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為了培養學生良好預習習慣,全面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和教師專業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小學生良好語文預習習慣培養的課題研究。
關鍵詞:小學生 語文預習 習慣培養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為學生傳授有效的預習習慣與方法,為之后的課堂學習創造良好條件。學生通過預習,學習將更有重點與針對性,能夠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預習是學好語文的一個有效方法,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將對語文學習大有幫助。同時學生在語文預習過程中,可以獨立思考遇到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了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語文預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指導與督促,提升學生語文預習效果。
1、小學生良好語文預習習慣課題研究的開展
為了增強教師們的科研意識,深化課題研究,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促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根據課題研究方案,結合我校教科研計劃,征求課題組成員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制定課題研究計劃。結合學校創建“書香校園”開展學生“朗讀者”活動和“一師一優課”展示開展小學生良好語文預習習慣培養的課題研究,通過開展課題研究成果征集活動,主題為“語文預習習慣的培養”或涉及預習習慣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教學案例、論文、教育故事均可。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舉辦教師論壇。展示課題研究成果,體現教師風采,激發教師研究意識和能力,營造科研氛圍。通過這些研究活動的開展,以此檢驗我校課題研究實效,發現課題研究短板,突出研究實效優勢,引導和幫助學生養成濃厚的預習興趣、良好的預習習慣和較強的自學能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2、開展讀書知識競賽,培養閱讀興趣
為進一步推進學習型組織和學習型校園建設,努力構建書香校園,深化“小學生良好語文預習習慣培養的策略研究”的課題研究,開展好“格言詩文融我心”校本課程開發,鼓勵廣大學生養成“勤讀書、愛讀書、讀好書”的讀書習慣,為廣大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共同學習的平臺,我校開展了“我讀書我收獲”讀書知識競賽活動。本次知識競賽試題,知識涵蓋名言警句、諺語、歇后語、成語、古詩詞、文學名著、經典課文、文學鑒賞等,體現了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參賽對象是四至六年級各班選拔的80名學生,他們品讀經典,善于學習,展現了當代小學生積極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經過評委老師的認真閱卷,最后評出一等獎8名,二等獎13名,三等獎21名,學校為獲獎學生頒發了獲獎證書和獎品,并為年級總分第一的班級授予了“書香班級”榮譽稱號。通過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深化“小學生良好語文預習習慣培養的策略研究”的課題研究,營造我校良好讀書文化氛圍,弘揚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倡導讀書明理、揚榮抑辱、奉獻成才,努力推動學習型班級、學習型組織、學習型校園建設,提高全體學生文化素質,提升文明程度,為全校全方位素質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3、開展經典誦讀,提高預習實效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正是在這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千百年來傳唱不衰的古詩詞和現當代的優秀詩文是我國優秀文化中瑰麗的奇葩。為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構建書香校園,深化“小學生良好語文預習習慣培養的策略研究”的課題研究,激發學生誦讀經典興趣,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質,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努力為建設書香寧夏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我校舉辦了“誦讀中華經典,營造書香校園”競賽活動。本次比賽,以班級為單位,各班班主任、語文教師高度重視,不是班主任的語文教師也積極配合班主任,為開展好本次活動出謀劃策。各班選擇符合學生學段特點的誦讀內容,如《三字經》、《弟子規》、《論語》、《唐詩宋詞》等,內容豐富,積極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誦讀形式多樣,認真組織訓練,悉心指導,扎實開展好本次誦讀活動,確保了比賽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誦讀經典”作為我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活動,我校每學期都開展一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對于提升師生的境界,豐富內涵、開闊胸襟、凈化靈魂、啟迪智慧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了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個性發展,提高了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提高了教師的文化底蘊,也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
4、開展信息技術達標課,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為進一步推進我校課堂教學改革,加強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優化課堂教學和課題實踐研究,促進教師夯實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學水平,同時也為我校全體教師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學習的平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我校開展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達標復合課活動。此次活動,語文學科共有14位老師全都參加,聽課人數達到200多人次。每位教師在錄課前都進行磨課、研討,在自己的課堂上展示了不同程度的白板應用技能,年輕的教師們更是將白板技術用的出神入化、遮幕、隱藏、拉進來、甩出去,學生上臺在白板上演示互動……同時,一部分中老年教師也表現不凡,他們在課堂教學中,也將交互式白板運用得非常熟練,師生共同操作,效果非常直觀。此次活動最值得一提的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他們認真準備,從教學設計的優化到課件的制作,再到課堂教學展示,都體現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信息技術運用的嫻熟。在比賽中,參賽教師能根據達標評比標準,結合課題研究內容,從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從課前預習到課堂預習成果展示,從課堂教師評價到課后延伸,課題研究內容貫穿整個課堂,而且落實得較為扎實有效,不但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
5、結語
總之,“好習慣終身受益,壞習慣貽害無窮。”預習并非僅僅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環節,更是對學生意識的培養、習慣的養成和能力的訓練。教師在培養學生語文預習習慣的過程中,要注重循序漸進,持之以恒,肯定學生所取得的進步。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學生語文預習習慣將逐步養成,語文學習效率也能因此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史琳.指導學生有效預習的藝術[J].時代教育,201 5年1 6期.
[2]唐方翠.淺析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學課堂閱讀預習策略[J].學園(教育科研),2014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