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鄭心楠
(鄭心楠,鄭庭笈長女/責編 張棟)

鄭庭笈
鄭庭笈 (1905-1996),字竹齋,號重生,海南文昌人。黃埔五期步兵科畢業,抗戰期間歷任陸軍第14軍10師59團2營營長,陸軍榮譽第1師4團團長、200師少將步兵指揮官、第五集團軍機械化四十師師長。新中國成立之后,曾任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監察委員,黃埔軍校同學會顧問。
2015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也是百戰余生的父親鄭庭笈的110周年誕辰。為了紀念為國家民族浴血奮戰的英雄們,也為了紀念父親一生中最光榮的抗戰歲月,我撰寫此文,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1937年10月,日軍在進占平津后,由第5師團和關東軍一部從晉北向南,20師團和109師團由河北向西,進攻太原。忻口處于自晉北南下太原的必經之路上,戰役就此爆發。父親時任14軍10師59團2營少校營長,先后參與了忻口西北麓的高地攻防戰,靈山爭奪戰和大白水防御戰。
其時,敵我裝備火力訓練水平相差懸殊,但前線將士毫不缺乏保家衛國的勇氣和決心。父親回憶,在靈山爭奪戰中,他帶領自己的2營在敵人的密集炮火下進攻,戰士們在進攻途中不斷到下,傷亡非常慘重,但官兵英勇堅決,最終倚靠肉搏夜戰消滅了敵人,奪回靈山。天亮之后,漫山遍布我軍陣亡官兵,許多地方甚至重重疊疊,望上去如真正的血肉長城,雖然慘烈悲壯,然而終不可侮。
在大白水防御戰中,父親和他所在的部隊面對的是日軍機械化部隊和空軍的立體進攻,而我軍在裝備和訓練上都處于極大劣勢,守衛陣地全靠將士們的勇氣和血肉之軀。防御日軍的坦克進攻,只能靠潑汽油燒和用集束手榴彈炸,每消滅一輛坦克都要付出極大犧牲。而面對敵人的空軍轟炸,則只能被動挨打,父親自己就在觀察敵情時突遭日機轟炸而身負重傷,同時觀察敵情的另一營長則壯烈犧牲,因為這次死里逃生,父親取號重生。
武漢會戰是敵我雙方先后投入150多萬兵力,在豫皖鄂贛廣大地區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決戰。父親時任新編陸軍榮譽第1師4團團長,隨54軍在陽新組織防御,陽新是長江南岸重鎮,日軍由南岸進攻武漢的必經之路。
榮譽師當面是日軍的第9師團和波田支隊,這兩支部隊在日軍中也以剽悍能戰著稱,是日軍華中派遣軍的精銳。父親和他的4團在日軍炮火籠罩的陣地上堅守了3天,打退日軍數次進攻,陣地全被夷平,附近草木皆焦,勇士們傷亡慘重但一步不退。有人英勇奮戰,也有人畏敵如虎,父親臨近的3團陣地就因為軍官臨陣脫逃而丟失,最終靠父親主動立軍令狀,率4團發動決死反擊才得以奪回。陽新一戰,父親和所在部隊最后因為敵人的迂回包抄被迫撤退,但父親本人也因為這一戰的英勇表現榮獲云麾勛章。
武漢會戰是一場慘烈的消耗戰,雖然最終武漢失陷,但中國不但沒有按侵略者的期待屈服,反而依靠百萬將士的浴血奮戰,使日軍遭受慘重損失,傷亡25萬余人,國力軍力被拖到極限,在整個中國戰場上再也無力發動全面進攻。武漢會戰之后,父親所在的榮譽師也因為戰場上的出色表現被編入當時全國唯一的機械化新軍第5軍,父親本人則調任3團團長。
1939年9月,日軍發動了桂南戰役,目的在于切斷中國通過法屬印度支那的補給通道。在戰役初期,中國軍隊在日軍的突襲下連續失利,海上登陸的日軍攻占南寧,進至昆侖關。爾后,中國軍隊馬上調集兵力反攻昆侖關,父親所在的第5軍榮譽第1師正在首發的作戰序列中。昆侖關戰役的當面之敵又是第5師團,這只敵軍曾依靠在日俄戰爭中的堅強表現贏得“鋼軍”的名號,也是日軍的頭等精銳。父親在昆侖關戰役中參加了多次要點攻防戰,其中最重要的是九塘之戰和界首之戰。
九塘之戰是對昆侖關之敵形成包圍的一戰,是阻援圍敵的關鍵點。父親在迂回到達九塘后,發現九塘公路上行進的日軍正在公路旁邊的一個大草坪上集結,一個高級軍官正在講話,因而下令迫擊炮連和重機槍連立即發動火力急襲,日軍沒想到我軍已經摸到身邊,被打得措手不及,日軍的那個高級軍官也在襲擊中被擊斃,當夜,九塘就在父親的3團發動的夜間進攻中被攻克。事后證實,被擊斃的正是第5師團第21旅團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

昆侖關第五軍將士墓園。

中國軍人在撤退途中艱苦行軍。
界首之戰則是昆侖關戰役中最慘烈的一戰。在我軍合圍昆侖關之敵后,一度又有2000多名日軍突破九塘陣地突入昆侖關,雖然我軍后又奪回九塘,但昆侖關之敵在得到增援之后又發動反攻,昆侖關的最關鍵要點界首山得而復失,之前擔任正面主攻的戴安瀾的200師已經連番血戰,用盡全力損失慘重,此時第5軍軍長杜聿明將軍向榮譽師師長鄭洞國將軍下達命令,要求榮譽師派一個團去增援200師攻下界首。鄭洞國將軍派出的正是父親的團。界首之敵,已經構筑堅固防御,并且剛剛得到生力軍的增援,做困獸之斗。父親回憶說,仗很難打,強攻極其困難,但必須強攻。這一戰是攻堅戰,也是昆侖關戰役的生死戰。進攻發起后,盡管敵軍火力綿密,而且敵機不間斷掃射、轟炸,但3團將士們始終士氣旺盛,不顧犧牲頑強進攻,父親命令戰士們在進攻途中裝死倒下,在敵人火網下集結兵力,入夜再發動猛烈沖擊。對于敵人的火力點,父親組織爆破手,以手榴彈塞進敵據點槍眼來逐個清除。經過整夜激戰,成功奪回界首山。但全團九個步兵連,七個連長陣亡,戰士傷亡大半,父親身邊的司號長李均也中彈犧牲,可見戰斗之慘烈。
昆侖關戰役之后,父親從榮譽師調到了200師,歸入戴安瀾將軍麾下。1942年3月,200師在戴安瀾將軍帶領下急行軍抵達同古組織防御,以掩護第五軍主力集結和配合英緬第1師抗擊日軍。父親作為200師的步兵總指揮兼598團的團長,隨200師率先到達了同古。
戰場風云莫測,200師抵達同古之后,先是英軍一味逃跑,將200師側翼暴露,然后是第五軍主力集結延誤,于是同古戰役很快就變成了200師的孤軍防御戰。戰役以遭遇戰開始,日軍前期追擊英軍,進展極為順利,在同古遭遇598團之前幾無準備,因而一經遭遇,就被殲滅了200多人。在第一天的遭遇戰之后,接下來就是慘烈的巷戰和拉鋸戰。同古地形易攻難守,背靠瑟當河,三面平原,在日機轟炸下,為保障指揮和聯絡,師部撤出了同古,留守同古的三個團就由父親統一指揮。據父親回憶,巷戰慘烈非常,敵我相距不過二三十米,戰線犬牙交錯,雙方逐屋爭奪,反復拉鋸,日軍久攻不下,就開始釋放毒氣,幸而當時部隊繳獲了相當數量的防毒面具,才能維持住部隊的戰斗力。當時戰役形勢非常危急,后續部隊沒有趕到,日軍兵力4倍于我軍,很快就能合圍同古,最終在堅守12天之后,杜聿明將軍下令撤出同古。父親指揮了部隊的撤離,首先是傷員病號先期后撤,然后發動佯攻,最終三個團全部完整撤離。
同古戰役之后,是穿越野人山的漫漫回國路。撤退之路艱苦卓絕,不僅要面對日軍的阻截和伏擊,還要面對森林里的螞蝗和瘧疾,很多戰士都倒在了回國途中。戴安瀾將軍也在一次日軍的伏擊中受重傷殉國。之后,部隊就由父親指揮,邊打邊撤,退回國內,抵達國門時,一萬多人的部隊已經只剩4000多人。
同古戰役雖然以我軍撤退告終,但12天苦戰,不僅掩護了英軍撤退,還殲敵5000余人,最終還在敵軍重圍之下全軍撤退,給了東南亞戰場上一貫驕橫的日軍以沉重打擊,也向國際社會證明了中國軍隊的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