亡中國的侵略計劃,連貫南北戰場,決定以南京、濟南為基地,從南北兩端沿津浦鐵路夾擊徐州。臺兒莊位于徐州東北30公里處,南連隴海路,西連津浦路,是徐州以北的屏障和咽喉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日軍坂垣師團自膠濟線南下,直逼臨沂,磯谷師團沿臺棗支線挺進,欲速取臺兒莊以圖徐州貫通津浦。坐鎮徐州的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以孫連仲部防守臺兒莊,以湯恩伯部在嶧縣攻擊日軍,在以臺兒莊為重心的廣大魯南地區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慘烈戰役。
張祖光當時擔任團政委,親歷了臺兒莊戰役。
“我參加了臺兒莊戰役。我打了一仗叫小王莊高地。在小王莊高地,敵人從東往西攻,我們是從西往東攻。小王莊高地是在黃河以南,我們就利用黃河,連民工帶士兵,一塊堆挖了好多河渠,利用地形,敵人的坦克來了,讓他陷入泥潭。敵人當時飛機去 (偵查地形)的,白天不敢去,晚上去。偵察這個河渠時候,敵人沒偵察清楚。結果他們 (的坦克)陷入泥潭了,當時坦克也小。我們沒有平射炮,只有手榴彈。我們的手榴彈,那比日本的手榴彈要強多了。日本的,得先拔簧,然后往皮鞋上一磕,再往外投,得用5秒鐘。我們的手榴彈是3秒鐘。我們的手榴彈,把蓋掀開投出去,馬上就爆炸。實際上,當時剛一抗戰開始的時候, (中日雙方)不是機槍步槍大炮 (對打),而是手榴彈大戰。敵人手榴彈過來以后,咱們的戰士就撿起來又給他投過去。防空洞像放鞭 (炮)一樣,滿天星的盡是手榴彈。爆炸的聲音就不說了。當時的死亡犧牲很大,我也受傷了。我受的傷是解放以后才治好的。(傷)在屁股上,就是炮彈的碎皮子炸的。那時候剛一解放,醫院給我動了三次手術,才把我的炮彈皮子取干凈。
“我二十個同學都參加了這一戰。當時全是我們,都是一個團體的。除去小王莊之戰以外,還有其他戰役。臺兒莊戰役打完的時候,就剩我一個人了。到后來軍團特別下令,要特別保護我,加以特別保護。我是團政委。團長犧牲了我就是團長。我既是文官又是武官。先是團政委,隨后團政委也得上第一線了,也是拿起手榴彈來和敵人拼手榴彈。和敵人搶占坦克的瞻望孔, (我)往瞻望孔里塞手榴彈,塞不進去。那上面不是有個圓蓋嗎?掀圓蓋,掀不開,最后還是由瞻望孔里扔手榴彈進去以后,把坦克炸壞了。到后來 (坦克)就栽在泥坑里頭,嗡嗡地動不了了。日軍的陸戰隊就這樣全完了。日軍的陸戰隊是一個小分隊,而咱們犧牲至少也有一營人。那血全是紅的。慘不忍睹啊!”

劉俊明
劉俊明,曾用名劉精德,1919年11月生,在岳麓山湖南大學學習,畢業后分配到江南無線電總臺和江北無線電總臺,負責重慶和第九戰區的聯系,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受傷。
劉俊明中學時期是在太原度過的。太原失守后,逃難到陜西潼關,加入國民黨軍政部在潼關招收的抗日敢死隊。后因戰局的變化,轉移到湖南長沙,被安排在湖南大學學習軍事知識和無線電通報知識。畢業后分配到第九戰區無線電總臺任通訊兵,負責與重慶方面的聯系。先后經歷過三次長沙會戰。
劉俊明講述了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與日方進行通訊戰的詳情。
“記得很快就是第一次長沙會戰了,日本進攻長沙。在進攻長沙之前,我們就隨第九戰區長官部轉移到衡陽。第九戰區的總指揮部在衡陽,我們也隨著去了衡陽。這樣戰爭開始了,日軍沖過新墻河,我記得日軍要進攻長沙,沿途呢,我們中國的軍隊 (跟著)他們 (日軍),走到哪里就打到哪里,(日軍)并不是長驅直入就可以到長沙的。這樣在沿途與日本人的戰斗中,我們犧牲很大。因為敵人的武器裝備強于我們,最后日軍就戰領了長沙。日軍占領長沙以后,我是在衡陽長官部指揮部 (工作),負責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部與重慶總臺的通訊聯系任務。在開始呢 (電臺聯系)還算順利,但是在長沙發生巷戰后,敵人啊 (開始)對我們這個電臺開始進行干擾。
“比如我們跟重慶方面是要保持24小時的聯系,敵人的電臺就從清早到晚上也發射干擾信號,使我們根本聽不到對方的信號,對方也聽不到我們的信號,這樣子就中斷了我們的通訊。后來呢我們就針對這種情況準備了四條頻道,當這個頻道被敵人干擾了,我們馬上調到另外一個頻道 (應對)。但是敵人也很狡猾,你一調頻道他又跟著你調頻道,所以根本聽不到什么通訊信號。但是我們在調頻道的過程中,他 (指日軍——編者注)并不是馬上就知道我們調了頻道,中間隔了幾分鐘的時間,我們就是在這幾分鐘的時間里把電報發出去了,他來干擾的時候我們的電報已經發出去了。那個電報不是什么長途電報,所以幾分鐘就 (發)過去了。這樣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間我們就采取這個辦法。日軍聽我們沒有再發電報,也就停止了干擾,好像等著我們 (行動)。
“后來出現一個敵人的電臺,敵人的電臺完全掌握了我們電臺的信號、通訊的時間。我們呼叫重慶電臺時,敵人冒充重慶電臺讓我們把電報發過去。他認為已經可以 (以假亂真)進行冒充,但是作為我們來講啊,一聽他的手法、信號,和我們規定的單日雙日的一種暗語 (不同),當然他不知道。但是我們已經知道這是敵人的電臺,當時就請示上面:當敵人要我們發報時,我們就發報,但是在同時重慶電臺也聽得到,就跟廣播一樣,反正只要是一個頻道,湖南你也聽得到別的地方也聽得到。我就建議,我們把電報發給敵人的電臺,盡管敵人冒充是重慶臺,但是真正的重慶臺呢在重慶,也能收聽 (到)我們的 (電報)。因此我們發報的同時,敵人的電臺收到 (信息),重慶電臺也能收到,沒有受到什么干擾。當然,敵人收到我們的電報卻沒有辦法馬上破譯,只是以為他們引導我們發錯了地方,發給他們就 (等于)破壞了我們的通訊 (聯系)。實際上 (我們)還是保證了讓重慶同時收到電報。用這個辦法后,敵人就停止了電磁波的干擾,就跟我們按時間來 ‘聯系’,我們也跟他們按時間 ‘聯系’,但是重慶方面是24小時接收的,所以我們發出去的電報重慶方面能夠很順利地都接收到了。后來呢上面的長官部認為我們這個辦法是很妙的。第一次長沙會戰持續時間也不久,就在 (我們)這樣 (發電報)中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