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單
【摘要】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對操作技能要求較高,如何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加強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是護理老師一直探討的話題。
【關鍵詞】中職護生;護理操作技能;護理操作示教
筆者目前教授的對象為中職衛校的護理學生。她們年齡普遍較低,自律性較差,學習的主動性、自我學習的能力較差。因為理論知識掌握的程度較低,所以在上操作實踐課的時候往往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對操作的目的、用物準備、操作流程等都不熟悉。目前,筆者所在學校一般有三層基護實驗室,每層樓有兩個實驗室,通常我們將學生分成15小組,每組大約4名學生,共用一套用物和一個床單元。由一名帶教老師和一名實驗室老師共同指導。由于教師與學生不能完全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有些不自覺地學生會在老師沒有監督到的情況下偷懶,玩手機或者講話,老師在時又做樣子在做操作。她們對操作重要性的認識程度不夠高,導致對操作課不上心,認為反正也不用考試,沒有必要認真練習。通過翻閱大量資料,及同專業教師的相互討論,為了能有效提高中職衛校護生的操作實踐能力,筆者認為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中職護生
1.提高學生對操作課的重視程度,強調操作技能的重要性。技能考核列為考試項目。告知學生,操作課也是需要考試的,且只有在最終的操作考核中通過才能進入臨床實習,而沒有通過的學生不能進入臨床實習,從而影響今后的護士執考,進一步影響護士資格證的獲取。
2.操作開始前讓學生自己準備操作所需的用物。往常的操作用物都由實驗室老師提前準備好,學生根本沒有經過思考?,F在自己查找課本準備用物可以讓她們對操作目的、用物更加清楚。
3.加強學生操作中的無菌觀念及查對意識。很多學生會因為是操作課而不是真正面對病人而忽略查對,也不查對床號、姓名、藥名、濃度、劑量、方法、時間就做操作。他們感覺面對模擬人說話很不好意思,所以經常做的都是無聲操作,與模擬人之間無任何交流。操作中無菌觀念差,不戴口罩、不洗手、不消毒、跨越無菌區域等一系列違反無菌原則的動作時常出現。教師要對反復強調無菌及查對并注意在示教課時自己也要該做的動作做出來,該說的話說出來,而不是做樣子,省略這個省略那個。
4.反復觀看教學視頻。組織學生統一觀看教學視頻,強調操作的重點和難點,加深對規范動作的印象。班級上每人都有一部手機,可以讓學生將教學視頻下載在手機上反復觀看。
5.激勵學生。在班級內搞一個操作大比武活動,請基護教研室的教師作為評委老師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評分,設置獎項對獲獎者予以獎勵,這樣可以引起學生學習操作的興趣,增加練習的動力。
二、實驗課程的設置
1.建議教務科將《護理學基礎》在原課時的基礎上增加學時,主要用于技能訓練。同時多安排一些基護老師進行協助指導。
2.基護實驗室全天開放,中午及下午放學后可以讓學生來練習,只有反復的練習才能使操作更加熟練。
3.學生下臨床實習之前安排一個月的實訓課,進行強化訓練。
4.加強實驗室建設。我校在原實驗室條件的基礎上購置了一些常用的模型、器械,又增設了一些先進水平的儀器,如靜脈注射手臂、心肺復蘇模擬人等。這樣改善了學生技能訓練的條件,從而保證了學生護理操作訓練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三、對教師的要求
1.改進操作示教的方法。目前護理學基礎課程教學中,示教時都是采取邊示教邊講解的方法,并且示教過程只有一次。這種示教方法存在反復性,操作過程不流暢,反而導致對整個操作流程不清晰。筆者翻閱文獻資料擬定了一套新的示教方法:(1)每項操作示教分兩遍進行。示教前明確說明目的、方法、用物及操作流程的每個步驟(2)第一遍護理操作示教全程不間斷,讓學生把操作中的疑點記錄下來,等示教結束后再予以解答。(3)第二遍示教時放慢速度,邊示教邊講解,同時重點回答之前學生提到的一些疑問。經研究表明這種示教方法有利于學生對護理操作技術的認知和理解。
2.言傳身教。教師要在教知識、教能力的同時不忘教態度。在上實驗課時,教師應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教師必須先實行。比如要求學生進實驗室時衣帽要整潔,教師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無菌操作,教師就不能沒有無菌觀念。
通過對三個大的方面進行改進,相信學生的操作技能一定會有實質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