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靜 富旭
【摘要】高校基層團組織作為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基礎,與廣大青年學生保持著最直接、最廣泛的聯系。因此,在新的時期,基層團組織工作的壓力不斷加劇,需要更加高效和科學的工作方法來積極推進組織的各項工作。本文結合實踐經驗,建立“三庫一網絡”,積極推進基層團組織工作科學化,為各高校進行基層團組織工作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基層團組織;科學化
一、緒論
高校基層團組織作為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基礎,與廣大青年學生保持著最直接、最廣泛的聯系。因此,如何加強高?;鶎訄F組織的建設是開展團工作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傳統的基層團組織設置模式已明顯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基層團的工作面臨著更多新的挑戰和機遇。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基層團工作不斷地向“科學化”發展。要實現高校團工作的科學化,就要從工作內容、方法、隊伍、機制手段等各個環節人手,提高科學的操作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少非科學運作,在團工作中不斷引入創新型研究,從而不斷地提高科學化水平。
筆者在上海大學A學院團委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對基層團組織各項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升華和優化。針對如何推進基層團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庫一網”建設的試點方案。
二、“三庫一網”建設的基本內容和意義
“三庫一網”建設的內容包括以“基層團組織干部人事檔案庫、基層團組織信息庫和活動資料庫為主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和“以基層聯系網絡為基礎的網格化團建”。此項試點計劃雖然分為兩個板塊,但實質上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通過對團工作中的實體信息流(檔案信息化)和虛擬信息流(聯系網絡)進行有效的、規范的整合與規劃,以促進基層團工作的科學化發展,提高基層團組織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提升基層團組織的業務能力,從而更好地為團員青年服務?!叭龓煲痪W”建設的試點方案的意義主要體現在解決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1.基層團組織工作檔案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作為一項繁瑣的事務性工作常常被草率處理。其往往造成工作歷史的斷層、寶貴經驗的流失。
2.基層團組織工作信息資源缺乏規范標準。其往往造成工作資料的格式樣式五花八門,不利于工作思路的梳理與工作進度的檢查、不利于信息資源共享交流,不利于歸檔整理,無形中增加了工作負擔和工作難度。
3.基層團組織的干部對基層團組織沒有完整地檔案資料可查。其不利于團員干部的可持續成長與培養,不利于形成基層團組織工作的光榮的文化傳統。
4.基層團組織缺乏明確的有效的溝通聯系機制。其往往導致團員集體意識單薄、團員之間和團組織之間聯系不緊密、基層團組織部門監督考評工作受到極大限制。
5.基層團組織缺乏模塊化的工作思路。這源于沒有形成工作中的網格化管理的框架,導致工作開展過程中信息不對稱。其主要變現為基層團組織工作不能有效動員學生參與、活動設計與策劃視野不廣、任務的執行與實施嚴重滯后缺乏效率。
以上所有的五個問題,本質上集中體現的是團工作信息流中的實體信息資源匱乏、良莠不齊,虛擬信息溝通網絡渠道的阻塞、不完善。
通過“三庫一網”建設試點方案的具體實施與推進,我們最終想要實現以下幾個方面:1.建立起學院團委規范的完整的檔案管理體系和制度。2.建立起適應實際工作需要的信息資源共享交流平臺。3.形成完善的基層團組織溝通聯系網絡。4.形成基層團工作中網格化管理的格局。
以上所要達到的實驗效果,其根本上是著眼于信息溝通與交流的無障礙,讓信息成為基層團組織的一種服務職能,提升團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從而更好地為團的工作服務,為廣大的團員青年服務。
三、“三庫一網”建設的具體舉措和實施預期
(一)實現檔案信息化建設
學院團委為實現檔案信息化建設,統一了檔案格式與標準,針對“三庫”信息的特點,對于檔案信息進行科學的分類處理,負責對檔案信息的管理與更新。并安排專人進行定期檢查、對基層團組織活動資料檔案進行更新與整合。
(二)實行檔案動態管理
基層團組織活動資料檔案庫的建立是為了實現兩個功能:基層團組織活動資料的“記錄歸檔”和活動開展情況的“進度檢查”。前者是通過活動資料的搜集不斷積累活動素材、不斷豐富活動經驗,后者則是通過活動檔案的“動態管理”實現督促落實工作進度的效果。
(三)實施人才培養計劃
在人事檔案信息表中,除了常規的人事信息外,還特別設立團干部個人發展規劃、團組織培養計劃以及工作經歷。同時,基層團組織干部人事檔案實行動態更新,團干部可以清晰地對照檔案信息檢視自己的工作績效和發展歷程。
(四)實現團內活動的分析
基層團組織檔案建設中主要體現的是對基層活力的發掘,并能夠在檔案建設中實現“化零為整”,通過資料分析與整合找出特色、找出亮點、找出人才。
(五)疏導“點一線一面”信息溝通網絡
團委宣傳力量不斷增強,隊伍不斷壯大,布點不斷擴大。定期召開班長團支書大會建立溝通渠道。基層團組織互相對口聯系、共建并進。雙方通過合作溝通實現橫向的聯動效應,從而鋪開團組織工作的覆蓋面。以此擴大團組織與團員青年的交流,也是積極響應基層團組織“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舉措。
網格化的建設是以多維的監督評價體系做保障。在建立起良好的基層聯系網絡的基礎上,學院團委通過多方位的角度,針對基層網絡中不同的“格”來加強對團工作的監督與考核。如依托團員日常事務咨詢中心、基層團組織干部座談會以及團員學生代表大會提案等方式分別從組織建設、主題活動等方面發現存在問題;同時在硬性指標上完善部門、團員干部的量化打分考核制度,試圖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工作評價機制。
四、總結
總體來講,信息檔案的收集與整理保留了大量的珍貴的歷時活動資料,其中不乏許多經典的工作、活動案例可供當前工作的借鑒。檔案信息化建設中,制定出了合理規范的檔案管理制度,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檔案整理工作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提高。通過檔案信息化建設發現了許多可以整合的新的資源類型,比如在人事檔案建設中,根據統計出的團干部特長建立了團委“特殊人才儲備庫”,實現了人力資源的高度整合。檔案信息化建設推動了信息資源的分享與交流,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在活動中需要素材均可以實現資源的快速定位和查找。網格化團建使信息交流傳導機制得到有效的優化,“縱向抓延伸,橫向抓覆蓋”的增強。使基層組織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團委與團員學生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具體化、責任化,學生參與團組織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大大提高。
本文對基層團工作的深入探索,也引發了對團建工作的一些思考。我們通過本次試點方案“管中窺豹”,認為基層團建工作要把握“建、活、轉”的理念——建起來的核心是“聯系”,活起來的核心是“資源”,轉起來的核心是“制度”的基本規律?!叭龓煲痪W”的建設中,無論是檔案信息化建設還是網格化管理,著眼點立足于“聯系”“制度”兩個環節上?!熬W格化團建”使得網格層上的每個節點就是一個基層團組織,每個節點上都有若干資源。這些資源,又通過檔案信息化的整合,能夠在網格中的各節點之間實現方便共享。如今,“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概念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隨著技術能力也不斷提升,數據庫和網絡的建設與運用也將不斷地成熟和發展,未來每個基層團組織都有可能成為新的網格集群中各個單元的組織者、參與者、決策者、受益者,形成組織管理有效、信息流通暢、組織覆蓋全面的工作新格局。
參考文獻:
[1]朱明.關于加強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的幾點思考[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5).
[2]陸雪松.加強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的思考[J].青年與社會,2014,(8).
[3]苗勃然.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模式[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16).
[4]魏冬.淺談如何做好高?;鶎訄F組織工作[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