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科
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一種面向學生的問卷調查頂崗實習評價方法
楊平科
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評價是作為職業教育教學活動的頂崗實習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曾經采用過以實習學生為對象的問卷調查,比較成功地對所在系的頂崗實習進行了評價。從實習學生的視角出發,問卷對實習企業、實習條件、實習過程和實習效果設計了22個客觀問題和3個主觀問題,評價并總結頂崗實習。從問卷答案的頻數分布和實習考察的結果看,評價基本上是客觀有效的。
頂崗實習;問卷調查;評價方法
頂崗實習是職業教育重要的實踐教學活動,是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也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評估的重要內容。既然是教學活動,評價就是頂崗實習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通過評價衡量頂崗實習的質量,推動頂崗實習的改進和發展。本文以筆者近年來年對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技術系種子生產與經營、作物生產技術和生物技術及應用三個專業頂崗實習進行的評價為例,討論以學生為對象的問卷調查評價企業在頂崗實習中的表現和頂崗實習活動整體的方法。
頂崗實習作為職業教育的一項實踐教學活動,也是一門實踐教學課程。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指出,一門課程(筆者認為也可以是一項教學活動)的質量監控和評價是一個相當復雜和嚴謹的工作,應當建立一個科學的質量監控和評價系統,分內部監控和外部評價兩個方面工作。內部監控主要由學校及其教師進行,外部評價則由外部專家承擔。趙志群還提出,應用質量監控和評價系統需要較多的時間和資金投入和系統化的技術支持,將其付諸實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

筆者以為,頂崗實習評價應當從內部評價做起,由簡到難。由于頂崗實習在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實施的過程必然是校企合作的過程,其內部評價應當包括企業評價和學校評價兩個方面,分別評價學生、企業(及企業指導教師)和學校(及學校指導教師)在頂崗實習中的作用,優先評價“課程有效實施并達到預期目標”(趙志群語)[1](參見右圖)。從筆者主持的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技術系頂崗實習看,企業一般將學生和企業指導教師納入員工績效考核,并按照學校要求對學生進行鑒定和評優,通常不愿也不會進行專門的頂崗實習整體評價。學校根據企業鑒定(以指導教師為主)、實習報告、實習手冊(日記)和學校實習指導教師的意見對實習學生進行學業評價。學校對實習企業和實習活動的整體評價一般以學生評價為主,參考實習指導教師和學校的檢查考察活動的意見進行。
因此,筆者認為評價應當簡便易行,客觀有效,設定:(1)采用簡便高效的結果型(非過程型)問卷調查,根據“課程有效實施并達到預期目標”的要求確定評價指標,簡便高效。(2)多數學生對實習持積極態度(已由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證明),由實習學生按照自己的體驗做出的評價是客觀公正的。

2.1 評價指標筆者主持的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技術系2008年頂崗實習評價對該系3個專業的頂崗實習進行了評價。評價分為實習條件評價、實習過程評價和實習效果評價3個部分。實習條件評價11個指標,分別評價實習學生對實習企業、工作崗位、管理制度、報酬、住宿、飲食、文體娛樂等的滿意度,離崗率及離崗原因、實習企業就業意愿、企業人員和活動的了解程度。實習過程評價4個指標,分別評價填寫實習日志、企業指導教師指導、了解企業人員和活動、適應企業管理制度。實習效果評價共8個指標,分別評價頂崗實習對實習學生敬業精神與責任心、人際交往能力、專業能力、產品質量意識、企業知識、價值觀和社會公德心、認識自我與培養自我意識、就業能力的提高作用(見表1)。其中實習效果評價指標多由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主要內容確定,實習過程評價指標由實習管理的一些要求確定,實習條件評價指標主要由實習協議中對企業的要求確定。評價指標設計中已經考慮了問卷設計。
2.2 問卷設計問卷調查有三個基本要求:標準,以同一種問卷進行問詢并以同一種方式發放與填寫;匿名,一般不要求被調查者在問卷上署名;間接,調查者一般不與被調查者直接見面[2]。
農業技術系2008年頂崗實習評價根據評價指標和問卷設計要求,共提出客觀問題(單選題)22個,主觀問題3個。(1)客觀問題。客觀問題中有1個問題是基礎問題(“你實習的企業是哪家”),是在匿名回答前提下為后面的問題(“你對你的實習企業滿意嗎”)服務的。有2個問題(“通過實習,你對企業的勞動紀律、規章制度和安排管理、技術規程適應嗎”、“你對實習企業的部門、人員和主要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了解嗎”)分別可以同時完成2個指標(實習條件評價指標3和實習過程評價指標4、實習條件評價指標11和實習過程評價指標3)的評價。因此21個客觀問題(基礎問題除外)評價23個指標。22個客觀問題有20個問題是通過打分評級(一般分4級,得分為4分、3分、2分、1分)評價的,便于統計分析。除上述1個基礎問題外,還有1個問題用以分析實習期間離崗原因的(“你在實習期間是否曾經離崗”、“離崗的原因是什么”)。(2)主觀問題。3個主觀問題分別是“你在實習期間主要參與了哪些工作”、“你在實習期間接觸了哪些制種作物或花卉或食用菌”、“你對本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有什么建議”,用以征求學生意見,了解實習內容,作為評價實習企業和實習整體的參考。
農業技術系2008年頂崗實習評價問卷調查采用整群抽樣,共向全部實習學生發出問卷183份,收回問卷169份,其中有效問卷138份。
3.1 統計分析
對打分評級指標(問題),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平均得分。同時分企業對實習企業滿意度得分分別統計,采用加權評卷法計算平均得分,進行了企業滿意度排名。計算了離崗率,統計分析了離崗原因。在1~2分之間,也就是不滿意到基本滿意的有4項;平均得分在2~3分之間,也就是基本滿意到滿意之間的有6項。實習離崗率為17.4%,58.3%是因為患病。企業滿意度排名不予公布。(2)4個實習過程評價指標中(全部為打分評級指標),平均得分在2~3分之間,也就是基本滿意到滿意之間。(3)8個實習效果評價指標中,平均得分在2~3分之間,也就是基本滿意到滿意之間的有6項;平均得分在在3~4分之間,也就是滿意到很滿意之間的有2項,分別是敬業精神和責任心提高、自身認識提高與自我意識培養。
3.2 對本次評價的評價20個打分評級的問題中,有18個問題在4個等級的頻數分布呈正態分布,可以認為學生答卷基本是客觀公正的,得到的評價也是公正的。學生對實習企業的評價的滿意度排名也和學校實習指導教師的看法一致。2個在4個等級的頻數分布不呈正態分布的問題,分別是你認為“這樣的實習對你的社會知識培養有沒有價值”和“你認為這樣的實習對你將來的就業有沒有價值”。
總體來看,農業技術系2008年頂崗實習采用的面向學生的問卷調查評價方法,適應實際條件,簡便易行,客觀有效,可以推廣應用。但是,對評價指標的設計、對問卷的設計應當更加科學和規范,建議參考全面教學質量管理理論和社會科學的問卷調查方法。
[1]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118-120.
[2]鄭金洲,陶寶平,孔企平.學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14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