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娟(重慶市第四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重慶 400014)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是因肺組織、胸廓或肺動脈血管發生慢性器質性病變造成的肺功能和組織結構異常,使得肺動脈的壓力增高、肺血管阻力增加,造成右心肥大、擴張,同時伴或者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種心臟病[1]。肺心病患者長期伴有缺氧、呼吸性酸中毒以及高碳酸血癥,從而導致代償性的紅細胞增加,同時血液黏稠度和紅細胞表面的電荷密度都增加,引起血液流變學異常,加大了肺動脈高壓的危險性,引起右心室肥厚或擴張,將引發右心衰竭[2]。近來有研究表明,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全血黏度值、紅細胞聚集指數(EAI)、血細胞比容(HCT)以及血氣指標包括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等指標,均與肺心病加重期有關[3],應用丹紅注射液對肺心病進行治療的報道較多,但丹紅注射液的作用機制尚沒有完全明確[4]。本研究旨在探討丹紅注射液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加重期患者血液流變學和血氣指標的影響,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2-01~2013-12本院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加重期患者120例,患者均符合《實用內科學》中關于肺心病的診斷標準且知情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伴有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糖尿病擴張性心肌病、肝腎以及出凝血疾病的患者。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其中研究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53-77歲,平均年齡(65.8 ±7.1)歲,病程(9.6 ±3.8)年;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54-79歲,平均年齡(66.7 ±7.3)歲,病程(9.5 ±3.6)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資料均衡可比。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兩組患者均給予吸氧、強心利尿、祛痰、抗感染、支氣管擴張劑以及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常規西醫綜合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常規的西醫綜合治療基礎上,將20 ml丹紅注射液(濟南步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z20026866)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0.9%的氯化鈉溶液250 ml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14 d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
血清指標:在治療前和治療14 d后,在患者空腹狀態下抽取前肘部靜脈血4 ml,運用酶聯免疫法的吸附法檢測C反應蛋白(CRP);取保存的血清,運用酶聯免疫法中的吸附雙抗體夾心法檢測血清肝細胞生長因子(HGF),試劑盒均由上海藍基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提供。運用重慶多維生物工程所生產的全自動血液流變快測儀檢測D-二聚體(D-D)、全血黏度值、紅細胞聚集指數(EAI)和血細胞比容(HCT)。
動脈血氣分析:取橈動脈常規抗凝血2 ml,應用全自動的血氣電解質分析儀測定動脈血氣,包括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和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
觀察指標的檢測和分析均為盲法進行,分析人員不知道患者分組情況。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兩組資料比較時,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同一組治療前后均數比較采取配對t檢驗,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CRP、血清HGF、D-D、全血黏度、EAI、HCT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1個治療療程結束后,兩組患者CRP、血清HGF、DD、全血黏度、EAI和HCT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 <0.05),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RP、血清HGF和血液流變學變化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RP,serum HGF and hemorheology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RP、血清HGF和血液流變學變化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RP,serum HGF and hemorheology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與治療前比較,*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時間 CRP(mg/L) 血清HGF D-D(mg/L)全血黏度(mPa·s) EAI HCT(L/L)研究組 治療前 33.20 ±6.91 911.58 ±19.69 2.08 ±0.32 1.90 ±0.24 6.9 ±1.3 0.49 ±0.03治療后 18.60 ±1.50*# 560.56 ±21.59*# 0.60 ±0.46*# 1.51 ±0.20*# 3.9 ±0.9*# 0.40 ±0.01*#對照組 治療前 32.33 ±6.40 910.75 ±20.65 2.05 ±0.50 1.93 ±0.30 6.8 ±1.4 0.49 ±0.02治療后 22.98 ±2.72* 660.74 ±22.40* 0.92 ±0.31* 1.71 ±0.52* 6.0 ±1.1* 0.45 ±0.02*
治療前,兩組患者動脈血氣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aCO2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研究組較對照組下降更明顯(P<0.05);兩組患者PaO2和SaO2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且研究組較對照組升高更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變化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RP,serum HGF and hemorheology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變化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RP,serum HGF and hemorheology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與治療前比較,*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PaCO2(mmHg)PaO2(mmHg)SaO2(%)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72.49 ±16.77 58.24 ±12.10*# 54.01 ±6.45 74.12 ±7.50*# 75.23 ±10.69 92.20 ±9.30*#對照組 73.30 ±16.56 63.24 ±11.23* 54.49 ±6.33 68.92 ±6.25* 76.01 ±10.70 85.19 ±10.21*
慢性肺心病加重期間患者常伴有呼吸以及心力衰竭,在晚期將引發多臟器功能障礙,繼發血液高黏滯綜合征,表現為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及血細胞比容等指標顯著增高,血液高黏滯綜合征的發生主要是因為慢性肺心病患者長期慢性缺氧、酸中毒且反復感染所致[5]。血液高黏滯綜合征使得血液淤滯在肺毛細血管床中,造成肺間質水腫,對肺通氣/血流的比值產生影響,繼而加重患者缺氧狀況,加重對右心的損害,產生惡性循環;與此同時,血液高黏滯綜合征將加大體循環的阻力,造成組織供血量減少,由于右心功能的衰退,共同增加了靜脈回流的阻力,從而使得各臟器淤血,進而對各臟器功能產生不利影響[6]。因此,治療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需有效地抑制繼發性的血液高黏滯綜合征。
丹紅注射液是一種由丹參和紅花共同提取的中藥復方制劑,以丹參為君藥,紅花為臣藥,其中,丹參具有擴張血管、抗缺氧、抗缺血和改善機體微循環的功效,能夠減少外周血管的阻力,降低血液黏度,提高血液紅細胞的變形能力,同時將氧自由基清除,從而改善機體各組織器官的血氧供應狀態。另一方面,紅花能起到活血化瘀,兼具止痛的效用,紅花所具有的活性成分能夠擴張血管,從而加大纖維蛋白溶解的活性,控制血栓的形成。丹參和紅花共用,優勢互補,能夠達到破血通絡、活血化瘀,降低患者血黏度,改善高凝狀態,從而有利于機體微循環的功效[7]。
D-D是機體表征纖溶亢進和高凝狀態的一個敏感指標,可以用于反映體內的纖溶活性,也能反映機體凝血功能,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伴有的低氧和高碳酸血癥均與D-D水平上升有關。CRP主要是由肝臟產生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的血清中,但在機體伴有組織損傷和炎癥時濃度迅速增高,而隨著損傷的恢復和炎癥的消失而下降直至正常,能夠作為一個獨立判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好轉的指標。HGF不僅對肝細胞起作用,而且是肺營養因子的一種多功能的細胞因子,能夠有效地保護并修復動脈內皮細胞發生的損傷,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常伴有缺氧,引起細胞完整性遭到破壞。有研究表明,HGF與肺心病肺動脈高壓有密切關系[8]。研究表明,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全血黏度、EAI、HCT 以及血氣指標包括 PaCO2、PaO2、SaO2等指標均與肺心病加重期有關[9]。因此,本文選取以上指標作為觀察對象,通過觀察并比較其水平的變化情況來判斷丹紅注射液對肺心病加重期的影響。
本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HGF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研究組較對照組下降更明顯(P<0.05),提示丹紅注射液通過調節肺血管的內皮細胞功能,從而阻斷肺動脈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阻斷肺動脈的中膜增厚,因此使得內皮細胞表達HGF增加,降低肺循環阻力。此研究結果與盧明珍[10]的研究結論一致。治療后兩組患者CRP、D-D、全血黏度、EAI和HCT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研究組較對照組下降更明顯(P<0.05),提示丹紅注射液能夠降低患者C反應蛋白水平,很好地改善肺心病加重期患者的血液流變學相關指標,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有效地改善機體高凝狀態。這與王華等[11]和朱敏峰等[12]的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還發現,治療后兩組患者PaCO2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研究組較對照組下降更明顯(P<0.05);兩組患者PaO2和SaO2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且研究組較對照組升高更明顯(P<0.05),提示丹紅注射液能夠恢復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的肺通氣功能,與崔麗萍等[13]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丹紅注射液可以有效地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加重期患者血液流變學的異常,降低CRP和HGF含量,恢復肺通氣功能,緩解血液的高凝狀態,促進機體血液循環,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1]韓曉霞.丹紅注射液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肺動脈壓力血液流變學及血栓素B_2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4):503-505.
[2]王俊,張永波,李沛臻.硫酸鎂注射液聯合丹紅治療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6):1044-1046.
[3]婁志杰,韓向莉.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2014,30(4):20-21.
[4]李佩哲.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治療探折[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8):99-100.
[5]鄭曙光.丹紅注射液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7):874-875.
[6]王曾,李京鶴.丹紅注射液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10):2453-2454.
[7]周松,陳騰,王青麗,等.丹紅注射液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概述[J].中國藥師,2008,11(8):987-989.
[8]胡建華.丹紅注射液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50例[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5):58-59.
[9]范少東,賈連旺,周國強,等.丹紅注射液輔助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29(4):359-360.
[10]盧明珍.丹紅注射液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肝細胞生長因子與肺動脈高壓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9):1543-1545.
[11]王華,黃玲,陳平,等.丹紅注射液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臨床療效及對C反應蛋白與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2,5(2):109-112.
[12]朱敏峰.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檢測D-二聚體臨床意義及與血氣分析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13):354.
[13]崔莉萍,顧玉海.丹紅注射液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發作期肺動脈高壓的療效及對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新中醫,2013,45(1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