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巖
摘要:我國在貫徹執行科教興國戰略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小學教育,強化小學基礎教育已經追在眉睫。我國積極改革教育的目標是對學生全面培養,但在小學教育中依然出現了各類問題,迫切需要對其不斷研究,進一步推動教育改革。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學 發展趨勢 問題 對策
引言
如今,我國十分關注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特備是小學教育,應高度關注其發展趨勢。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還會出現大量不同的問題。迫切需要學校積極改革課堂教育,創造輕松和諧的課堂范圍,聯系學生客觀組織教學,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達到培養小學生整體素質的目標。
一、發展趨勢
我國在持續深入的改革新課標教育,對教學方法形成新的內部要求,教師卻無法在實際教學中應用這部分全新理念。始終將學習成績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這與改革要求不符。新課標明確指出教育應凸顯德育工作,整體發展學生素質。全方位體現學生的主體功能,使學生更加踴躍的參與教學,高度關注實踐課程。在具體改革實踐中,注意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設計比例[1]。
二、發展問題
(一)教學觀念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采取相對單一的教學方法,依然表現出傳統特點,憑借灌輸式方法開展教學,學生吸收知識過于被動。基于傳統教學方法的限制,課堂氣氛枯燥,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際教學中,教師過于看重學生學習效果,忽略了情感溝通,容易使學生出現心理障礙。即便是學生大力宣傳素質教育,但還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不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二)課堂管理問題
大部分教師無法真正對課程實現高效管理,在建設和諧課堂方面力量不足。很多教師過分強調學習成績,不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通常一年級教學中教師糾正聽課姿勢,引導學生正確記錄課堂筆記。而一旦升入高年級,教師便不再指導學生培養學習習慣與思考方式。另外,在管理中,教師不注意與學生互動,造成學習氛圍相對緊張,直接影響了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由于管理刻板嚴肅,不重視學生的心理與情感,造成在教學中,學生不敢向教師提問,影響了回答問題的主動性[2]。
(三)教育經費與資源匱乏
我國逐步增加了重視教育的程度,在不少方面貫徹落實了教育改革工作,依然尚未有效解決教育資金問題。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情況存在差異,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投入的資金較多,而經濟發展之后的地區教育投入十分有限,形成巨大的教育投入差異,特別體現在小學教育。一些偏遠地區缺少完善的基礎教育設施,甚至難以確保學生的在校安全,與全面發展教育要求不符,一定程度約束了教育的健康發展。此外,在分配教育資金方面存在問題。一部分地區由于財政能力約束,財政資金首先考慮教師工資的發放,剩余資金才能改善教學環境和基礎設施。
(四)教師整體素質需要提升
一方面,教師知識水平相對不高,難以有效適應新課改要求,在實際教學中無法創新應用教學方法,嚴重限制了教學水平的提升。實際上是由于教師自身尚未形成終身學習的思想。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基本素質不高,職業道德水平偏低。一些教師由于編制與待遇問題無法正確對待教學工作。這些現象不僅影響了教學目標的發揮,還限制了教育的可持續發展[3]。
三、解決對策
(一)積極改革課堂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應凸顯教學的趣味性,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小學生生性好動,對有趣的事物充滿好奇心,若在枯燥的環境中學習,難以高度集中注意力。所以,應積極改革課堂教學。根據新課標思想,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在設計過程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著手,建立生動有趣的課堂情境,進一步吸引全體學生都進入到教學中。為了凸顯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師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當遭遇問題時,教師不是直接提供答案,而是安排學生開展小組討論,自己找到問題答案。在討論過層中,全部學生都可以踴躍發言,陳述自己的觀點,同時了解他人的想法。
(二)積極培養學生的精神文化
在改革過程中,必須改變以成績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全面培養學生的精神文化。實際教學中,高度關注體育、美術和音樂課程,絕不將將其作為一門簡單放松的科目。體育課上,全面發揮教學功能,積極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獲得健康的體魄。音樂課上,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使學生獲得最美的情趣。美術課上,高度突出學生感受與體驗美。總而言之,在教學中應貫徹落實培養人才全面發展的方案[4]。
(三)增加資金投入
第一,投入資金不僅需要本地政府部門提供支撐,還需要各級政府提供財政資金努力推動改革工作。各級政府科學制定方案,推動本地經濟發展,徹底解決投資困境。第二,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不斷更新教學設施,加入一部分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還包括與音樂和美術課程相關的材料設施等。認真建設基礎設施,比如體育場館等。同時,在劃分教育資金方面,對教師工資水平持續提升,使其可以更加專注地開展教學。
(四)提高教師整體素養
在教育成果中教師的整體素質發揮了關鍵作用,因此不斷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著改革教育的效果。首先堅決禁止出現體罰學生的現象。其次,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知識,也是提升學生綜合德育素養的導師,因此教師不僅需要擁有較高的素質水平,還應建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對前言學科知識深刻了解,更新知識系統。同時,學生構建相關措施,加強教師團隊的建設。比如建立科學的培訓評價制度,開展類別不同的培訓科目,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此外也不能缺少完善的獎懲制度,密切聯系教學與個人利益,通過不斷提高教師福利水平促使其提高教學能力。
四、結束語
小學是人生關鍵的起步階段,必須對其給予高度關注,對于小學教育,應不斷增加資金投入,積極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只有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才可以推動小學教育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金國.淺談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對策[J].新材料新裝飾,2014(45):26-27
[2]金碩.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小學教育現狀[J].考試周刊,2012(40):36- 37
[3]鄭淑杰,石松山,鄭彬.小學生攻擊、情緒問題發展趨勢與自我控制關系的追蹤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14(10):90-91.
[4]俞國良,王永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J].教育研究,2013(7):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