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芳
【摘 要】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是學校德育工作蓬勃開展的重要途徑。力求把這三方面完美地結合起來,為素質教育迎來新的春天!
【關鍵詞】學校 社會 家庭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能否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關系到家庭和社會的穩定,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健康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曾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場深刻革命,是一項事關全局,影響深遠和涉及社會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加強與改革教育工作不只是學校和教育部門的事,家庭和社會各方面都要一起來關心和支持。只有加強綜合管理、多管齊下,形成一種有利于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的社會環境。青年一代才能茁壯成長起來。”眾所周知,孩子的成長是家庭、社會和學校三方面共同教育的結果。在目前這樣一個多元價值觀充斥我們社會的今天,如果我們忽略了學生的品德教育,忽視了社會、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巨大影響,忽視了品德的形成對個體發展的決定性作用,那么我們的學校教育就很難產生實效性。學校工作的根本任務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加強德育工作。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是學校德育工作蓬勃開展的重要途徑。因此,我校十分注重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
2013年12月31日下午,我校西校區借“童夢迎新 攜手共進”辭舊迎新聯歡會之際舉行了2014年德育共建簽約授牌儀式。昆山市共青社區、江浦社區、柏廬街道以及昆山市悅豐島有機農場與我校進行了簽約,結成共建。有了這些充足的社會資源就要充分利用起來。我校西校區操場的一角正好有一片土地,在悅豐島有機農場的工作人員幫助下,“魔法種植園”成立了!這片種植園不僅成為孩子的歡樂天地,也成了聯系學校,社會,家庭的紐帶。
【實施過程】
“魔法種植園”成立后,每周由農場的叔叔、阿姨來校指導學生進行有機蔬菜的種植,指導學生“育苗”,親手種植植物,體驗播種、育苗、維護、收獲的快樂。“魔法種植園”小組的同學都來自二年級。這些娃娃們平時過著十指不沾陽春水,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但是參加種植園的活動卻是一點都不含糊,卷起衣袖,撩起褲管,真真實實地接觸泥土,接觸植物,接觸青蟲,接觸大自然。他們從播種到發芽,一天天的等待;從開花到結果,一天天的期盼。他們親自見證了植物的一個個生長過程。同時,農場的叔叔、阿姨還告誡孩子們:種植植物離不開“四心”。植物的日常管理與記錄需要細心觀察,只有細心觀察才能發現植物的細微變化;種下的種子不是一兩天就能發芽,小苗也不是一個星期就能開花結果,這就需要同學們耐心等待,揠苗助長會導致植物無法開花結果,甚至死亡;同樣,植物的生長過程不是幾天就能完成,需要同學們在種植過程中有“恒心”,堅持照顧植物,做好觀察記錄。當然,在培育植物的全過程更需要孩子們的愛心,用愛去播種,用愛去呵護,用愛去期盼,用愛去收獲。
這一體驗活動,也受到了孩子父母的支持。父母們積極主動地給孩子們準備各種勞動工具,小鍬、鏟子、水壺等等,有的家長讓孩子帶來了菜種,有的家長利用節假日,帶領孩子走進田野,引導孩子認識各種農作物,有的家長指導孩子觀察植物,寫好觀察日記,從而使孩子們對種植園的興趣更濃厚了,也在無形中有效地促進了親子關系。
【教育效果】
這項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了探究和發現的過程,獲得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有位學生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在種植園里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辛苦及樂趣,孩子的勞動能力增強了,愛動手, 變得懂事了,也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的辛苦了。”學生在種植過程中當了一次自己種植植物的爸爸媽媽,感受到一份責任、體會到一次付出、享受到一次收獲。在實踐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不正是充分體現了“育人”的要求,讓每一個參加活動孩子的人生路上多了一次美好的經歷。
“魔法種植園”活動得到了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的大力支持,才得以進行得這樣如火如荼。學生在家庭中接受撫養,在學校里享受教育,在社會上體驗處世,其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就如同植物離不開土壤、水分和陽光。學校教育猶如一棵樹,它的生長離不開家庭土壤、社會天空,土壤越肥沃,陽光雨露越適宜,它就會枝繁葉茂。因此,要辦好學校教育,要全面全方位實施好素質教育,就必須立足學校,尋求家庭和社會的參與配合與支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才能使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順利進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當然,在活動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還需要我們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努力,力求把這三方面完美地結合起來,為素質教育迎來新的春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