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恒 李 瑤
(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可靠性要求企業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作為確認、計量及報告的依據,做到各會計要素及其他有關信息的如實反映,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與利益相關者經濟決策需要相關,具有反饋和預測價值。可靠性和相關性是會計信息最主要的質量要求,不可靠的會計信息會誤導會計信息使用者做出不經濟決策,而會計信息使用者不能根據不相關的會計信息做出決策。因此只有同時滿足可靠性和相關性的會計信息才是高質量的會計信息。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清晰明了,以便會計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理解性是會計信息質量的基礎要求,是可靠性及相關性正常發揮作用的前提。
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在同一企業不同會計期間可比(縱向可比性),不同企業相同會計期間可比(橫向可比性),針對相同的交易或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處理方法,不得隨意變更會計政策。會計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據兩組會計信息的比較進行決策,體現了相關性和可靠性。及時性要求企業對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及時進行確認、計量及報告,不得提前或延后,確保會計信息的收集、處理及傳遞的時效性。相關及可靠的會計信息一定要滿足及時性的要求。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根據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而非法律形式進行確認、計量及報告,例如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企業能夠控制其未來的經濟利益,應該視為承租企業的固定資產入賬。實質重于形式也是可靠性的一種體現。由此可見,可比性、及時性和實質重于形式是會計信息的補充質量要求,對可靠性和相關性起輔助作用。
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反映所有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有關的重要交易和事項,這些交易及事項足于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企業只需要詳細披露重要的會計信息,不必對所有的會計信息進行詳細披露。謹慎性也稱穩健性,指企業對交易或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及報告過程中持有謹慎態度,不高估資產或收益,不低估負債或費用。由此可見,重要性及謹慎性是會計信息的約束性要求,對可靠性和相關性起約束性作用。
綜上所述,可靠性及相關性是最主要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其余六項要求都是為可靠性及相關性服務的。所以可靠性及相關性可以選為會計信息質量的評價標準。
企業的會計信息使用者是企業所有的利益相關者,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有著不同的會計信息需求。投資者關注的是資本的保值與增值、企業的盈利性與風險性,債權人關注的是企業的長短期償債能力,管理人員關注的是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綜合經營業績,如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等等。普通員工關注的是企業的經營狀況、發展前景及職工福利等等。政府部門主要關注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經營的合法性與舞弊的可能性。雖然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是都很重視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及相關性要求。
注冊會計師對企業公開披露的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及公允性提供合理保證并發表審計意見,會計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據注冊會計師出具審計報告的類型來判斷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并作為可靠性的評價標準。
眾所周知,企業的現金流量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確定的,它可以排除權責發生制涉及會計估計的影響。根據不同利益相關者對會計信息需求的不同,基于現金流量視角可以從現金流量的償債能力、支付能力及盈利質量三個方面來評價相關性,進而評價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
1.現金比率。現金比率為現金與流動負債的比率。現金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現金流量表“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項目獲取數據。該指標數據越大,說明流動負債的現金資產保證程度越高,會計信息質量越高。
2.經營活動凈現金比率。經營活動凈現金比率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流動負債的比率。該指標數據越大,說明流動負債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資產保障程度越高,會計信息質量越高。
3.到期債務本息償付比率。到期債務本息償付比率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本期到期債務本息的比率。該指標數據越大,說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支付本期到期債務本息的程度越高,長期償債能力越強,會計信息質量越高,該指標的理想值應該大于1。
4.利息現金流量保障倍數。利息現金流量保障倍數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利息費用的比率。該指標數據更加穩健保守,值越大償債能力越強,會計信息質量越高。
1.股利現金保證比率。股利現金保證比率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現金股利的比率。該比率越高,支付現金股利的保證度越高,會計信息質量越高。
2.現金充分性比率。現金充分性比率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之和與債務償還額、資本性支出額、支付股利及利息額之和的比率。該比率必須要保持1以上,才能滿足支付各項現金的需要。該比值越大于1,現金越充裕,會計信息質量就越高。
3.每股經營現金流量。每股經營現金流量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的比率。該比率越大,說明企業進行資本支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強,會計信息質量越高。
1.凈資產現金回收率。凈資產現金回收率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平均凈資產的比率。該指標能夠剔除提前確認收益而長期未收現的影響,比凈資產收益率更能反映企業的盈利質量。該比值越大,盈利質量越好,會計信息質量越高。
2.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平均總資產的比率。該指標能夠反映企業利用資產獲取現金的能力,比值越大,則企業資產獲取現金的能力越強,會計信息質量越高。
3.盈利現金比率。盈利現金比率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的比率。該指標反映企業每實現1單位的凈利潤,來自于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凈額的支撐份額。如果比值小于1則表明凈利潤中有未收現的收入。該比值越大,盈利質量越好,會計信息質量越高。
4.銷售獲現比率。銷售獲現比率為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營業收入的比率。該指標能夠反映企業通過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獲取現金的能力,該比值越接近1,說明企業的銷售形勢越好,信用政策越合理,盈利質量越好,會計信息質量越高。
[1]部莉珺.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評價[J].會計之友(中旬刊),2010,(02).
[2]吳建軍,湯曉梅.利益相關者導向的會計信息質量評價[J].財會通訊,2010,(34).
[3]徐泓,肖楠,蔡明榮.會計信息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