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延文 朱佳華
(嘉應學院醫學院 廣東梅州 514031)
花樣跳繩進入醫學院校體育課的必要性研究①
盧延文 朱佳華
(嘉應學院醫學院 廣東梅州 514031)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等方法分析醫學院校女學生居多的獨特性,同時概括花樣跳繩的特點、功能,來探討花樣跳繩進入醫學院校體育課的必要性。醫學院校體育發展中會存在它優勢和特點,利用其特點在體育課中引入花樣跳繩運動,使兩者之間相結合。相對其它專業的學生,學醫學生更容易學會科學鍛煉的方法和理論,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指導體育鍛煉,使之終身受益 。跳繩運動對場地要求不高,開展起來簡單、方便,跳繩運動可以激發學生對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并且達到健身、娛樂等功能,本文重在討論花樣跳繩進入醫學院校的必要性。
醫學院校 體育課 花樣跳繩 必要性
跳繩有著悠久歷史的漢族民俗娛樂活動,南宋以來,每逢佳節都跳繩,稱為“跳繩”[1]。跳繩是一種在環擺的繩索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體育游戲。跳繩是一項全身性的有氧健身運動,除了一般的運動健身功能外,相關研究表明以中等強度的跳繩運動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的睡眠質量,減少或降低出現焦慮和抑郁癥狀,對學生的心理作用具有積極的影響[2]?,F階段,我國醫學院校體育發展面臨的困難表現在學生人數多,每年都在擴大招生規模,原本有限的場地變得吃緊、體育教學變得被動,大部分院校滿足不了基本的教學需要,使體育教學開展受限。在課堂教學中,加上過于強調技能的學習而忽視運動的健身、娛樂本質等功能,讓體育課變成了訓練課,使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大大降低。
1.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對書籍的閱讀、相關學術期刊網站進行檢索,查閱了花樣跳繩、醫學院校體育教學相關資料多篇,為撰寫該文章提供理論基礎。
1.2 問卷調查法
問卷制作是通過查閱相關書籍和科研資料的基礎上,征求相關領域專家的建議進行修改敲定的。調查對象為嘉應學院醫學院的教師、學生,問卷信度、效度分別采用的再測法和專家內容效度判斷,所測得信度為0.83,效度較為理想。
1.3 專家訪談法
咨詢了相關領域的教授和專家,征求了他們對醫學類院校體育教學的相關意見和建議,為撰寫該文給予了極大的幫助。
1.4 數理統計
通過采用常規軟件對問卷調查所得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最后結果。
2.1 教師、學生對花樣跳繩引入體育課堂的期待程度
2.1.1 教師對花樣跳繩引入體育課堂的期待程度
為使花樣跳繩能順利的進入醫學院校體育課,本文通過問卷、訪談的形式對教師的態度進行全面的調查。旨在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把花樣跳繩運動引進體育課堂促使學校體育運動向前發展,為學校體育注入活力。
表1是體育教師對醫學院引入體育課的期待度調查,可以看出持非常期待的人數占據最多達到50%,比較期待的教師達30%,一般的占20%,在調查對象中沒有持反對態度的體育教師,說明體育教師對花樣跳繩引入醫學院體育課中持著積極態度。在訪談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主要擔心師資力量是否足夠,在校的體育教師年齡偏高,身體各方面素質下滑厲害,能否再接受一定強度的培訓。因此,在花樣跳繩引入學校時,必須全面了解花樣跳繩的特點和發展規律,掌握相關全面的基礎知識對以后花樣跳繩的教學和推廣非常有利。
2.1.2 學生對花樣跳繩引入體育課堂的期待程度
在學校里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全面了解學生愛好和興趣顯得非常必要,花樣跳繩運動在醫學院校是否真的受學生喜愛,然而學生對花樣跳繩的了解程度處于什么水平,我們對學生發放了問卷結果見表2。
表2是學生對花樣跳繩走進課堂的期待度調查,從表中可以看出學生對花樣跳繩是比較感興趣的,有211人選擇了非常期待比例占被調查者的70.33%,比較期待的學生占了20%,可以看出學生對花樣跳繩運動充滿興趣,期待程度非常高,受調查者中女生占了九成,原因在于醫學院的專業更接近女性,比如護理專業、助產專業等學生中女生非常多、男生較少,女學生更喜歡跳繩類,帶有趣味性項目的緣故。

表2 學生對花樣跳繩引入體育課的期待程度(N=300)
2.2 花樣跳繩的引入對醫學院校學生的影響
2.2.1 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
通過調查和實驗發現花樣跳繩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創新能力、提高團隊意識,對陽光體育的發展和素質教育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3]。研究表明,經常參加跳繩運動的學生心肺功能和心血管耐力都有不同的提高,跳繩不僅有利于提高協調性、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同時對培養大學生意志品質和奮發向上的精神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4]。有研究指出,跳繩一段時間后比之前沒參加跳繩運動時的體重有所下降,對提高肌肉含量、減少脂肪都有較好的效果。有研究結果顯示:參加跳繩鍛煉后的大學生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與鍛煉前相比有顯著性差異,焦慮和抑郁分值顯著小于鍛煉前,且也有顯著性變化。表明:中等強度的有氧跳繩鍛煉能顯著提高大學生的睡眠質量,能有效地改善大學生焦慮和抑郁癥狀,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積極的作用[2]。跳繩運動是被大家所認為最好的健身方式之一,它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增加樂趣,是一項深受學生歡迎的運動項目。
2.2.2 對學生自信心的影響
在所周知,世界冠軍、奧運會冠軍都是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先天體育天賦才能在眾多高手中占據一席之地,他們都是經過十幾年的艱苦訓練才能對一項技術掌握好,而我們在教學中也知道,學生課時是有限的不可能在體育學習和練習上花費更長時間,這與目前我國教育體制有關?;犹K不一樣,可以在1到2年里掌握一定的技術,因為學起來更方便,鍛煉效果不亞于其他運動項目。學生可以從一級學起,從不會到會,從一級到六級逐步學習、練習,可以與他人合作進行一些團體項目的練習,逐漸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相對其他項目來說,容易學的技術和自己比較感興趣的項目更容易建立自信心。跳繩運動場地約束非常小,學生平時可以進行跳繩運動,通過各種渠道可以參加一些跳繩協會或是舉辦的一些跳繩比賽,充分的把自己的才華展示出來,對增加交際能力非常有利,通過跳繩運動可以接觸到更多的跳繩愛好者,與他們相互交流不斷提高自身跳繩水平,同時也可以提高自己與他人的交往能力。
2.2.3 對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
經常參加運動的學生與不參加或很少參加運動的學生相對比,是存在一定的差別的,有研究指出,實驗前對實驗對象學生的入學成績進行了統計,之后又對已經入學一年或兩年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經常參加各種運動包括花樣跳繩項目的學生成績與自己的體育成績有著密切的關聯,實驗得出經常參加運動的學生,且參加次數一周不少于3次的學生,他們的學業成績與體育成績出現了正比關系,而實驗前對照組、實驗組入學成績都沒有明顯的差別,這可以說明經常參加花樣跳繩等體育運動項目的學生比不參加或少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的學業成績要高。相關研究表明,優秀運動員的大腦比普通人的要聰明、靈活,甚至有些優秀運動員在學校的學業成績是處于名列前茅,這一再證明了體育運動跟學習分不開,緊密相連,互相促進的。
在醫學院校的體育教學中結合女生較多的特點,在選取教學內容或是開選修課當中注意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進行設置?;犹K深受女大學生喜歡,尤其在醫學院校,人數上女生占據更多的席位,興趣上學生更期待花樣跳繩這類體育項目的學習,再加上醫學院校的場地、器材不足等情況,醫學院校勢必開展像花樣跳繩這類運動項目?;犹K的獨特性是顯而易見的,開展起來容易,鍛煉效果較好,女學生更傾向于花樣跳繩這類運動。綜合上述,教師和學生的期待程度都很高,對學生的影響都積極的,醫學院校增加花樣跳繩運動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滿足學生的運動興趣需要,還可以促使學校成為花樣跳繩的特色學校,蘊育一種強韌而有力的體育精神在學校氛圍中,使學校變得更有活力。
[1]崔樂泉.圖說中國古代游藝[M].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1:303-304.
[2]汪浩.跳繩鍛煉對大學生情緒、睡眠健康的干預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42(6):80-83.
[3]王奉濤,李華菊.貴州省高等院校開展花樣跳繩的可行性研究——以貴州師范學院為例[J].湖北體育科技,2014,33(6):545-546.
[4]宋會濤.在大學體育課程中開設《跳繩》及鍛煉價值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24):101.
G807
:A
:2095-2813(2015)10(b)-011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119
盧延文(1990,7—),男,漢,甘肅武威人,研究生,職稱: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朱佳華(1963,11—),女,漢,廣東梅州人,本科,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