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
【摘要】文章通過對英語課程自主學習策略現存問題展開分析,從而引出對英語課程自主學習策略改革的相關建議,如挖掘學生英語自我學習動力、教師教學模式改革、提升教師教學素質、促使其轉變傳統性的教學思維,實現英語課程自主化學習。
【關鍵詞】英語課程;自主學習改革;策略研究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英語語言漸漸成為國際化語言,所以英語課程的重要性也就漸漸體現出來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當前的英語課程教學現狀差強人意。現存的高校英語教師在實施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其將所有教學重點都放在灌輸學生英語知識方面,忽視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此外就算注意到這一方面,但其所運用的教學策略較為傳統化及單一化,無法促使學生培養優質化的自主學習能力。筆者以此為基礎展開思考,以我校為例,研究如何實現英語課程的自主學習改革策略。
一、英語課程自主學習策略現存問題
(一)英語課程自主學習缺乏學習動力
由于英語語言自身的原因影響,當前存在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英語及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非常薄弱,在進行英語課程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動力及激情,促使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從而沒有對自身進行嚴格英語學習要求,譬如構建針對自身英語學習的計劃。
(二)英語教師在英語課程自主學習教授過程缺乏正確的教學方式
隨著英語語言在我國教育發展的時間不斷增長,存在部分英語教師,尤其是教授英語課程時間較長、經驗較多的教師,其教學思想趨向僵化發展,教學方式還停留在“填鴨式”與“題海式”的教學方式,促使教學課堂死板、不生動、缺乏生命力。
二、英語課程自主學習策略改革建議
(一)挖掘學生學習英語的內驅力
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身的精神世界應該是一種富含自主性、個性化的,而不是經由教師等外力條件下的刻意實施構建或建設。因此為了確保學生在進行英語課程的過程中擁有足夠多的動力、內驅力,可以考慮經由增加學生自身學習的自主化空間這一措施。因為一種自主學習空間的形成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將內驅力挖掘出來。具體化的教學行為可以經由下述措施進行:在學生實施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應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包括時間與內容的多個方面,引導學生加入到英語課程的學案編輯工作中,在學案中可以設置一種自由化的言論板塊,讓學生將自身的想法、建議及問題都表達出來,實現學生自主化選擇與決定。當學生在英語課程中實現了自主,自然而言就會對自身的學習過程產生責任感,盡可能將類似逃避、敷衍等不良現象避免。此外,自主學習在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都是非常重要的,當學生真正構建自主化學習策略,漸漸地就會對學習這一內容產生一種極其濃厚的興趣,并為此給予相應的努力,并為之而奮斗。
(二)對當前英語教師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優質英語思考問題的提出為例
在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一個優質化、花費心思,并根據學生的興趣點為基礎所設計的問題,往往在英語課堂上可以將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抓住,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展開深入化的探討與研究。對此,應該針對性的構建英語課堂問題。
首先,英語課程中的問題設置應該選擇適當難度,慢慢從較為簡單的問題引申到較為復雜的問題。同時在問題的設置國政中應該注意整個英語教材中的核心位置,真正實現層層推進。太過簡單的問題不能讓學生產生更多共鳴與思考,并使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在英語可課程問題設置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具備的經驗,并以交流、思考、分析作為前提,解決問題。其次,則應該強調思維啟迪。老師設置的英語問題要保證能推動學生展開自主思考,讓學生調動課堂學習積極性,從閱讀中進行交流與思考,進而得到更加正確的答案。最后,強調整個探究的流程。老師不單單要讓學生快速得到正確答案,還應該幫助學生了解產生這些答案的具體來源,從整個過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增強認識問題的能力,進而為以后提供幫助。
(三)改變英語課程教師的教學思維,全方位提升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那短短幾十分鐘時間應該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戰場”,所以該時間段內應由學生自己掌握與主宰,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身份,實施學生互動化的聽說讀寫等訓練化活動,而在這之中,老師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引導、提醒、指導及糾正錯誤的作用。此外,教師應熟練掌握課堂學習過程,確保英語課程進度。同時教師必須具備非常廣闊的知識面,對英語教材的掌握也必須非常優質,當課堂教學過程出現某些突發性問題時可以從容面對,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技巧及方式。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必須要對自身教學修養嚴格要求,提升自身在英語語言學習及教學方面的理論學習,同時還可以通過集體化備課學習、組織聽課、相關教學課程錄像的觀看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最終改變其英語教學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