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娟
【摘要】高校一線教師是倡導校園廉潔文化建設的主力軍。發揮高校教師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從源頭上有效抵御和防范高校腐敗行為,推動高校廉潔文化的傳播和落地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高校;教師;廉潔文化
自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高校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廉潔文化進校園主題活動為載體,積極推進校園廉潔文化建設,起到了一定的宣傳和輿論導向作用。但高校廉潔校園文化的教育內容和形式還比較陳舊,對一線教師的廉政教育還停留在文件學習上,對學生的廉潔教育以班會教育為主題的教育形式流于說教,廣大教師和學生對廉潔的認識不清晰,具體做法不明確,教育意義和作用不明顯。本文以為,一線教師是高校校園廉潔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在倡導高校校園廉潔文化建設中有以下幾點可為。
一是筑牢思想防線,加強對高校腐敗現象的防范能力。高校教師是個清貧的職業,面臨著學歷、能力要求高,工資、福利待遇低,職稱評定困難等多重職業壓力,也有少數人以改善生活狀態為借口,滋生腐敗行徑,如因收受學生禮品禮金,幫助學生篡改學習成績:推薦不符合條件的學生發展入黨:不按規定推薦有關系、有門路的學生違規就業等。因此,只有從思想上筑牢堅決抵制腐敗行為的防線,才能從源頭上提高防腐拒變能力。一線教師應意識到,從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上來講,既然選擇了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也就意味著很多時候,選擇了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地工作,為廣大學生服務。占點便宜,發不了財,更有損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莫不如勤奮鉆研學問,努力成為某方面的專家能手,受人尊敬。莫不如用愛心培育莘莘學子,把將來桃李滿天下作為自己職業的認可和追求,更能顯示出教師職業生涯的價值。
二是強化理論學習,提高對高校腐敗現象的鑒別能力。當前,高校廉政學習的資源主要是文件和學習讀本,理論性強,內容高度概括,不利于直接指導具體工作。比如習總書記的廉政論述摘編有的著眼點小,說理透徹,一學就會;有的理論性強,有高度的思想概括,需要仔細研讀。高校的純理論學習枯燥、乏味:難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結合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日常工作來學習、認識和體會。多觀看廉政教育警示片中的相關案例,以案說法,幫助自己更加明確不廉潔的具體形式,更透徹地理解現象背后的本質,幫助自己在實際工作中舉一反三,自覺防范和抵制腐敗現象。比如《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廉政警示片中提到某些領導干部以為利用辦公事之機個人自費旅游是不違規的,這就是一種錯誤認識。用教育片的形式學習,讓廣大教師明確清楚不能用公家的時間、物資、交通工具等辦自己私人的事情。
三是提高自身修養,樹立廉潔自律的高潔形象。俗話說“德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一線教師,是直接跟學生打交道最多的人,也是同學們心目中的公眾人物。一線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他們的一次不當違紀行為,表面上看起來獲得了暫時的利益,實則老師的光輝形象在“交易”的那一剎那就完全掉價了。用自己長久樹立起來的正面形象來換取一次、兩次的收受禮品、禮金,或利用親緣關系違規為學生辦事,最終卻毀了自己的聲譽,是切不可取的愚昧行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線教師只有以高尚的品德影響人,以高尚的品格教育人,以高尚的形象感染人,才能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和精神境界,才能在廣大同學中樹立廉潔自律的高潔形象,才能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
四是創新教育形式,促進廉潔校園文化的傳承。高校目前采取的廉政教育形式還比較單一,內容寬泛、空洞。廣大師生對廉潔自律的認識很膚淺,還有很多一線教師也認為廉潔只是領導干部的事情,與自己無關。學生對于廉潔只有初步的概念,但具體怎么做才能做好廉潔自律,一次班會、一次學習討論顯然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作為一線教師,為同學們認識廉潔、理解廉潔尋找恰當的學習載體十分重要。對學生而言,載體越生動,越貼近他們的興趣,越有益于他們的學習和吸收。比如,把理論說教改成循循善誘,學校或支部層面可列舉教師、同學們中存在的不廉潔行為,分析它們的危害程度,并師生以漫畫、海報、小品、書法作品、微電影競賽等形式表達出來,作為教育的材料,廣泛宣傳。如此一來,宣傳的內容大家一看就明白,一看就懂,更樂于接受和吸收,從而也能更好地促進廉潔校園文化的形成和傳播。
總之,作為一線教師,自身依然要提高警惕,廉潔自律。從思想想牢牢筑起自覺抵制腐敗的道德防線,才能從源頭上杜絕腐敗行為的發生。從行動上加強學習、提高自身修養,才能有效抵御和防范腐敗行為。從責任上積極倡導,不斷創新育人形式和載體,才能推動高校廉潔文化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