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晶,梅婷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40;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40)
參芪景天顆粒聯合化療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K細胞影響
郝晶1,梅婷2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40;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40)
急性髓系白血病;參芪景天顆粒;化療;NK細胞
急性白血病是指由于造血干細胞惡變,導致某系列白細胞成熟障礙,其幼稚白細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組織中惡性增殖,浸潤全身組織器官,使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以貧血、發熱、出血、肝脾及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目前白血病的發病機理尚不明確,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急性白血病的發生、發展與機體免疫水平降低有著密切的關系,尤其是細胞免疫異常。NK細胞執行細胞免疫功能,是機體免疫防護中重要的活性細胞[1]。急性白血病本身可致NK細胞數量及功能異常,NK細胞功能缺陷也與白血病的發生、發展及預后有密切關系。NK細胞能快速溶解腫瘤細胞、病毒感染細胞、骨髓及胸腺的某些細胞亞群等,無需抗體參與和事先致敏[2],亦不受MHC限制[3],是機體免疫監視的主要成分,可以識別和殺傷突變細胞,在機體的抗腫瘤免疫監視中起第一道防線的作用[4]。各種白血病細胞系對藥物的敏感性取決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改變,如紊亂的T淋巴細胞亞群得到糾正,NK細胞數量逐漸增加。因此通過某種途徑使NK細胞重新獲得活躍能力,使患者的免疫力獲得提高,成為白血病治療的新方向。本研究旨在觀察參芪景天顆粒聯合化療能否改善NK細胞功能來判斷用藥的臨床療效,為參芪景天顆粒的臨床應用及研究提供依據。
1.1 實驗對象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均選自2010年—2013年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張之南的《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5]中相關標準。入選病例按簡單隨機分組方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5例。治療組中男6例,女9例;年齡最小17歲,最大56歲,平均年齡(39.51±13.26)歲。對照組中男7例,女8例;年齡最小16歲,最大54歲,平均年齡(37.25±14.92)歲。另設正常對照組(正常健康人群)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60歲,平均年齡(41.68±14.69)歲。3組性別和年齡經統計學處理,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實驗方法2組均應用HA或DA方案,治療組加用參芪景天顆粒,藥物由西洋參、黃芪、紅景天等組成,根據辨證分型加減用藥,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制劑室提供。
1.3 儀器和試劑①儀器: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FACSCaliber型)、離心機(北京雷勃爾離心機有限公司,LDZ5-2型)、50 mL精確移液器。②試劑:CD3/CD16+56/CD45/CD19四色熒光抗體、Trucount tube、FACS Lysing Solution(均購自美國BD公司)。
1.4 實驗步驟①取50 μL全血(抗凝)加入Trucount tube中;②取10 μL三色或四色標記的抗體,加入Trucount tube中,混勻,室溫避光放置15 min;③取出加入450 μL 1×FACS軟件下,收獲15 000個細胞分析;④計算細胞數:獲取細胞數× Beads總數。
細胞數/(個/μL)=Beads獲取數×樣本量
1.5 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屬正態分布用x±s表示,兩樣本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中兩樣本率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5]評定療效,①完全緩解(CR):臨床無白血病細胞浸潤所致的癥狀和體征,生活正常或接近正常;血象:Hb≥100 g/L(男),或≥90 g/L(女及兒童),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白細胞分類中無白血病細胞;骨髓象:原粒細胞Ⅰ型+Ⅱ型(原始單核-幼稚單核細胞)≤5%,紅細胞及巨核細胞系正常;M2b型:原粒細胞Ⅰ型+Ⅱ型≤5%,中性中幼粒細胞比例在正常范圍;M3型:原粒細胞+早幼粒細胞≤5%;M4型:原粒細胞Ⅰ、Ⅱ型+原始單核及幼稚單核細胞≤5%;M5型:原始單核細胞Ⅰ型+Ⅱ型及幼稚單核細胞≤5%;M6型:原粒細胞Ⅰ型+Ⅱ型≤5%,原始紅細胞及幼紅細胞比例基本正常;M7型:粒細胞、紅細胞二系比例正常,原始巨核細胞+幼稚巨核細胞基本消失。②部分緩解(PR):骨髓原粒細胞Ⅰ型+Ⅱ型(原始單核+幼稚單核細胞)>5%而≤20%;或臨床、血象中有1項未達完全緩解標準者。③復發(經治療獲CR后出現下列三者之一):骨髓原粒細胞Ⅰ型+Ⅱ型(原始單核+幼稚單核細胞)>5%而≤20%,經過有效地抗白血病治療1個療程仍未達到骨髓象完全緩解標準者;骨髓原粒細胞Ⅰ型+Ⅱ型(原始單核+幼稚單核細胞)>20%者;骨髓外白血病細胞浸潤。④持續完全緩解(CCR):從治療后完全緩解之日算起,其間無白血病復發達3~5 a以上。⑤長期存活:急性白血病確診之日起,存活時間(包括無病或帶病生存)達5 a或5 a以上。⑥臨床治愈:停止化療5 a或無病生存達10 a。
2.2 結果見表1~表3。

表1 2組療效比較(n,%)

表2 3組治療前后NK細胞比較(x±s)個/μL

表3 2組不良反應比較
在中醫文獻中無“白血病”之名稱,根據其發熱、出血、貧血、肝脾及淋巴結腫大等特征,白血病分別歸屬于中醫“溫病”“血證”“虛勞”“瘰疬”等范疇。扶正祛邪是中醫學的重要治療原則,根據疾病發病的不同階段,分別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我院科應用參芪景天顆粒聯合化療治療AML已達十余年,方中西洋參、黃芪、紅景天具有益氣生血、扶正填精之效。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西洋參中Rg3總苷,能夠作用于人體內的腫瘤,使腫瘤生長速度得到顯著緩解,并且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6];黃芪可通過誘導腫瘤細胞凋亡而抑制腫瘤生長[7];紅景天能抑制腫瘤細胞增殖,阻滯細胞周期,誘導分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新生血管[8]。
本研究結果顯示:初診AML患者NK細胞活性和數量明顯低于正常健康對照人群,化療緩解后NK細胞水平升高,但還未升高至正常健康人群水平,這與Luczynski等[9]觀點一致,提示AML患者在經過誘導治療后NK細胞水平并未恢復至正常,體內仍存在大量白血病細胞,NK細胞免疫監視功能未完全恢復,不能完全清除殘留白血病細胞,患者有復發可能,仍需鞏固治療。本結果證實參芪景天顆粒具有升高NK細胞數量,增強NK細胞活性,抑制白血病細胞生長的作用。
中醫藥聯合化療治療AML可協同傳統化療藥物提高AML患者的緩解率,使AML患者緩解期、生存期延長,降低化療的毒副作用,希望能為AML的治療探索新的途徑。
[1]FARAG S S,VAN DEUSEN J B,FEHNIGER T A,et al.Biology and clinic impact of human natural killer cells[J].Int J Hematol,2003,78(1):7-17.
[2]KIESSLING R,KLEIN E,WIGZELL H.“Natural”killer cells in the mouse.I.Cytotoxic cells with specificity for mouse Moloney leukemia cells.Specificity and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genotype[J]. Eur J Immunol,1975,5(2):112-117.
[3]LANIER L L.NK cell recognition[J].Annu Rev Immunol,2005(23):225-274.
[4]FARAG S S,FEHNIGER T A,RUGGERI L,et al.Natural killer cells receptors:new biology and insights into the graft-versusleukemia effect[J].Blood,2002,100(6):1935-1947.
[5]張之南.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S].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72-175.
[6]尹麗麗.人參的藥理作用及現代研究進展[J].中醫臨床研究,2013(5):122.
[7]胡新月,王新雨,王麗.黃芪的藥理作用及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4(15):20-21.
[8]劉明成,張得鈞.紅景天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2013,9(6):65-69.
[9]LUCZYNSKI W,STASIAK-BAMUTA A,KRAWCZUK-RYBAK M,et al.Is cellular immunity not impaired after remission induction i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in children[J].Pol Merkur Lekarski,2004,16(91):17-21.
R733.71
B
1000-338X(2015)04-0024-02
2014-12-25
郝晶(1976—),女,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系統疾病臨床工作。
梅婷(1988—),女,碩士研究生。
E-mail:meiting198806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