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昊智
(華潤置地(泰州)有限公司,江蘇 泰州 225300)
建設項目涉及業主、設計方、承包商、供應商、分包商等眾多參與方,在各相關方責任處形成了組織界面。由于信息傳遞的黏滯,組織界面處易產生矛盾,出現責任盲區。在建設項目的不同階段,組織界面矛盾表現出不同的狀態,并受到信息在組織間交流的影響。同時,由于界面矛盾的存在,使得組織間的溝通和協調產生困難,因此,正確識別組織界面及界面矛盾,對組織界面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而組織內部和外部眾多干擾因素的存在,使組織系統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組織界面矛盾風險性的消減需要“問題導向”,需要即時環境下的管理,和諧管理理論正是針對這種不確定性的管理理念,為界面矛盾的管理提供了思路。本文基于對建設項目組織界面矛盾的分析,運用和諧管理的基本理念,為建設項目組織界面管理提供一種方法。
參與建設項目的相關方眾多,由于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其責任邊界處形成了組織界面。建設項目組織界面是建設項目參與各方之間的相互連接,包括項目從策劃到竣工移交整個建設過程中各參與方之間的組織關系[1]。建設項目有眾多不同專業的組織參加,從而使組織界面具有復雜性、不確定性和風險性等特點。
根據各參與方的相互關系,建設項目組織界面可分為兩類:有合同關系的組織界面(界面一)和無合同關系的組織界面(界面二)。這兩種組織界面在不同的項目管理模式,也即項目采購方式 (Project Procurement Route,PPR)中,具有不同的性質和特點,從而PPR 決定了項目的組織界面。傳統模式下的項目組織界面見圖1、圖2。“界面一”主要通過合同來協調,而“界面二”的協調需要談判甚至第三方的介入,這就增加了協調和溝通的難度。
圖1 有合同關系的組織界面
圖2 無合同關系的組織界面
按建設項目組織關系中雙方地位的差別,存在三種界面:
(1)縱向界面,如業主與承包商、業主與供應商、業主與設計之間,存在直接隸屬(或上下級)關系的界面。
(2)橫向界面,如設計與監理之間、設計與承包商之間,地位相對平等、無隸屬關系的界面。
(3)斜向界面,如監理與承包商之間,存在明顯地位差別卻無直接隸屬關系的界面。
組織界面矛盾,是界面雙方在不愉快的交流過程中形成的相互排斥或否定性關系。因建設項目組織各方的利益與目標各異,又因組織內外的障礙水平、信息失真程度、非正式溝通程度及對管理者的要求不同,建設項目中性質各不相同的組織邊界便產生了矛盾。
根據建設項目中三種不同性質的界面,組織界面矛盾可分為三類(表1)。
基于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角度,項目實施階段包括勘察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等階段。組織界面矛盾狀態在不同的實施階段表現出不同的形式(表2)。
組織界面的矛盾狀態由界面矛盾的強度和頻度兩個維度決定(圖3)。
表1 建設項目組織界面的矛盾類型
表2 不同實施階段的組織界面矛盾狀態
圖3 組織界面的矛盾狀態及維度
組織界面矛盾的存在,使得界面管理更顯必要。通過界面管理,加強組織間的協調性,消減界面矛盾的風險性,從而提高工作績效。針對界面管理中的不確定性,堅持界面管理中的“問題導向”,引入組織界面的和諧管理理念。
和諧管理作為一種實踐活動,圍繞和諧主題,運用不確定性消減和優化手段,在變動環境中為達到組織目標提供問題解決方案[2-3]。本文所述和諧主題即建設項目不同實施階段的主要組織界面矛盾的解決,其目的是達成參與各方的滿意。和諧管理理論緊緊圍繞此時、此地、此環境下的和諧主題,提供了問題解決的“和則”“諧則”,進而建立了相應的“不確定性消減工具庫”“優化工具庫”。上文分析的組織界面和諧管理,并非目標的優化,而是集中在矛盾的解決,即不確定性的消減上,因此以不確定性消減為主導,主要應用“和則”及“不確定性消減工具庫”。
和則,針對組織中人要素而設立,用以調整人群間、組織間及組織與社會間的共處,包括和則1、和則2、和則3。在工程建設項目中,和則1 約定在工程項目全過程中人的角色和地位;和則2 約定人群的角色和地位;和則3 約定人要素互動場景和過程。諧則,涉及物要素的合理投入,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追求結果的最優化,包括諧則1、諧則2、諧則3。在工程建設項目中,諧則1 解決工程項目各參與方物要素的匹配或一致性;諧則2 解決工程項目參與各方物要素間的關聯關系;諧則3 解決工程項目參與各方物要素的優化問題。
工程項目管理中,現有管理方法主要集中在諧則指導下的優化工具庫與和則指導下的不確定性消減工具庫中[2],見圖4。
圖4 現有工程管理方法在和諧管理中的應用
3.2.1 有合同關系的組織界面和諧管理(方式一)
如圖1 所示的界面中,組織間存在地位的不平等,業主下達的指示一般能被承包商接受。因此,雖然矛盾在下級組織內部產生,但信息能傳遞下去,在項目實施階段初期工作績效不會受到大的影響,隨著矛盾由隱性變為顯性,各承包商對業主下達的指示產生抵觸,信息傳遞嚴重受阻,使得工作績效嚴重下降,此時需要及時的管理來消減矛盾,提高工作績效。
基于存在的合同關系,在“不確定性消減工具庫”中提取相應的工具,根據“和則”,消減溝通的障礙。①利用“合同管理”工具,通過灌輸合同思想,加強上下級之間的溝通,從而消減矛盾;②在下級組織內部,明確組織成員的角色、職責,適當調整組織成員構成,通過對過程的約定規避利害沖突,以消化上級組織傳達的信息;③在上級組織內部則通過“諧則”的配合,進行目標及任務的優化和調整,使信息更具有可傳達性及可執行性。如此經過調整,使信息得到“和諧”的流動。
3.2.2 無合同關系的組織界面和諧管理(方式二)
如圖2 所示的界面中,組織間的地位是相對平等的,信息在組織的界面之間發生黏滯,經常出現責任的推諉。在項目實施的初期,由于存在共同的利益目標,合作的意愿比較強烈,矛盾產生時工作績效一般;當出現重大的責任事故時,組織間溝通困難,嚴重時可致使工作無法繼續。
由于不存在合同關系,主要依靠“組織協調和溝通”,而這種協調和溝通渠道的建立,一是,需要確定的責任和利益機制,達成組織間的任務、資源、責任的匹配,這就需要根據和諧主題進行“理性設計”,適用于“諧則”,平衡各方的利益。不難看出,在這種基本功能的實現上,有時需要可信任的第三方的介入來保證溝通渠道的暢通。二是,需要組織之間的信任。這種信任建立在誠信、能力和責任感的基礎之上,需要彼此間的認同和合作。在建設項目中,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各參與方之間曾經的合作經歷及合作是否愉快。因此,通過提高可信任度來消減“組織不和”,建立一種長期穩定的伙伴關系對于解決界面管理的困難是十分必要的。三是,需要一個共同認可的問題解決途徑。知識集成化管理的應用使得界面管理相得益彰,將各方知識集成于知識庫,實現知識的共享。同時,遇到問題時參照歷史的默認的解決途徑,使得各方都能認可和滿意,從而實現信息的傳遞和各方目標的協調。
總之,應用和諧管理理論,通過和諧主題的分辨、和則與諧則的對話、相應工具的利用,達到組織界面管理的中觀和諧。建設項目組織界面和諧管理基本思路見圖5。
圖5 組織界面和諧管理思路
建設項目參與方眾多,諸參與方的目標各異,使性質不同的組織界面存在于各組織邊界處,而組織界面矛盾是建設項目組織形成和發展的必然結果,組織界面矛盾的識別是進行組織界面管理的必要前提。根據界面管理過程中的信息傳遞模式,針對不同類型的界面矛盾,選擇合適的和諧管理工具,為界面管理提供了一種新的理念和思路。
[1] 姜保平,傅道春. 工程建設項目的界面管理[J]. 蘇州科技學院學報:工程技術版,2005 (1):47-51.
[2] 吳偉巍,侯艷紅,成虎. 和諧管理理論視角下的工程項目管理[J]. 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7 (4):129-132.
[3] 席酉民,尚玉釩. 和諧管理理論[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4] 蘇康,張星. 基于全壽命周期的建設項目界面管理[J].建筑經濟,2006 (S1):73-75.
[5] 程蘭燕,丁烈云. 大型建設工程項目合同界面管理[J].建筑經濟,2004 (1):59-61.
[6] 郭慶軍,李慧民,賽云秀. 建設項目目標的層次性分析[J]. 施工技術,2008 (8):16-18.
[7] 席酉民,尚玉釩,井輝,等. 和諧管理理論及其應用思考[J]. 管理學報,2009 (1):12-18.
[8] 李準,王進,陳國政. 工程項目管理的和諧性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8 (1):104-105.
[9] 陳光,成虎. 建設項目全壽命期目標體系研究[J]. 土木工程學報,2004 (10):87-91. P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