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詩雨+吳子玥
夏天是個夢幻般的季節,正如青春萌發、勃勃向上的我們。2015年7月13日,我們來到了由《初中生世界》編輯部與江蘇省青少年作家協會聯合主辦的2015《初中生世界》“文學之星”暑期夏令營的專家講座現場,有幸采訪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作家丁捷老師。
丁老師雙眼炯炯有神,充滿著活力,和藹可親,聲音溫和。他娓娓講述了自己的文學人生,還有那些關于文學的情懷和自己的見解。在丁捷老師的故事里,一個有文學天賦的少年一路成長的畫卷清晰地展現在我們面前,那斑斕的青春歲月,仿佛遙不可及,但卻是那樣的真實。
一
追憶起自己的少年往事,丁老師回憶道:“我父親20世紀50年代畢業于海安師范學校,他熱愛文學,從我小時候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我讀書的習慣。”在丁老師10歲時候,父親送了一本書給他,這就是丁老師看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青春之歌》。丁老師說,這是他們那個年代的孩子看的書,當時在青年中受到了極大的歡迎。由于識字不多,丁老師就借助一本小字典看完了這本書?!爱敃r心情很激動——世界上還有書里面這樣的女孩子,和身邊的女孩子是不一樣的?!倍±蠋熣f。這就是文學為他打開的第一扇窗戶。
丁老師14歲時在《文匯報》發表了第一篇文藝隨筆,12元的稿費寄過來,對當時的他來說是一筆巨款。后來丁老師又在《蘇州雜志》發表了第一篇詩歌《落葉的漂白》。這兩件事在丁老師的家鄉引起了轟動,因為當地從來沒人能連著在報紙雜志上發表兩篇文章,大家都說不得了了,縣里出了個“小天才”。
回憶起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丁老師頗有感慨:“畢業之后我先在機關部門工作,但是對我來說這份工作太過清閑了,于是我向領導申請去支援邊疆?!辈痪茫±蠋煾鎰e了安逸的工作崗位,到新疆伊犁的哈薩克民族地區任職。
蒼莽的原始森林、遼闊的大草原、荒涼的戈壁沙漠、古老的文化遺址……這里的一切讓丁老師的情感得到釋放,思想發生升華,心靈找到歸屬?;貋砗螅涍^一段時間的沉淀和梳理,他開始從自己的援疆經歷和生活體驗中,找到了一根精神線索,以此創作了大散文《約定》。丁老師從內心出發,從精神出發,從大愛出發,用富于詩意的語言,寫得酣暢淋漓。“我想把自己人生的一段才情,賦予邊疆,抒寫伊犁?!倍±蠋熑缡钦f。于是有了他與伊犁的這段刻骨銘心的緣分,有了他與伊犁的這份浪漫的約定。
在新疆這三年的時光又修復了他的人生,讓他又變成了那個熱愛讀書、堅持寫作的少年。是文學給了丁老師力量,讓他在支援邊疆的路上腳步鏗鏘。
二
“閱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對心中理想世界的堅持,還有對我們思想和心靈的升華與凈化,進而能改變我們的生活軌跡?!标P于閱讀,丁老師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黃蓓佳老師曾在丁老師的書上寫過這樣一句話:當孩子熱愛閱讀,真善美和智慧就會蓬勃生長。談到閱讀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時,丁老師這樣解釋:“閱讀的作用從微觀角度來看并不明顯,但從宏觀角度來看,閱讀與不閱讀的距離,其實就是文明與蠻荒的距離,是智能生命與普通生命的距離,是多彩人生與混沌人生的距離。你熱愛閱讀,就具備了人生跨越的能力。”丁老師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看到這一點,希望通過閱讀能使我們的人生更加美好。
在丁老師看來,閱讀是一種精神的放牧,是一種征途漫漫的經歷,是開茅塞、養性靈的一種苦旅,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現給你。它能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層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個人的閱讀史,即是他的心靈發育史。閱讀使人不致淪為活動木偶、行尸走肉,停止閱讀就意味著切斷了與世界的溝通、與心靈的溝通,人生也就進入了死循環。可以說,是閱讀拯救了我們。
談及現在的生活,丁老師說,他所選擇的生活和現在的事業與自己的內心追求是一致的、吻合的,和現代社會是融洽的、平衡的。他覺得他的人生理想、文學理想在他的生活中得到了印證和兌現,這一切都來源于大量的閱讀,是閱讀使他暢游在文學的海洋里。
閱讀書籍不光是要欣賞,同時我們也應該帶著批判的眼光來讀書。丁老師強調說:“如果我們一直百分之百認為書中寫的與自己心里想的一樣,那就沒有自己個性化的認識了。我們要敢于探究和懷疑,敢于質疑權威,同時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要找一些資料來佐證,我的質疑是不是正確的。我們可以找幾本相關的書來讀,如果發現確實已經有人懷疑了,這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自信;也有可能自己的懷疑是錯誤的,不可取的,這時,我們可以立即更正自己的錯誤觀點?!?/p>
三
很多同學一定也和我們一樣好奇,閱讀與寫作究竟有什么關系呢?丁捷老師把閱讀與寫作比作兩個不同的花園:前者繁花似錦,后者卻是荒蕪的待開采的?!拔覀兺瑢W就是待開墾的花園,想要建設這座花園,就必須不時去隔壁的花園觀賞,在他人的花園里多多感受;必須對所有花都熟悉,對它們有感覺。但在建設自己的花園時,我們不可能完全去模仿隔壁的花園,這樣就是抄襲,沒有任何新意。但通過觀賞,我們的素養和情感已經得到提高,完全可以自己設計一個屬于自己的花園。”丁捷老師解釋道。
蘇軾曾說過:“勞于讀書,逸于作文?!倍鸥τ醒裕骸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倍±蠋熞舱J為閱讀多了,寫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一般來說,寫作是從模仿開始的,不管多么偉大的作家,他最初的作品中都有其他人作品的影子。”丁老師說,“我最初的作品都是模仿別人的,現在自己看了都不好意思。我們為什么把中學生的文章稱為作文,而不稱為作品,就是因為其文章中有模仿的痕跡。模仿的作文如果沒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缺少自己的個性,那么作文就沒有價值?!?
“要想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寫作花園,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我們追問道。
丁捷老師說,首先,同學們要做到自覺閱讀,不能全憑興趣來讀書。其次,要多閱讀有關聯性的作品。什么叫關聯性呢?丁捷老師打比方說,在學習《愚公移山》這篇課文時,應及時去找一篇類似內容的、不同歷史時期或者是不同國家的同題材的作品,比如《老人與海》,把兩篇文章比較起來看。
采訪的最后,丁捷老師叮囑我們,對書要有一種敬畏感,要尊重作家。正是因為作家了解某種文化,才會把心中最有感觸的東西寫出來呈獻給讀者。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書里面便積累了許多優秀的、值得我們吸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