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蘭,陳鵬典,楊卓欣,貝劍宏,蔡賢兵,曹健,覃曉玲
(1.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廣東深圳518000;2.深圳市中醫院,廣東深圳518033)
按摩聯合放血拔火罐治療產后乳房腫塊35例
陳秋蘭1,陳鵬典1,楊卓欣2,貝劍宏1,蔡賢兵1,曹健1,覃曉玲1
(1.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廣東深圳518000;2.深圳市中醫院,廣東深圳518033)
產后乳房腫塊;按摩;放血;拔火罐
產后乳房腫塊多由于產后乳汁淤積所致,主要表現為一側或雙側乳房單個或多個腫塊,排乳不暢,乳房有觸痛感,甚至可導致化膿,嚴重影響患者和新生兒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筆者近年來的臨床研究結果[1,2]表明:按摩和放血拔火罐可有效改善產后乳汁不下癥狀,促進產后乳汁分泌。基于前期研究基礎,本研究擬定按摩聯合放血拔火罐治療本病3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70例患者均來自于2013年10月—2014年9月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門診患者,按照就診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5例。治療組年齡23~39歲,平均(29.54±4.77)歲,病程3~12 d,平均(6.83±2.41)d;對照組年齡24~38歲,平均(29.69±4.92)歲,病程3~11 d,平均(6.86±2.13)d。2組年齡、病程等情況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臨床表現符合《實用婦產科學》[3]中哺乳期乳腺炎的診斷標準:①哺乳期婦女,多見于哺乳早期或初產婦。②初起乳頭排乳減少,乳房內有腫塊,繼而結塊增大脹痛,皮膚不紅;結塊邊界清楚,壓之脹痛;排乳通暢后腫痛減輕,結塊消退。③偶伴有全身低熱。④患側腋下淋巴結無腫大。⑤血常規正常,B超檢查示囊性包塊或液性暗區。
1.3 排除標準不符合診斷標準者;對此研究知情不同意者;乳房其它良性、惡性實質腫塊者;乳房腫塊表面破潰、周圍充血水腫、局部張力較高者;積乳繼發細菌感染形成急性乳腺炎或化膿性感染者;乳房局部患有皮膚病或皮膚有明顯外傷者;B超檢查或腫塊穿刺示局部血腫形成者。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術者常規消毒后,備干濕適中的消毒毛巾1~2塊。左手持毛巾,右手食指和拇指將乳頭固定,用毛巾清理表面奶漬、乳栓小白點和脫落表皮等,清潔乳頭確保乳汁出路通暢。食指和拇指分別從上下左右各個方向提捏乳頭,邊清潔邊提捏,用力適度。食指和中指由乳根向乳頭方向逆反射狀均勻推捋,力量由輕到重,由外及內。兩側乳房各按摩10 min。操作完畢后轉換合適體位,分別點按乳中、乳根、膻中、肩井、脾俞、肝俞等穴,每穴0.5 min。以上操作隔天1次,3次為1個療程。
1.4.2 治療組按摩方法同對照組,配用放血拔火罐,基本取穴:乳中、膻中、腫塊阿是穴。按摩后,患者保持臥位,局部消毒,采用采血針快速點刺以上各穴位5~8下。采用大小合適的玻璃火罐進行拔罐,乳中穴操作時需將乳頭和乳暈處于罐內,見少量乳汁流出即可。留罐10 min起罐,出血量以約1 mL為度。以上操作隔天1次,3次為1個療程。2組均在治療前和治療1周后分別用皮尺測量乳房腫塊大小并評估其療效。
1.6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屬正態分布的以x±s表示,采用兩個獨立樣本的t檢驗。
2.1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臨床疾病診斷治愈好轉標準》[4]擬定,痊愈:乳房腫塊消失。顯效:乳房腫塊面積縮小1/2以上。有效:乳房腫塊面積縮小1/3以上,1/2以下。無效:乳房腫塊縮小1/3以下。若雙乳均有腫塊,或單乳存在多個腫塊,則測量最大腫塊為準。
2.2 2組療效比較見表1。2組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不良反應。

表1 2組療效比較
乳房腫塊治療多數醫家主張以疏肝健脾、理氣散結為治療原則。本病的發生多由于產后排乳不暢,乳腺管阻塞,導致乳絡不暢,乳房腫塊形成。現代醫學主張抗菌藥物干預治療,然而采用抗菌藥物治療后,藥物可自乳汁分泌,對新生兒存在潛在影響,且可引起不良反應[5]。因此,探討一種對母子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法,減少急性乳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勢在必行。
手法按摩能疏通經絡氣血,增強局部循環代謝,促進淋巴回流,使閉塞的乳腺導管通暢,從而防止因乳汁淤積而產生腫塊[6]。通過點按乳中、乳根、膻中、肩井、脾俞、肝俞等穴,可把積聚的乳汁及時排出,避免急性乳腺炎的發生,從而達到軟堅散結的效果。放血療法具有通經活絡、消瘀止痛、調和氣血、養血活血等功效,可顯著改善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環。一方面通過放出瘀血,可加強局部微血管自律性,增加雙向交流,促進機體物質及時補充到血液循環;另一方面通過刺激微血管壁神經,加強微血管的調節作用,間接改善微循環功能,從而改善機體臟腑組織器官功能[7]。拔火罐可增強真皮結締組織中的單核吞噬細胞活動,擴張血管,促進白細胞滲出,有助于吸出體內有害物質,通過拔罐時產生的負壓,使局部毛細血管充血,紅細胞破裂,表皮瘀血出現自溶,加快血管恢復舒縮功能,改善血液流通[8]。通過對乳中、膻中和腫塊阿是穴放血拔火罐,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微循環,使病灶區血流通暢,達到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作用。
[1]陳秋蘭,貝劍宏,蔡賢兵,等.點穴按摩對促進產后乳汁分泌的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4,32(11):159-161.
[2]陳秋蘭,朱社寧,佘寶鉆,等.按摩配合放血拔火罐促進產后乳汁分泌的臨床研究[J].世界中醫藥,2013,8(7):764-766.
[3]王淑珍.實用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423-424.
[4]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勤部衛生部.臨床疾病診斷治愈好轉標準[S].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87:619.
[5]畢廣東,于倩,張佳慧,等.自擬天黃消癰散聯合理療及手法排乳治療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2014,32(11):126-128.
[6]鮑以嘉,田超穎,鄭蔚.乳癰方結合手法按摩治療乳癰76例[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4,48(8):65-66.
[7]王超,高靚,郭義.近10年中國中醫刺絡放血療法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急癥,2010,19(7):1197-1199.
[8]肖道梅,王俊玲,滕輝,等.微波加中藥外敷治療急性乳腺炎形成僵塊后的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3,31(6):117-118.
R271.44
B
1000-338X(2015)04-0037-02
2015-05-25
深圳市醫療衛生類科研項目(201303076)
陳秋蘭(1968-),女,副主任護師。
楊卓欣(1962-),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E-mail:dalexis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