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姍 鄧雪雯 張靜婷 卓曉欣
【摘要】針對各大高校存在大量廢棄自行車的狀況,本文致力于從多個角度剖析了現今廣東高校廢棄自行車的現狀以及廢棄自行車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并針對具體的情況提出解決辦法以及相應的對策建議。此外,本文使用個例分析以及問卷調查法,力圖解決高校廢棄自行車數量過多的問題,使資源得以充分運用。
【關鍵詞】廢棄自行車;循環;公用自行車
一、引言
環保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現今社會資源浪費嚴重,大多數人都只滿足于僅有的資源,而不懂珍惜和循環利用。如今,自行車已經成為大學校園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學生使用自行車更新換代的速度在逐漸加快,以致高校廢棄自行車數量日益增多。不僅占用了學校的土地,影響校容,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費,與環保的時代主題似乎不相切合。近年來,學校廢棄自行車成了學校管理的難點之一。由于大學校園的面積較為寬廣,自行車已成為高校師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成千上萬的大學新生來到校園,少數也帶著未來四年的交通工具
自行車。而與此同時,成千上萬的應屆畢業生由于攜帶不便,卻選擇遺棄在學校。此外,學生更新自行車的周期加快,更有甚者,將尚可使用的自行車隨處遺放,從而便導致了一些嶄新的自行車由于年久失修而廢棄的這一現象,這使得各大高校存在大量廢棄自行車的情況,由此可看,其實大部分的廢置,并不是不可避免,只是作為廢置自行車車主的我們的相關意識相對較為薄弱,從而導致廢置的出現與堆積。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不斷打造美麗校園,高校更是注重校園的環境建設,爭取為校園環境美化工程做出貢獻。學校堆積的廢棄自行車占用土地造成校園內土地的得不到充分利用,并且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同時,環保公益事業已經逐步發展成為時代的潮流,勤儉節約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與此同時,高校廢棄的自行車若不妥善處置,將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破壞。因此,廢棄自行車的處置問題成為校園與環境發展的重大挑戰。
二、高校廢棄自行車的現狀
據科研小組調查報告表明,在參與調查的高校中,自行車的廢棄現狀較不樂觀,百分之四十以上的高校廢棄自行車數量較多,僅有百分之十左右的高校幾乎沒有廢棄自行車(其中部分高校校園面積較小,基本不存在自行車)。其次,各大媒體相繼報道了高校存在大量廢舊自行車的新聞消息,例如《湖南一高校內驚現自行車“墳場”》《中南大學廢棄自行車堆積如山》,校園內的廢棄自行車堆積如山,得不到適當的處理,數量多達上千輛。大量的報道顯示,廢棄自行車在校園里占據了較為龐大的數量。
就廣東培正學院而言,廢棄自行車無言是破壞學校美觀的“罪魁禍首”。培正學院每年有成千上萬的畢業生離開校園。同時,由于大學校園地理位置較為偏僻,需要帶走自己四年的坐騎并不容易。而民辦高校的部分學生對生活質量的追求較高,自行車的配置也相對較高。顯而易見的是,存放在無人認領區的自行車中,不乏部分較為嶄新的存在。不難發現,大部分廢棄自行車都是因為年久失修、風吹日曬以致殘舊不堪。由此可見,大多高校的廢棄自行車就是由此產生的。
此外,自行車在高校的使用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每年有數以萬計的畢業生離開大學校園,緊接著就有一大波廢棄自行車的出現。據廣州大洋網的報道,華南農業大學宿舍底層的單車房里擺放著大量廢棄的自行車,如何處置這些廢棄自行車成了難題。廢棄自行車不僅占用了停車位,造成校園擁擠,還影響校容,破壞了校園的環境,因此解決高校廢棄自行車的問題刻不容緩。
三、廢棄自行車的消極影響
據調查顯示,我國每年年產1.5億噸的城市垃圾中,被丟棄的“可再生資源”價值就高達250億元。并且“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節能減排。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二手自行車的浪費,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探討,首先,我們可以從空間這一角度而言。
據我們的調查報告表明,在參與調查的人員當中,有高達63.92%的同學在校園當中是較為頻繁地需要用到自行車的,且僅有l0.73%的參與者所在院校是不存在廢棄自行車這一種現象,因此,也就說明,有高達89.27%的參與者所在的院校是存在廢棄自行車的,而就空間這方面而言,廢棄自行車一般是停放在宿舍樓下或者是學校規定的自行車擺放點,而這些廢棄的自行車放置久了,會霸占了校園的部分空間。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AskCIData)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自行車產量高達6202.37萬輛,其中所包含的零部件更是高達上億個,而就其中一個零部件,車架來說,一個車架的制作,需要經過兩次16小時的高溫制作,也就是總共32小時的高溫制作,才能夠宣告處理完成,這32小時還不包括其他的制作程序。時間的損耗是一回事,而在這整一個制作過程當中,制作材料所產生的對環境有污染的廢氣和一些不合格產品以及中間的一些材料損耗,對我國的資源和環境都是會產生不小的影響。近年來,環境的治理與資源的緊缺問題一直是我國的焦點,我們總是想著從大方向去抓這些問題,卻忽視了細節的重要性。在本次的調查報告當中,僅有61.46%的參與者所在院校是存在回收二手自行車的這一狀況的,這一個百分比是相對較低的,這也就說明廢棄的自行車是相當的多的,假如我們重視起廢棄自行車這一問題,會對環境與資源有所幫助,能夠盡可能地讓每一高校的土地得到更好的使用。
四、高校廢棄自行車的解決辦法
結合廣東高校的學生行為與社會認知,在處理自行車的方面,應該有以下建議。相對于公立院校而言,民辦高校在地理位置上較不優越,自行車的運輸較為不便,因此在處理方式應“對癥下藥”,建議可采用二手轉讓或者翻新的做法。此外,民辦高校課余生活較為豐富,不少高校會采用拍賣的方式將廢棄自行車重復利用。那么,怎樣才能解決高校廢棄自行車的污染問題呢,我們總結了以下幾種做法:
(一)知行合一,先有意識,再有行動
可由各高校內相關部門或社團定期舉辦與環保,自行車循環利用這一理念相關的一些培訓或者講座,在講座的同時讓更多的人了解本校所存在的各種回收或者處理的相關途徑。讓更多的大學生先從觀念上存在環保這一理念,在結合自行車回收的相關途徑,讓即將走出校園的車主有一個更好的處理坐騎的一個方式,從根源上緩解廢棄自行車逐年增加的這一現狀。
(二)定期公示整理,廢棄自行車成公用自行車
借鑒廣東培正學院的做法,定期進行公示清理,在規定期限將自行車從停放點撤出,超過規定時間則將自行車視為無主自行車,并進行統一清理,此做法在眾多高校中都有實行。同時,學院將廢棄自行車進行適當挑選,對尚能使用的自行車整理成公用自行車,刷成綠色并命名為“小綠”,派專人進行管理。
(三)“在用自行車”標簽
福建師大會在每年開學初給全校師生發放“在用自行車“的標簽,標記姓名、專業、學號等車主的信息,可以清楚將廢棄自行車分別出來,方便校方進行處理。
(四)環保行動,二手轉讓
少部分畢業生會選擇在離校前將自己的愛車轉讓,通過微博朋友圈等新媒體進行消息傳播,將自行車轉讓給有需要的人。大四課程較少,不少同學趁新生入學時進行轉讓,自行車的需求大,轉讓的成功率較高。轉讓行動只停留在個人,缺少大型轉讓活動的組織者,因此廢棄自行車存在的比例依然較高。
(五)廢品回收
學校對無人認領的自行車進行統一處理,將其轉賣給廢品公司,進行一定兌現,然后將兌現所得的資金投入與廢棄自行車處理的這一方面。這是較為普遍的做法,廢棄自行車得以清理,校園環境得以美化,但對資源卻造成了一定浪費。
(六)拍賣及拆裝
高校課外活動豐富多彩,不少高校會進行模擬拍賣會,將學校統一清理的廢棄自行車進行公開拍賣,得以重復利用?;蛘邔⒉糠州^為嶄新的自行車專賣給自行車商家,對自行車上尚能使用的零部件進行拆裝使用。可借鑒公益的做法,將廢棄自行車的考慮界面從校內轉到更大的范圍,從而讓更多的人有一種責任感,將廢棄轉為不使用后自覺放于相關位置進行處理,從而幫助更多的人,將綠色、公益這一理念貫穿到每一位自行車主的腦海中。
參考文獻:
[1]羅婕,祝光湖,劉麗華,周志杰.高校閑置自行車循環利用探究[J].經營管理者,2015,(05).
[2]張競呋.鄭州90后大學生回收自行車3年收入近15萬[N].鄭州晚報,201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