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華東
【摘 要】數學學習習慣主要是指:學生在長期的數學學習活動中逐漸養成的且不會輕易發生變化的學習行為。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可幫助促進學生的發展,提升其數學自學能力,獲取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文章主要是對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進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幫助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及質量,促進其良好成長。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
0 前言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中的必備素質,是保障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所在。只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才可幫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質量。對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需從多方面入手,力求達到最佳效果。
1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習慣的形成動力來源于其對于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依照學生的實際狀況,科學加工處理教材,合理規劃設計教學環節,正確認識各學生相互之間的個體差異,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一個生動的情境之下,參與數學學習,自身得到發展,并獲取到成功體驗,增強學習成就感[1]。如在乘法口訣內容教學中,可為學生創設一個這樣的情境:“一個文具店的文具盒10元,有顧客帶了32元錢想要買3個文具盒,錢夠不夠?”條件允許的狀況下,還可配備視頻資料,從而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出現課堂小動作、開小差狀況。
2 培養學生認真聽課習慣
數學學習中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其理論知識較為抽象化,而各知識點又相互關聯。因此,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注意認真聽課極為重要。課堂聽課習慣的培養可從這幾點入手。
第一,在教學中向學生傾注充分的熱情與關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激情的話語會幫助充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一個自主、合作的學習中,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注意力及其對于知識的渴求度均得以提升。
第二,需注意積極變化課堂教學節奏、頻率,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一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沒有時間來放松注意力。如在教學中可時不時地提出一些疑問,如:“同學們,有誰能夠重復一下我剛才的問題?”“剛才XX同學的回答是什么?”等。課堂教學中這些出其不意問題的提出,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無論是其注意力還是關注度均保持在一個高度集中狀態中。時間一長,學生便會逐漸養成一個認真聽講的習慣,其數學學習效率得以保障。
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對于教學語言的生動活潑也需加強重視,激發學生的聽課興奮點。為了充分激發學生注意力,在教學中可充分采用多種靈活的授課方式吸引學生注意。所以,在數學教學中,需在確保其教學語言運用精確、合理的同時,增強其生動活潑性。
3 培養學生良好做題習慣
3.1 安排適度及適量的作業
由于小學生年齡因素的影響,其在學習中缺乏常性,無法長時間的做題[2]。因此,在數學作業留置中,注意作業量不可過多,避免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排斥感。在數學作業的留置中,需注意具備針對性,確保其適量及學習目的的明確性。如此一來,便可幫助減少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恐懼性,增強其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做題習慣,全面提升學習效率。
3.2 掌握正確學習方式,樹立榜樣
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與教師的殷勤指導之間存在著極為緊密的關聯。小學生自身的學習、模仿能力較弱,需要借助教師的幫助。在教學中,教師應嚴格要求自身,運用自己的行為舉止來影響學生。與此同時,在教學中,教師應將傳授學習方式作為重點,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式開展數學學習活動,全面掌握數學學習的重難點知識,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探究,正確解決學習中的疑問。與此同時,還需在學習中積極樹立好一個學習的榜樣,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養成良好習慣。
4 培養學生檢查習慣
由于小學生的心性尚且不穩,在完成作業后,不愿意再去從頭看這些題目,對答案進行檢查,因此極易出現一些細微錯誤,在略過之后又極為后悔。因此,在數學教學之中,需注意積極培養學生仔細檢查作業的習慣,并向學生指出一些極易因疏忽大意造成的錯誤[3]。對于一些犯有嚴重錯誤的學生,需嚴加批評,以此幫助更好的培養學生對于作業檢查的習慣,促使其在考試中也學會檢查。
5 結語
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內容極為豐富化,在數學教學的各種細節之處體現,極易被學生所忽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需經過較長的一段時間,且需借助教師的引導及幫助。習慣是一種極為頑強的力量,且會對人生起到主宰性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可幫助全面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及效率,給予其一份主宰美好未來的強大力量,進一步促進學生在未來的良好成長及發展。
參考文獻:
[1]董國權.淺談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5,(05):78-79.
[2]麻紅梅.淺談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09):144-145.
[3]王紅梅.淺談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4,(04):44.