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健
【摘 要】語文教學的合作學習過程,教師不是旁觀者,也不是操控者。合作學習時,語文教師角色發生轉化,由操控角色轉化為多元角色。語文教師適時扮好多元角色,履行各種角色職責,有效保障合作學習成功。
【關鍵詞】教師;合作學習;多元角色
我校開展的“三段六步”課堂教學模式,有合作學習環節。有老師說:“三段六步”好,合作學習好,課堂上學生自由發揮,我只作壁上觀。
老師,真能這樣放任學生自流嗎?
特級教師錢守旺說:“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應是旁觀者,也不是操控者。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中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具體地說,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應起到如下作用:規范行為,發現火花,排除障礙,引導深化。”
維特根斯坦說:“貼著地面行走,不在云端跳舞。”用語文方法教學生語文,讓學生掌握漢語表達的基本技能,豐厚人文底蘊,進而涵養品質,陶冶性情,以適應人生和社會需要。“語文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精神的底子”的良方之一,便是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時,教師扮演的課堂角色發生轉化,由單一的操控角色變為多元角色。
一、教師總編劇
合作學習能否落到實處,是否有效,關乎教師總編劇功力高低。
語文教育的教學設計,強調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強調培養學生的“軟實力”。教師總編劇對教學內容涉及的方方面面,學生提出教師從未見識或尷尬的問題,應做系統設計。教師高要求做好課前準備,必有扎實的課前編劇功力。教學設計時,教師改變設計一種教學模式的單一局面,設計有助學生深入文章理解、思考探究、能力提高等學習內容,設計廣泛激發學習興趣、“需要合作”的多種學習情境,設計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平臺,分配合作學習、探究、交流時間。設計合作任務時,考慮學生“最近發展區”,依據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水平, 聯系生活實際、社會閱歷、人際交往等,創設游戲活動、角色表演、團體競賽、具體問題解決、拓展延伸、運用遷移等情境,喚醒學生的人生體驗,激發學生自覺融入“樂學”氛圍,愉悅地自主、合作學習。
二、教師總導演
合作學習,是生本意識理念和學生發展問題的具體體現,課堂教學轉變為師生雙邊合作、發展的生本層面。
合作學習前,教師統籌安排,精心導演,幫助學生建立適宜的學習小組,多方因素考慮組員配備。性格因素的內向與活潑學生組合,利于互補互促;成績因素的差與好學生組合,利于學困生以示范、榜樣、輔導作用,形成“一支獨放不是春”共贏局面;能力級別相同學生組合,利于學生能力更深層次的提高。根據組員組成因素,安排相應職務,培訓職務職責。可自擬組名,可分配組長、副組長、學習委員、中心發言人、紀律委員、機動人員。對各組提出明確要求,明確合作學習時發言順序、發言方式、聽取習慣、提新見解方式等。合作學習時,教師根據活動需要,創設不同角色,組織和團結班級人員,發揮他們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要求成員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職責,又要相互支援、密切配合,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完成合作任務。
三、教師調度員
合作學習時,教師“調度員”執證上崗,履行職責。首先,“調度”學生選擇正確的學習目標,選擇用已有的信息對目標問題探究交流。如學生漫無邊際地自由發揮,造成南轅北轍,課堂雖活但亂。其次,及時“調度”合作學習中出現異常、不和諧的情況,促進合作學習有效有序進行。有時,學生探究、交流話題越來越多,思維越走越遠,甚至“離題萬里”,及時“調度”,讓其“言歸正傳”。最后,合作完成對新知總結、提煉、運用、拓展、活用時,教師更要履行調度協調職責。合作交流過程,是師生、生生間思維碰撞過程,有思維火星凸顯,可能是富有創意的奇思妙想、富有哲理的話語、富有個性的事物。此時,教師要做體味、感悟、搜尋的情報“調度員”。學生可能因知識容量少、生活閱歷淺、拓展不暢等,導致思維受阻而不能深入合作,教師應適時做排除學生前進道路的“地雷”的點撥、引導“調度員”。
四、教師參與員
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對話、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交流探究結果,教師絕不能做壁上觀,積極參與其中,轉換為“參與員”。教師放下“師道尊嚴”成合作學習的學習者,與學生保持平等的關系,參與學生交流,發現合作探究的成績、問題,感悟合作探究的亮點。合作學習突遇障礙,“參與員”闡述自己觀點、見解,避免合作學習擱淺、癱瘓。探究、交流偏離預定“軌道”,“參與員”及時把好“方向盤”,避免合作學習走入歧途。交流激烈,“參與員”調停糾紛,平息矛盾。合作學習時,學生的見解、感悟有可能是教師課前沒有設計到的,“參與員”端正態度,發揚“教學相長”風格,促進自己成長。
五、教師賞識員
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當學生被鼓舞和被信任時,他能做得最好。”教師調度學生大膽闡述見解時,善于捕捉學生那點點滴滴的閃光點。學生有獨到見解或閃現創新思維火花時,教師“賞識員”及時鼓勵贊賞,學生收到成功喜悅和快樂體驗,自然產生無窮的自信。學生不完整、不夠準確甚至錯誤的表達,教師賞識學生積極思考和敢于各抒己見,贊美敢想、敢說、敢問、會問,有效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探究、交流意識,有效鍛煉學生表達交流欲望。教師賞識他們,肯定進步,鼓勵成功,學生積極探究,暢所欲言,學會合作與交流,形成正常人際交往習慣,養成合理、科學的交流習慣,提升他們的人格魅力。
六、教師發展員
著名教師婁維義說:我從學生身上收獲新的成長。
合作學習時,學生受到諸種不利因素干擾,產生思維混亂、交流語言表達不暢、語意闡述不明等現象,教師“發展員”閃亮登臺,畫龍點睛的點撥、引導、啟迪,助學生解決障礙,一石激起千層浪、撥開云霧見青天。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當今世界,新知識、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世界多樣性顯現不已。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里不合常理的事,那里不明就里的物,給老師積累知識造成眾多缺陷。學生見過老師沒見過的事物,學生聽過老師沒聽過的東西,腦中產生稀奇古怪的念頭,交流不為老師知曉的事物。合作交流時,他們會闡明,老師會當頭棒擊,狼狽不堪。為了避免這種尷尬局面的發生,老師要有“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胸懷,虛心學習,發展自己。教師“發展員”在師生雙邊合作中得到發展,千方百計充實自己,提升自己人格魅力,增強教師“軟實力”。
老師,適時扮好合作學習中的多元角色,履行角色職責,創建有引發、有思維、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有效保障合作學習的成功,促進學生人生的發展, 增強學生的軟實力。
參考文獻:
[1]錢守旺.《特級教師的特別建議》.《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要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
[2]鄭淑貞.《論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角色》.《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3]陳勝華.《教師在合作學習中該扮演怎樣的角色》.《現代教育科學》,2007年12期.
[4]胡孝忠.《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教育教研》,201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